有了漂亮国友情提供的高精度红外探测设备。
再加上周宇搞出来的特级防弹衣,新型润滑脂和自修复涂料这几样外挂。
华夏军队在南疆战场上,简直如同开了天眼,自带bUFF。
越猴引以为傲的丛林地道战术,在红外设备面前,跟光着屁股没啥区别,藏都藏不住。
以前让他们头疼的装备损耗和人员伤亡问题,也因为新技术的应用得到了极大缓解。
此消彼长之下,战局呈现出一边倒的碾压态势。
华夏军队势如破竹,打得越猴丢盔弃甲,溃不成军。
照这个势头下去,别说三个月了,估计两个月内,越猴就得彻底被打趴下,跪地求饶。
前线捷报频传,后方的研发工作也暂时告一段落。
周宇难得清闲了下来,开始琢磨着,接下来该搞点啥对国家最有用的大项目。
“周院士,我觉得……咱们是不是该考虑搞搞,天上的东西了?”这天,姜婷婷在协助周宇整理资料时,突然提了一句。
“天上的东西?”周宇一愣。
“对啊,”姜婷婷眼睛亮晶晶的,“比如说……定位卫星。您想啊,以后咱们的导弹要打得准,飞机要飞得稳,舰船要不迷航,都离不开精确的定位导航。”
“现在这方面咱们还是空白,总不能一直依赖别人吧。”
高精度定位卫星。
姜婷婷这无心之言,却像是一道闪电,劈中了周宇的思路。
是啊,定位卫星,这玩意儿太重要了。
前世的教训历历在目,没有自己的“北斗”,在很多关键时刻都得看别人的脸色,受制于人。
这绝对是未来国家安全,和发展的战略制高点。
只是……周宇皱起了眉头。
前世,他对卫星这块涉猎不多,算不上是专家。
虽然知道大概的技术方向,但具体的实现路径,没什么太清晰的头绪。
而且,搞卫星是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火箭,测控,精密仪器等方方面面,绝不是他一个人能搞定的。
目前世界各国的定位卫星系统,也都还处在起步阶段,可供借鉴的东西也不多。
“看来,这事急不得。”
周宇暗自思忖,“得等打完南边这场仗,借助国家的力量,集中攻关才行。”
想通了这一点,周宇也就不再纠结。
正好各项工作都进入了正轨,他难得有了空闲。
便想着去医院,看看陈可心恢复得怎么样了。
来到医院,发现陈可心的伤口已经基本愈合,精神状态也好了很多,只是肩膀还不能做太剧烈的活动。
看到周宇来了,陈可心脸上露出了不同以往的明媚笑容。
她神秘兮兮地把周宇拉到病房里,关上门,然后从床头柜,拿出一个包装得很精致的小盒子。
“当当当当。”
她像个献宝的小女孩一样,把盒子递到周宇面前,脸上带着一丝期待和……不易察觉的羞涩,“给你个惊喜。”
周宇看着眼前,这个巧笑嫣然,甚至带着点俏皮劲儿的陈可心。
再想想两人刚认识时,她那副生人勿近,冷若冰霜的样子,心里忍不住嘀咕:这……这变化也太大了吧。
简直判若两人啊。
……
“周院士,前线急报。”
通讯员气喘吁吁地跑了进来,脸上带着焦急的神色。
周宇接过电报,快速扫了一眼,脸色立刻沉了下来。
电报内容很简单,却触目惊心:
前线部队在清剿越猴残余地下工事时,遭遇了顽强抵抗。
工事里出现了身份不明的毛熊国技术顾问,他们带来的新型单兵反装甲武器,威力巨大,我方坦克接连受损,进攻受阻。
“妈的,北极熊果然下场了。”周宇低骂一声。
他就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
很快,漂亮国那边,也恰逢其时地送来了最新的高精度卫星照片,上面清晰地显示出,越猴那些地下工事的外部结构,特别是那些经过加固的,用于发射反装甲武器的射击口。
周宇盯着照片上,那些明显经过特殊加固的工事结构,又结合前线反馈回来的信息,立刻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
这些工事,恐怕不是简单的钢筋混凝土,而是加装了某种复合装甲或者反应装甲。
常规的炮弹和火箭弹,很难对其造成有效毁伤。
“普通的炮弹打不穿啊。”
实验室里,看着反复模拟推演的结果,一位负责弹药研究的老专家愁眉苦脸,“除非用大量的航空炸弹直接炸,但那样动静太大,也容易误伤自己人。”
前线的进攻,因为这些坚固的“乌龟壳”而陷入了僵局。
时间一天天过去,距离系统给出的三个月任务期限,只剩下一个半月了。
如果不能尽快,找到敲掉这些硬骨头的方法,后果不堪设想。
压力,再次沉甸甸地压在了周宇肩上。
穿甲……爆破……复合装甲……
周宇脑子里飞速运转着,前世关于各种穿甲弹药的知识,不断涌现。
贫铀穿甲弹?
钨合金穿甲弹?
这些对材料和工艺要求太高,短时间内搞不出来。
聚能破甲弹?
对付这种加固工事,效果可能也有限……
等等。
周宇的目光,突然落在了桌角,那块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样品上。
碳纤维……高强度……轻质……
特种炸药……高爆速……定向能……
如果……如果把这两者,结合起来呢?
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中逐渐成型:利用碳纤维材料优异的韧性和强度,制作成特殊的弹体结构,包裹住定向能装药的特种炸药。
发射出去后,依靠碳纤维弹体的高强度,硬扛住第一波冲击,将能量集中起来,在接触目标装甲的瞬间,利用特种炸药形成的高温高速金属射流,进行破甲。
破甲之后,弹体内剩余的炸药再进行二次爆炸,对工事内部进行杀伤。
穿甲,再爆破。
“就叫它……穿甲爆破弹吧。”
周宇眼中,闪过一丝狠厉的光芒。
他立刻召集团队,将自己的想法和盘托出,并迅速绘制出设计草图。
有了明确的方向,再加上之前积累的技术储备。
整个团队,再次爆发出惊人的效率。
利用现有的火炮发射平台,结合新型的碳纤维材料,和特种装药技术,一款专门,用于对付加固工事的“大杀器”。
开始在实验室里,以惊人的速度,被研发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