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百宝斋的后院灯火通明,几个绣娘还在忙碌着,黎书给每个绣娘又加了工钱,绣娘们干的更卖力了,哪怕天黑了,还无一人离开。
二楼的一间内室,窗台上,有一只白色的小猫见有人来,“喵”的一声,跳在了正在旁边休息的男子怀里。
万行略微弯腰,这人从那天回来,他还一直没有跟他说上话。
“我一年前让你买下这间铺子,打通回京的门路,这就要关门大吉了?”
男子平淡的声音传来,万行尴尬一笑:
“是我无能,辜负了公子的期望。”
男子坐起来,看着万行,有些无奈,“万叔,你这铺子卖的可真是,五花八门。”
满屋货品,琳琅满目,单是堆积在墙边的各种小玩意儿也是让人看的目不暇接。
男子道:“那位姑娘是扇娘?”
万行知道他说的是黎书,道:“恕我没有征得公子同意,那姑娘的扇子绝非凡品,所以我才同意一试。”
“不过一个女子,有什么能耐?”男子不以为然。
万行却是满面笑容,“公子且等着瞧,这姑娘绝非一般人物。”
能看出百宝斋入不敷出,自然非一般人,不过,这扇子街满街的铺子,她为何要选一个濒临倒闭的?难道仅仅因为万行曾经帮了她?
滴水之恩,却要涌泉相报,这样的人在生意场上,真是难得一见。
不过,他瞧着,这姑娘倒像是有备而来,听她声音,似乎不是本地人。
“公子怎么从江南回来了?”
江南程家,是经营布料的富商,程家公子程舟,一年前执意要来京城开铺子,奈何程母一直不同意,直到最近才松了口,允他来了京城。
“嗯,过来看看。”程舟简单回答。
“夫人可来了?”
程舟看着屋外,对面潮湿的屋檐,还有挂在瓦上的透明冰溜子,锥尖朝下,细长,尖锐,静悄悄的躲在暗处,像随时出鞘的宝剑,他收回目光,道:
“来了。”
第二日,风和日丽,终于到了出扇的日子,百宝斋要出大虞第一把蚕丝扇的消息让整个叶县都炸开了锅。
凝珠这两天一直在百宝斋,还没回来,喜雪和清和早就按耐不住要去看热闹,黎书则静静坐在院内,看着手里一把扇子,淡青色的扇面,右下角有朵小小的梨花。
手上的那串七彩玛瑙泛着光,她一直觉得就是这串玛瑙将尹安安和黎书连接起来,让两人拥有了共同的命运。
日光慢慢移动,透过树枝的缝隙在地上投下了斑驳的样子,黎书等着等着就开始昏昏欲睡,梦中有前世的尹安安,还有现在的黎书,各种场景一一浮现在眼前,她一时分不清是虚幻还是现实。
半睡半醒间,也不知过了多久,一道惊喜的声音从门外传了过来,喜雪一路从百宝斋跑了回来,脸上的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她激动的看着黎书,
“姑娘,成了。”
黎书微微一笑,看了一眼手中的梨花扇,再看看喜雪脸上红潮满面:
“喜雪,我饿了。”
激动不已的喜雪根本没听清黎书在说什么,只一个劲的向她讲述今日百宝斋的热闹场面,说蚕丝扇有多受欢迎。
为了争夺最后一把扇子,几人差点打了起来,说万掌柜的脸笑成了一朵花,说店里伙计不够,就连绣娘都站起了柜台,还说陈启的算盘珠子都崩坏了一颗,差点砸到万掌柜的脸上。
黎书一一听着,脸上始终泛着淡淡的微笑。
最后,叽叽喳喳的喜雪终于停了下来,看着黎书问:“小姐,你刚刚说什么?”
黎书的肚子适时的咕咚了一声,喜雪这才恍然大悟,“小姐今日起得早,又吃得少,是该饿了。”
说完,她便匆匆的跑进了厨房,不过进了厨房后,嘴巴也没停过,她这副开心的模样让黎书觉得心里很踏实。
当晚,万行亲自来了,看到黎书,喜上眉梢,道:“姑娘真是我百宝斋的财神。”
黎书谦虚道:“财神不敢当,这几日,有劳万掌柜日夜看守,我不过坐享其成罢了。”
为防止有人偷学了手艺另投他家,绣娘从来了百宝斋便不曾回家,看守消息这一块,万行可没少下功夫。
万行哈哈一笑,“姑娘放心,她们都是知根知底的人。”
然后从怀里掏出一个包裹,递给黎书。
黎书一摸,就知道里面装的是什么,“万掌柜,我说过不收银子。”
万行道:“姑娘说的是不见利润,不收银子,我这铺子的租金已经结清了,除去进蚕丝的本钱,还有工钱,这是剩下的。”
竟然有这么多盈余?黎书惊讶,当初黎书只出手艺,其它的她一概没管,就连扇子的售价也是万行一人定的。
万行解释,“最后一把扇子被孙家的大小姐买下,花了一百两银子。”
黎书愕然,随后便一笑,当初,尹安扇铺的扇子何止百两一把,有人万两相求也未必能得到。
只是她想不到,不过一把普通的蚕丝扇而已,竟然卖到了这个价钱,也是意外之中。
“绣娘这几日辛苦,万掌柜不如将每人的工钱再加些,至于加多少,您自己决定,还有,这一批蚕丝想必剩的不多,余下的钱便留着进货吧。”
万行知道黎书说一不二,便不再推辞,但他还是留给了黎书一百两银子,虽然他还不明白黎书的身份,但他见这宅子简朴至极,想着几个女子住在这,生活肯定十分辛苦。
黎书想起了一件事,“那位身穿绿色袄裙的妇人,家里有个病重的儿子。”
黎书从万行刚刚留下的银子中又抽出了十两递给万行,
“我若直接给她,她未必肯收,就当给她加些工钱吧。”
万行感慨黎书的善心,他是商人,商人爱财,像黎书这般淡泊名利的人,他是头一回见。
“好。”
万行走后,凝珠进来,将银子收了起来,“万掌柜真大方,给每人的工钱都加了一两银子。”
“凝珠姐姐,你这几日也够辛苦,伺候姑娘的活儿就交给我了。”清和端了热水伺候黎书洗脚,看到黎书拿着扇子发呆,
“姑娘怎么一直看着这把扇子?难道上面有花不成?”
这把扇子,黎书拿了一天,总是时不时的看着,再发会呆。
凝珠一笑,“自然是有花的,没看到嘛,梨花,三月桃花四月梨。”
叶县的桃花林三月中旬盛开,而寿光寺的梨花却要等到四月初。
黎书眼神一暗,“凝珠,我们快要回去了。”
“回哪?”喜雪听到声音也进来,麻利的将黎书的衣服一一摆好,挂在架子上。
黎书看着扇子一角,正楷小字:赠梨花。
“自然是回黎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