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说,风吹在人的身上,人会有感觉,那爱一个人呢,被爱的那个会有感觉吗?\"
春日的阳光斜斜地洒进教室,老教授的声音混着窗外的鸟鸣,在同济大学的阶梯教室里回荡。诸葛大力坐得笔直,手中的自动铅笔悬在笔记本上方,这句话让她原本专注的眼神泛起一丝疑惑。粉笔灰簌簌落在讲台前,教授推了推老花镜,笑着扫视台下:\"好,同学们,本次课程就结束了。留给同学们一个课后作业,去寻找,什么是爱吧。用心感受。好,下课。\"
教室里响起桌椅挪动的声响,诸葛大力却还保持着记录的姿势。她盯着笔记本上最后一行字,反复咀嚼教授的问题。作为哲学系的学生,她研究过柏拉图的\"理想国之爱\",读过泰戈尔的情诗,可那些书本上的定义,似乎都没能解答老师抛出的这个问题。
背着帆布包走出教学楼时,春日的风轻轻拂过她的短发。诸葛大力突然想起课上那句话,脚步顿了顿。风与爱,真的有关联吗?她伸手抓住一缕风,掌心只留下微凉的触感,却抓不住任何实体。好奇心被彻底勾了起来,她决定从能感知的\"风\"开始研究。
站在樱花树下,诸葛大力闭上眼睛。细碎的花瓣落在肩头,带着甜味的风掠过脖颈,温柔得像母亲的抚摸。她掏出随身携带的小本子,工整地写下:\"树下的风,轻柔,有花香,可预测轨迹。\"抬头看着随风摆动的树枝,她又补充:\"因障碍物产生变化,方向可计算。\"
教学楼的天台铁门发出吱呀声,诸葛大力顶着被吹乱的头发推开门。迎面而来的风骤然变得强劲,几乎要掀走她手中的笔记本。她连忙用身体挡住风,在本子上快速记录:\"高处的风,猛烈,无特定气味,速度与方向难以预判。\"风衣下摆被吹得猎猎作响,她突然意识到,风在不同环境下竟有如此大的差异。
攥着写满笔记的本子走下楼梯,诸葛大力的脚步轻快起来。既然风在树底、楼顶各不相同,那海边的风又会是什么样?老师说\"爱和风似乎有一些互相关联的地方\",也许从风的多样性里,能找到理解\"爱\"的线索。
校门口的公交站排着长队,诸葛大力站在队伍里,耳机里循环播放着轻音乐。她习惯性地打开手机地图,计算着到最近海边的距离和所需时间。排在前面的情侣嬉笑打闹,男生轻轻替女生把被风吹乱的头发别到耳后。这个举动让诸葛大力愣了一下,想起课上老师的问题——被爱的人,真的能感觉到吗?
公交车缓缓驶入站台,诸葛大力刷卡上车,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窗外的梧桐树快速后退,春日的阳光透过玻璃洒在她的笔记本上。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纸页,她望着远处渐渐浮现的海岸线,心里充满期待。或许在海风的吹拂下,能找到那个关于\"爱\"的答案。
公交车发动的瞬间,诸葛大力又翻开本子,在扉页写下一行小字:\"风是具象的,爱该如何感知?\"带着这个疑问,她看向窗外飞驰而过的风景,短发被透过车窗的风轻轻扬起。这时,她感受到了窗外吹来的风,风吹过她的脸庞,吹起她的头发,于是她又拿起了小本本,开始写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