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亲点十五万精锐兵马,那场面,真是浩浩荡荡,犹如滚滚洪流,向着张绣所在之地汹涌而去。此次出征,军队兵分三路,夏侯惇一马当先,担任前锋,率先踏上征程。
大军行至淯水边上,曹操一声令下,便在此扎营。那营帐连绵成片,宛如一条沉睡的巨龙盘踞于此。此时,贾诩看着曹操那如黑云压城般的兵势,心中忧虑,赶忙劝张绣道:“将军啊,您瞧瞧曹操这庞大的兵力,咱们实难与之抗衡。若是硬拼,到头来受苦的还是无辜的老百姓啊。依我之见,不如暂且投降,也好保一方安宁。”张绣思索一番,觉得贾诩所言在理,便点头应允,随即派贾诩前往曹操营寨洽谈投降事宜。
曹操见贾诩前来,与之交谈一番,不禁暗自惊叹。这贾诩对答如流,言辞间尽显聪慧,曹操心中欢喜,便想将他招揽至自己麾下,为自己出谋划策。
曹操满脸笑意地对贾诩说道:“先生如此才华横溢,若能为我所用,必定能共创大业啊。”贾诩却面露难色,拱手说道:“丞相有所不知,我先前追随李傕,得罪了不少人。如今张绣将军对我信任有加,言听计从,我怎能在此时弃他而去呢?还望丞相体谅。”曹操听闻,虽有些遗憾,但也并未强求。
第二日,张绣亲自前来拜见曹操。曹操那热情的模样,仿佛张绣是多年未见的老友。他拉着张绣的手,嘘寒问暖,关怀备至。随后,大军顺利开进宛城驻扎,而其余军队则在城外安营扎寨,那营寨一个挨着一个,绵延十几里,场面极为壮观。
曹操在宛城住下后,张绣每日都摆下丰盛的宴席,热情款待曹操。一天晚上,曹操在宴会上喝得酩酊大醉,摇摇晃晃地回到营帐。他眼神迷离,看看左右侍从,突然开口问道:“这偌大的城里,难道就没有漂亮的女子吗?”
他的侄子曹安民,平日里专门负责曹操的衣食住行,一听这话,立马凑到曹操跟前,谄媚地说道:“叔叔,小侄昨晚偶然瞧见馆舍旁边有个女子,那容貌简直倾国倾城啊。小侄一打听,原来是张济的老婆。”曹操一听,原本就因醉酒而泛红的脸上,瞬间两眼放光,迫不及待地说道:“快!你带五十个士兵,把人给我带来。”
曹安民领命而去,没过多久,便将邹氏带到了曹操面前。曹操定睛一看,只见邹氏身姿婀娜,面容秀丽,果然是个难得一见的大美女。邹氏盈盈下拜,轻声说道:“妾身拜见丞相。”曹操醉眼朦胧地问道:“夫人贵姓啊?”邹氏柔声回答:“妾身是张济的妻子邹氏。”曹操又得意地问:“夫人可知道我是谁?”邹氏赶忙说道:“久闻丞相威名远扬,如雷贯耳,今晚能得见丞相尊容,实乃妾身之荣幸。”
曹操哈哈一笑,说道:“我这次答应张绣投降,可全是看在夫人的面子上啊。不然的话,他全家可都要遭殃了。”邹氏一听,赶忙再次拜谢:“丞相再生之恩,妾身没齿难忘。”曹操笑着说:“今日能与夫人相见,那是上天的眷顾啊。今晚夫人就与我同榻而眠吧,等我回到许都,必定封夫人为正室。”邹氏羞涩地又拜谢了一番。就这样,当晚曹操便与邹氏在营帐中睡在了一起。
第二日,邹氏有些担忧地对曹操说:“丞相,咱们在城里住久了,张绣肯定会起疑心,旁人知道了也难免会说闲话。”曹操想了想,说道:“夫人所言极是,那明日便与夫人到城外营寨居住。”
果然,第二天曹操就把邹氏带到了城外营寨。曹操生怕手下人议论纷纷,便把典韦叫来,让他在中军帐房外安歇,还特意挑选了二百多个亲兵,严肃地嘱咐他们:“没有我的命令,谁都不许擅自进入营帐,否则格杀勿论!”如此一来,营帐内的动静外面的人全然不知,曹操每日都与邹氏在营帐中寻欢作乐,早把征战之事抛到了九霄云外。
曹操这边逍遥快活,可把张绣气得暴跳如雷。张绣得知曹操与邹氏的事情后,气得脸色铁青,跳着脚骂道:“我原以为曹操是个光明磊落的正人君子,没想到竟做出这等无耻之事,简直是对我的奇耻大辱!”
他赶忙把贾诩叫来,商议对策。贾诩眉头紧皱,低声说道:“此事千万不可声张,一旦传出去,咱们都得死无葬身之地。明日等曹操出帐议事,咱们如此这般……”张绣听后,连连点头。
第二天,曹操正坐在营帐中。张绣满脸焦急地跑过来,对曹操说道:“丞相,新投降的士兵好多都逃跑了,这样下去可不行啊。能不能让他们屯到中军来,方便我好好管理。”曹操酒意未消,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张绣得了许可,便把军队屯到中军,在道地这个地方扎下营寨,还分成了四个营区。
这几天,张绣打听到曹操帐前有个叫典韦的猛将,那武艺高强得惊人,手持两柄铁戟,重达八十斤,一般人根本近不了他的身。而张绣帐下有个叫胡车儿的将领,也是个奇人,力气大得能扛起五百斤的重物,而且一天还能跑七百里地,简直就像个超人。
胡车儿见张绣整日愁眉苦脸,便上前询问缘由。张绣便把曹操和邹氏的事儿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胡车儿听后,眼珠一转,计上心来,说道:“将军莫急,到时候咱们请典韦喝酒,把他灌得烂醉如泥。等散席的时候,我混进他的随从里面,偷偷把他的铁戟偷走。没了那铁戟,他也就没什么可怕的了。”张绣一听,眼睛一亮,觉得这主意妙极了,马上开始准备弓箭、盔甲和兵器,还悄悄地通知了各个营寨,做好了一切准备。
到了约定的日子,张绣让贾诩去请典韦。典韦一到,张绣便命人好酒好菜招待,众人轮番上前劝酒。典韦本就是豪爽之人,也没多想,来者不拒。到了晚上,典韦果然喝得酩酊大醉,脚步踉跄地被送出了寨门。
趁着天黑,胡车儿偷偷混在人群里,神不知鬼不觉地溜进了曹操的大寨。
当天晚上,曹操正与邹氏在营帐中喝酒作乐。忽然,帐外传来一阵嘈杂的马叫声。曹操随意地派了个人出去查看,那人回来报告说是张绣的军队在夜里巡逻,曹操听后,并未放在心上,继续与邹氏说笑。
可没过多久,快到二更的时候,帐前突然有人惊慌地报告:“丞相,寨后有人呐喊,粮草车着火了!”曹操不耐烦地说:“肯定是士兵不小心,别大惊小怪的。”然而,话音刚落,四下里便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曹操这才慌了神,急忙大声呼喊:“典韦!典韦!”
此时的典韦,醉倒在营帐里,睡得正香。他在睡梦中听到那如雷般的金鼓喊杀声,猛地惊醒过来。他下意识地伸手到床边去摸自己的双戟,却发现双戟不见了。
只听得敌军已经如潮水般涌到了辕门,典韦心中暗叫不好,急忙抽出身边士兵腰间的刀。只见门口密密麻麻全是军马,士兵们都挺着长枪,如饿狼般朝着寨口冲过来。典韦大喝一声,拼了命地往前冲,手中的刀挥舞得虎虎生风,瞬间就砍死了二十多个人。
骑马的士兵刚退下去,步兵又如蚂蚁般围了上来,两边的长枪密密麻麻,就像一片芦苇荡。典韦身上没穿盔甲,很快就被几十杆长枪刺中,鲜血直流。但他毫无惧色,依然大喊着死战。手中的刀砍得都卷刃了,实在没法再用,典韦干脆扔掉刀,双手抓住两个敌军,像拎小鸡一样用力一甩,又砸死了八九个人。那些贼兵见状,吓得脸色惨白,都不敢靠近寨门,只能远远地用箭射他。一时间,箭如雨点般朝着典韦射来。
典韦就这么拼死守住寨门,宛如一座屹立不倒的山峰。可是,寨后左右两边的贼军已经如鬼魅般攻了进来,背后的长枪也恶狠狠地朝着他刺过来。典韦大叫几声,只觉得眼前一黑,血流满地,最终壮烈牺牲。过了好一会儿,那些贼兵都被典韦的勇猛所震慑,都在瑟瑟发抖,竟没人敢从典韦身边过去。
史官有感于典韦的英勇,忍不住写诗称赞:“守护中军帐,英雄独典韦。闻风皆胆裂,望影总魂飞。猿臂持双戟,彪躯挂铁衣。淯河尘战死,千古显神机。”
还有一首诗也赞道:“铁戟双提八十斤,威风凛凛镇乾坤。欲将英杰从头数,惟说当年有典君。”
典韦死后,贼军割下他的头,传来传去看,人们看到都还吓得不行。”典韦的英勇事迹,就此流传千古,成为了人们口中的传奇。
欲知后事如何演义,且看下章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