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上回书说到,何进听了袁绍给出的主意,心里头就琢磨着要召集各路英雄豪杰进京,非得好好整治整治那些宦官不可。就在这当口儿,曹操站了出来。
曹操一脸认真地说道:“这宦官惹出来的祸端啊,从古到今就一直都有。为啥会这样呢?主要还是当皇帝的给他们太多权力,又太宠信他们了,这才慢慢养成了大毛病。要是真想整治他们,其实把为首的那几个大坏蛋抓起来就成,交给专门的狱吏去处理,这不就完事儿了嘛。何必大张旗鼓地去召集外面的兵马呢?要是想着把他们全都杀了,这事肯定得泄露出去,我看呐,这事儿准得搞砸咯。”
何进一听,顿时火冒三丈,瞪着曹操就骂道:“曹操,你小子是不是心里头也藏着啥不可告人的私心啊?”曹操见此,无奈地摇了摇头,退了下去,嘴里还嘟囔着:“哼,我看呐,以后搅得天下大乱的,肯定就是何进这家伙了。”
可何进压根儿就不管曹操说啥,铁了心要这么干。他直接就下了诏书,还偷偷派人连夜出发。这诏书里写得那叫一个义正言辞:“我听说啊,那些破坏纲纪、扰乱社会的人,根本就不该留着他们,危害国家、祸乱时局的,也绝不能让他们长久蹦跶。就说那常侍张让、段珪这些家伙,仗着皇帝对他们的宠信,简直就是胡作非为,一点都不知道感恩图报,还搞出了一堆天大的祸事。他们喜欢谁,谁全家都能跟着荣华富贵,吃香的喝辣的。
他们要是看谁不顺眼,那谁全家可就倒霉了,非得被灭门不可。现在可好,他们搞得诸侯们在京城附近蠢蠢欲动,甚至还把天子在宫里像人质一样对待。上上下下的人啊,都对他们恨得牙痒痒,恨不得立马就把他们给灭了。我早就知道你们这些人心里头装着忠义,肯定能讨伐奸邪。赶紧带着你们那如虎狼一般厉害的军队,来平定这宫里的大祸。诏书一到,马上就得行动起来。大家都得领会我的意思,不管离得远还是近,都得知道这事。钦此!”
这诏书一下,就跟扔了个炸弹到油锅里似的,一下子就招来四路军马。
第一路是东都太守桥瑁,这人治军有方,手下的将士们个个精神抖擞。第二路是河内太守王匡,他在当地也是颇有名望,一声令下,手下的兵马迅速集结。第三路是武猛都尉、并州刺史丁原,丁原为人豪爽,治军严谨,他的军队也是训练有素。
可这第四路,可就厉害了。这人长得那叫一个魁梧壮实,身长足足八尺,腰大十围,浑身的腱子肉,看着就跟小山似的。脸又宽又方,透着一股霸气,手大得夸张,感觉都能抓住飞燕。跑起来更是比马还快,简直就是个飞毛腿。这人就是现任前将军、鳌乡侯,领西凉刺史,陇西临洮人,叫董卓,字仲颖。
这董卓之前去打黄巾军的时候,那是一点功劳都没捞着,本来按照军法是要治他罪的。结果呢,这家伙脑子一转,偷偷贿赂了十常侍,就这么轻轻松松躲过了一劫。
后来,他又靠送各种金珠宝贝巴结朝廷里那些有权有势的权贵,这才一步一步当上了大官。当时他手下统领着西州二十万大军,心里头可一直憋着坏水呢,就盼着有个机会能大干一场。这会儿一接到诏书,高兴得就马上点起军马,浩浩荡荡地就出发了。董卓让自己的女婿中郎将牛辅留在陕西镇守,自己则带着李傕、郭汜、张济、樊稠这些得力手下,一路操练着部队,威风凛凛地朝着洛阳就来了。
走着走着,董卓的女婿兼谋士李儒凑到他跟前,小声说道:“主公啊,虽说咱是奉了诏书,但这里头的事儿可没那么简单,还挺复杂的。咱为啥不先上个表章,把事儿说得明明白白、名正言顺的,这样一来,以后谋划大事儿也方便些啊。”
董卓一听,觉得挺有道理,一拍大腿,说道:“你小子说得对呀!那就赶紧叫人写。”于是,李儒就摇头晃脑地写起表章来。
这表章写得是文采斐然又暗藏心机:“我觉得,这天下为啥叛乱一直不断呢?都是因为黄门常侍张让他们这些人,根本不把老天爷定下的规矩当回事儿,还擅自把持皇帝的命令。他们父子兄弟在各个州郡那都是横着走,随便写封信出去,就能轻轻松松捞到千金。
京城附近几百万亩肥沃得流油的好地,都被他们给霸占了。搞得老百姓是怨气冲天,到处都是妖贼作乱。我之前奉命去讨伐于扶罗,结果将士们又饿又累,走到河边都不肯渡河,一个个都说要先到京城来,把那些宦官杀了,为民除害,顺便再从朝廷要点赏赐。我是好说歹说,才好不容易把他们安抚到新安。
扬汤止沸,那哪有釜底抽薪来得实在呢。虽然伤口溃烂的时候处理起来确实很疼,但总比让它从里面慢慢烂掉强啊,就好比人都快淹死了才想起来找船,那时候后悔可就来不及啦。以前赵鞅发动晋阳的兵马,就是为了赶走国君身边的坏人。我现在也要敲着钟鼓进洛阳,把张让他们这些人除掉,这样国家就有救了,天下也就太平了!”
何进拿到这表章,转手就给大臣们看。侍御史郑泰一看,心里暗叫不好,赶紧劝他:“何将军呐,这董卓就跟会射老虎的猛兽似的,要是把他引进京城,那不得吃人啊!您可千万得三思啊!”何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说道:“你这家伙就是想太多,根本就不配跟我商量大事!”
尚书卢植也跟着劝道:“何将军,我早就知道董卓这人,表面上看起来挺和善,一副人畜无害的样子,实际上心狠手辣得很,心里头一直没安好心。要是让他进了皇宫,那肯定得惹出大乱子,对国家没一点好处,老百姓也得跟着遭殃啊。不如赶紧派人让他回去,省得以后被他篡权夺位,到时候可就晚了。”
何进一听,火冒三丈,大声呵斥道:“你们这些人就是没脑子,白吃了朝廷的俸禄!我意已决,你们别再啰嗦了!”郑泰、卢植一看,这何进根本就是油盐不进,听不进去劝啊。干脆都辞官走人。郑泰问卢植:“咱这走了,以后这天下会咋样啊?”卢植一脸无奈地说:“这何进根本就不值得辅佐,大祸马上就要来了。”就连荀攸也觉得没啥盼头了,干脆请假回家歇着去了。就这么一会儿工夫,这朝廷大臣,一下子走了一大半。
可何进还不死心,又派人到渑池去迎接董卓。董卓呢,到了地方却按兵不动,在那观望。张让他们这些十常侍知道各路兵马都要到了,吓得赶紧聚在一起商量对策。张让哭丧着脸说:“这肯定是何进的阴谋啊,咱们要是不先下手,就得被灭族啦!”
于是,张让他们先在长乐宫嘉德门内偷偷埋伏了五十个刀斧手,一个个手持利刃,藏在暗处,就等着猎物上钩。然后,他们跑去跟何太后哭诉,那演技简直绝了,一个个哭得那叫一个伤心:“娘娘啊,现在大将军假传圣旨,把各路军马都召到京城来了,就是想把我们这些人灭族啊,求娘娘可怜可怜我们这些苦命的人吧。”说完,一个个都趴在地上,不停地磕头,额头都快磕出血来了,还哭着说:“我们都想回家养老,只要能留我们一条命,免我们一死,那就万幸了。”
何太后这人,心软得很,听他们这么一哭一闹,顿时就动了恻隐之心,说道:“你们可以去大将军府里谢罪啊,说不定大将军会饶了你们呢。”
张让一听,哭得更厉害了,说道:“娘娘啊,要是去了相府,我们的肉都得被剁成肉酱啊。求娘娘您写个手诏,宣大将军进宫,咱们当面解释清楚。要是他还不答应,我们死在娘娘面前也没啥遗憾了。”何太后耳根子软,经不住他们这么软磨硬泡,就写了手诏,派人去宣何进进宫议事。
欲知后事如何演义,且看下章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