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科技部会议室。
LEd灯在天花板上发出细微的嗡鸣。
杨部长讲明了这次会议的主旨。
主要议题是科研项目的下达和上报。
各科研所可以自己找到科研项目,上报后得到批准,即可开展研究。
上级下达的科研项目中,有哪个科研组愿意接受任务,也可以开展研究工作。
蔡仲园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会议记录本的牛皮封面,视线扫过投影屏幕上跳动的科研项目清单。
军械所张所长正在介绍他们新承接的塑料弹壳项目,语气里带着金属撞击般的冷硬:“这种改性聚醚酮材料在零下四十摄氏度仍能保持弹性,加工效率比传统冲压提升三倍。
因为塑料的品种现在已经多得数不胜数,轻便和易于加工是塑料的最强特征。
如果改性聚醚酮材料能代替金属铜和钢制作子弹壳,那么每个战士能携带的子弹数量,就会大大增加,而相应成本则会大大降低。
因为加工塑料弹壳比金属弹壳要容易得多,价格也相对便宜很多。
我们所把这个研究项目接下来之后,能很快进入正常的科研步骤。
所以报请上级批准。”
蔡仲园的目光落在窗外的梧桐树上。
时值深秋,枯黄的叶片正被风卷向半空,像极了他此刻纷乱的思绪。
蔡仲园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自己下一个研究项目,从上级下达的研究项目中,也没找到自己认为可以胜任的科研项目。
“蔡副部长,你们九所今年的项目……”坐在主位的杨部长突然发问,惊得蔡仲园回过神来。
他清了清嗓子,刚要开口,却听见付玉在后排轻咳一声。
这位副所长正用钢笔在笔记本上飞速书写,墨水在纸面上洇开一道道蓝痕。
接过付玉递过来的纸,蔡仲园转过脸来向他点了点头。
蔡仲园对杨部长回答说:“部长,我现在没法确定下一个研究项目,需要把问题带回所里,让大家进行讨论之后再确定。
您看行不行。”
杨部长很轻松的回答:“可以,晚几天报上来都行。”
回到所里已是傍晚。
蔡仲园推开会议室的门,发现九位科研人员正围在白板前争论不休。
蔡仲园宣布开会。
大家按序坐到了会议桌周围。
蔡仲园把军科技部会议精神传达了一下。
接着把所有科研项目在大屏幕上展开,引导大家对此展开讨论。
有人提出不知道反物质是什么?有人对暗物质不理解,也有人问暗能量是怎么回事……
这一下讨论的气氛可就热闹了。
蔡仲园轻轻敲了几下桌子,问道:“谁能解释一下,什么是暗物质?”
所有人都表示不能理解这个问题。
蔡仲园又问:“谁能解释暗能量呢?”
众人又纷纷摇头,表示理解不了暗能量。
付玉大校稍加思索之后说道:“我认为,暗能量就是我们虽然都知道有这种能量,却不知道他是如何产生的。
比如,所有的星球包括地球在内,都在随着时间的推移,不停地在自转和公转。
既然星球在转动,必然要消耗能量。
可是所有的星球,不停地在运动,谁也不知道能量是在哪儿出来的,如何作用在星球之上的。
我是这样理解暗能量,也不知道对不对。”
蔡仲园说道:“这样理解暗能量,我认为比较形象贴切。
大校同志阐述的是宏观方面,宇宙中暗能量的表现。
我认为在微观世界,电子围绕着原子核不停的运转,也是一种暗能量的体现。
也许有很多现象能解释暗能量的存在,但是我们知道一两个代表性的例子就行了。
哪位同志能解释一下反物质呢?”
巴可研说:“关于反物质我略有所知,在现代物理学中,反物质是反粒子概念的延伸。
反物质由反粒子构成,如同普通物质由普通粒子构成。
例如,一个反质子和一个正电子能够形成一个反氢原子,就像电子和质子形成普通物质的氢原子一样。
物质与反物质相遇时,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高能光子比如:伽马射线或其他能量较低的正反粒子对。
湮灭产生的粒子所具有的动能,等同于原始正反物质对的动能,再加上原物质静止质量与生成粒子静质量的差值,且后者通常占较大比例 。”
冯守也翻开笔记本说道:“据我所知,反物质与物质的区别主要体现在粒子的电荷及其他可相反的性质上。
例如,电子带负电,而其反粒子正电子带正电。
质子带正电,反质子则带负电。
在其他量子特性方面,如自旋等,反粒子与粒子也可能存在相反的取值。
这种电荷及量子特性的差异,导致了反物质与物质在相互作用时表现出独特的行为,最显着的就是湮灭现象。”
袁忠才则第一次发言,他说:“截至 2023 年,费米实验室的万亿电子伏特
加速器制造出的所有反质子加在一起只有 15 纳克也就是十亿分之一克)。
欧洲核子研究中心制造的所有反质子加起来仅为 1 纳克。
德国的电子同步加速器dESY制造的正电子加起来大约 2 纳克 。
尽管产量极低,但科学家们一直在不断探索更高效的反物质产生与捕获方法,同时深入研究反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潜力 。”
“所长,各位请看看这个!”陈雨突然将一幅画面转投到大屏幕上。
屏幕上是《自然》杂志的最新论文,标题赫然写着“中国团队发现最重反物质超核——反超氢-4”
蔡仲园的瞳孔微微收缩,这篇由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主导的研究,恰好填补了九所理论储备的空白。
“反超氢-4由一个反质子、两个反中子和一个反Lambda超子构成。”巴可研在白板上画出粒子结构示意图,指尖因兴奋而微微颤抖,“虽然它的寿命只有几微秒,但这是人类首次观测到包含超子的反物质原子核。”
“可我们连反质子都没碰过。”林夏的声音带着疑虑,她调出费米实验室的生产数据,“到2023年,全球反质子总产量才15纳克,够煮杯咖啡都难。”
林夏的下一句话,却给出最让大家兴奋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