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皇帝的一声令下,乐师们奏响欢快悠扬的乐曲,音符如灵动的精灵在空气中跳跃穿梭。宫女们身着华服,身姿婀娜,端着琳琅满目的珍馐美馔鱼贯而入,菜肴色香味俱全,摆盘精美绝伦,仿若一件件艺术品。整个宴会厅沉浸在一片欢乐祥和的氛围之中,欢声笑语、推杯换盏之声不绝于耳。然而,在这表面的繁华热闹之下,太子与皇子之间暗自较量的火花,以及各方势力之间微妙复杂的关系,都如同隐藏在平静湖面下的汹涌暗流,悄然涌动着,随时可能掀起惊涛骇浪,改变大夏未来的走向 。
宴会在众人的翘首期盼中正式开场,刹那间,丝竹雅乐之声悠悠扬扬地飘荡开来。那琴声如潺潺溪流,婉转清脆;笛声似林间清风,悠扬空灵;瑟音若远处的钟鸣,醇厚深沉。各种乐器相互交织,共同谱写出一曲美妙绝伦的乐章,为这盛大奢华的场合凭添了几分典雅与浪漫的气息。
卢国公杨贤此刻满脸堆笑,那笑容几乎要咧到耳根,一双眼睛眯成了弯弯的月牙,神色间透着一股按捺不住的得意劲儿,仿佛一位即将登台表演的戏班班主,正满心期待着即将上演的精彩大戏。他站在厅中,身姿微微后仰,左手优雅地背在身后,右手高高举起,在空中轻轻一挥,如同指挥着千军万马的将军下达作战指令一般,充满了威严与自信。身后的侍从们见状,立刻如同训练有素的士兵,迅速而敏捷地行动起来。他们脚步轻快却又沉稳,小心翼翼地抬着一坛坛酒朝着宴会中央走去。 这些酒坛周身散发着古朴而神秘的气息,坛身之上粘着一层斑驳的青苔,那青苔的颜色深浅不一,有的地方呈现出浓郁的墨绿,有的则略带一些淡淡的黄绿。它们就像岁月的见证者,静静地附着在酒坛上,仿佛在低声诉说着那些被尘封的过往故事。酒坛被轻轻放下,杨贤走上前,伸出双手,爱不释手地轻轻抚摸着酒坛的表面,就像在抚摸一件稀世珍宝。
他清了清嗓子,声音洪亮而富有感染力,开始眉飞色舞地介绍起来:“诸位贵宾,今日我有幸为大家呈上的,乃是都护卫统领亦晨精心封存的陈年酱酒。此酒,历经悠悠岁月的沉淀,长久地窖藏于那深山洞穴之中。洞穴里静谧幽深,宛如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酒坛静静地伫立其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不断吸纳着天地间的灵气,沐浴着日月的精华。整整二十个春秋,在那黑暗而又神秘的洞穴里,酒液在坛中悄然发酵、交融,每一滴都蕴含着时光的味道,最终成就了这无与伦比的醇厚口感与浓郁酱香,实乃当之无愧的酒中极品呐!”他一边滔滔不绝地说着,一边手舞足蹈,右手在空中不断比划着,仿佛要将那美酒的美妙之处具象化一般。眼睛里闪烁着异样的光芒,那光芒中既有对这坛美酒的极度推崇,又有对自己此次“杰作”的满满自信,似乎在众人面前极力描绘一幅令人陶醉、流连忘返的美酒画卷。
藩王和外使们大多面露好奇之色,他们或是微微皱眉,眼中满是疑惑与探寻;或是轻轻点头,脸上带着一丝期许的微笑。这些人初来乍到,对亦晨的酱酒全然陌生,听闻杨贤这般口若悬河、天花乱坠的夸赞,不禁纷纷心生期待。他们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有的用不太流利的官话轻声询问身旁的翻译:“这酒当真如此神奇?”有的则目光紧紧盯着酒坛,眼中闪烁着跃跃欲试的光芒。
然而,朝堂内的大臣们可就不一样了。丞相崔世英坐在席位上,原本正端着茶杯,优雅地轻抿一口茶水。听到杨贤的话,他微微皱起眉头,那两道浓密的眉毛瞬间拧成了一个“川”字。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像是看到了一个滑稽可笑的小丑在表演。他轻轻放下茶杯,动作极为缓慢,似乎是在压抑着内心的不满。接着,他暗自撇了撇嘴,嘴唇微微向下弯曲,形成一道明显的弧线,心中腹诽道:“亦晨那小子涉足商贾之事才没几年,这杨贤为了讨好陛下,竟这般信口雌黄,公然睁眼说瞎话,声称这是二十年的酱香老酒,简直荒谬至极,可笑之极!”他一边想着,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扫视着周围的大臣。其他大臣们也心领神会,彼此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有的微微摇头,露出一丝苦笑;有的轻轻叹气,脸上带着无奈与不屑。显然,大家都对杨贤的这番说辞持怀疑态度。
就在众人暗自议论纷纷之际,侍从们恭敬地走上前,他们双手微微颤抖,小心翼翼地开启酒坛。酒坛的封口被缓缓揭开,刹那间,一股浓郁醇厚的酱香味如同一只脱缰的野马,猛地从坛中冲了出来,瞬间弥漫整个大殿。那香味醇厚悠长,丝丝缕缕,如同无数条无形的丝线,轻柔地钻进众人的鼻腔,而后顺着呼吸道,直抵心肺。原本还在低声交谈的宾客们,像是被施了定身咒一般,瞬间安静下来。所有人都不由自主地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有的人闭上眼睛,沉浸在这美妙的酒香之中,仿佛在享受一场奢华的梦境;有的人微微张开嘴巴,眼中满是惊叹与赞赏,似乎被这奇妙的酒香勾得神魂颠倒。
瓦乌三部落的使者们更是失态。他们瞪大了眼睛,那眼睛瞪得如同铜铃一般,圆溜溜的,直勾勾地盯着那散发着诱人香气的酒坛,眼神中充满了渴望与贪婪。喉结不自觉地上下滚动,发出“咕噜咕噜”的声音,仿佛下一秒就要冲上前去,将那坛美酒一饮而尽。他们的身体微微前倾,双手不自觉地握紧,似乎在极力克制着内心的冲动。
就连一向沉稳威严、泰山崩于前而面不改色的皇帝秦正明,也不由自主地站起身来。他原本坐在龙椅上,身姿挺拔,面容严肃。此刻,却被这股浓郁的酒香吸引,身体前倾,眼睛里满是惊叹与赞赏。他微微张开嘴巴,轻轻呼出一口气,似乎也被这酒香所震撼。 见此情景,太监连忙小跑着上前,他弯着腰,双手恭敬地垂在两侧,指挥着宫女们为众人倒酒。宫女们身姿婀娜,步伐轻盈,她们手持酒壶,小心翼翼地为每一位宾客斟酒。酒液从壶嘴中缓缓流出,如同一条晶莹剔透的丝线,落入酒杯之中,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在这庄重的场合,众人虽满心沉醉于酒香,但仍勉强保持着礼仪。他们微微欠身,向宫女表示感谢,而后轻轻端起酒杯,眼神中满是期待。
然而,野良台、呼和卓卓此次前来的使者,乃是两位尊贵的王子,达克烈和隆由。他们来自民风淳朴、豪爽奔放的草原,自幼在马背上长大,性格直爽,哪有心思去顾及这繁琐的繁文缛节。只见他们端起酒杯,二话不说,仰头一饮而尽,动作一气呵成,尽显草原儿女的豪迈。酒杯中的酒液如同一股清泉,顺着他们的喉咙迅速流下。饮完之后,两人意犹未尽,对视一眼,而后齐齐向秦正明施礼。达克烈操着不太流利的官话,大声说道:“大夏皇帝陛下,此酒甚妙,只是这酒杯实在太小,喝得不尽兴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