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时分,京城巍峨的朝阳门在熹微晨光中渐渐苏醒。淡金色的光辉穿透晨雾,宛如一层薄纱,轻轻披在古老的城墙上。二皇子秦军身着斑驳染血的战甲,在朝阳的映照下,反射出冷冽的光芒。他身姿笔挺,犹如苍松般骑在高头大马上,缓缓踏入城门。边境数月的风沙,在他刚毅的脸庞上留下了岁月的痕迹,却丝毫掩盖不住他眼中的坚定与从容。
城门口,贤妃娘娘派来的接风队伍早已整齐排列。为首的威武大将军沈正武,也是贤妃的表弟,秦军的表舅。他身着蟒纹锦袍,腰间悬挂着一柄寒光闪闪的佩剑,英姿飒爽。见到秦军归来,他原本严肃的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快步迎上前去,声音洪亮地说道:“君儿,你平安归来,娘娘这几个月悬着的心,总算是落下来了!”言语间,关切之情溢于言表。
秦军刚下马,还没来得及回应,远处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只见太子秦鸿身着华丽的蟒纹太子服,带着户部尚书王大人、吏部侍郎赵大人等一众党羽风驰电掣般赶来。秦鸿脸上堆满了热情的笑容,可那深不见底的眼眸中,却隐隐透着一丝冰冷的寒意。
“二弟,你此次立下赫赫战功,为兄怎能不来迎接!”秦鸿一边说着,一边上前,看似亲昵地拍了拍秦军的肩膀,手上却暗暗发力,试图试探秦军的反应。
秦军微微皱眉,不动声色地轻轻挣脱秦鸿的手,拱手行礼,语气恭敬而不失分寸:“多谢太子哥哥挂念,秦军不过是尽了臣子的本分,不足挂齿。”
就在这时,一阵爽朗的笑声从远处传来:“哎呀!来晚了,实在对不住!路上被些琐事绊住了脚。”众人循声望去,只见卢国公杨贤骑着一匹膘肥体壮的棕色骏马,慢悠悠地赶来。
贤心里暗自叫苦,一边是手握重兵、战功赫赫的亲外甥秦军,背后还有深受皇上宠爱的贤妃娘娘撑腰;另一边则是名正言顺的太子秦鸿,党羽遍布朝堂,势力庞大。自己夹在这两方之间,宛如走在刀刃上,稍有不慎,便可能万劫不复。
众人移步奢华的宴会厅,一场惊心动魄的暗潮涌动悄然拉开帷幕。宴会厅内,雕梁画栋,尽显皇家的奢华与威严。巨大的水晶吊灯从穹顶垂下,散发着璀璨夺目的光芒,将整个大厅照得如同白昼,也映出众人脸上复杂的神情。
酒过三巡,秦鸿嘴角挂着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端起酒杯,阴阳怪气地说道:“二弟这次从边境凯旋,想必收获颇丰。听闻你还带回了不少奇珍异宝,何不让大家开开眼界?”这话表面上是调侃,实则暗藏玄机,意在暗示秦军可能在边境中饱私囊。
沈正武闻言,脸色瞬间阴沉下来,正要起身反驳,杨贤眼疾手快,抢先一步哈哈笑道:“太子殿下这话说的!秦军在边境出生入死,浴血奋战,就算带些战利品回来,那也是他应得的。不过比起这些,秦军平安归来,才是咱们最大的欣慰!”
杨贤一边说着,一边不动声色地给沈正武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不要冲动。
秦军神色淡定,微微一笑,从容说道:“太子哥哥说笑了。我在边境之时,一心只为守护家国安宁,哪有心思搜罗奇珍异宝。若真有什么收获,那也是托了皇上的洪福、太子哥哥的英明,以及各位大人的支持。”这番话条理清晰,滴水不漏,既表明了自己的忠心,又巧妙地化解了秦鸿的刁难。
秦鸿冷哼一声,正要继续发难,这时,悠扬的丝竹声响起,一群舞女身着华丽的服饰,鱼贯而入,开始表演精彩的舞蹈。杨贤见状,立刻起身,拍手叫好:“好!好一场精彩绝伦的舞蹈,正适合为秦军接风洗尘。来来来,大家都喝酒,喝酒!”说着,他端起酒杯,挨个向众人敬酒,试图转移大家的注意力,缓和紧张的气氛。
然而,秦鸿并不打算就此罢休。趁着杨贤敬酒的间隙,他不动声色地靠近王大人,悄声吩咐道:“你去探探秦军的口风,旁敲侧击,看看他对太子之位有没有觊觎之心。”
王大人心领神会,点头领命,找了个机会,满脸堆笑地凑到秦军身边。 “二皇子啊,你这次立下如此大功,皇上龙颜大悦。依我看,说不定过不了多久,你就能更上一层楼了。”王大人话中有话,目光紧紧盯着秦军,试图从他的反应中捕捉到一丝蛛丝马迹。
秦军心中冷笑,表面上却神色如常,不动声色地回应道:“王大人说笑了。我只愿为皇上尽忠,为国家效力,从未想过其他事情。”王大人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悻悻而归,将秦军的话如实转告给秦鸿。
宴会继续进行,双方你来我往,互不相让。杨贤则像个经验丰富的救火队员,时刻留意着双方的一举一动,一旦气氛紧张,便立刻出面打圆场。他心里清楚,自己必须在这场争斗中保持中立,两边都不能得罪。否则,无论是太子还是贤妃,都不会轻易放过他。
随着夜色渐深,宴会终于接近尾声。众人纷纷告辞,秦军在沈正武的陪同下,离开了宴会厅。秦鸿望着他们离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阴鸷。
而杨贤望着夜空,长舒一口气,庆幸自己又熬过了一场危机。可他知道,这仅仅是暴风雨前的宁静,未来的日子,还会有更多的挑战在等着他...... 就在杨贤准备转身离开时,一个黑影突然从角落里闪出,在他耳边低语了几句。杨贤脸色骤变,心中暗叫不好,看来这场宫廷争斗,远比他想象的还要复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