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并不比他们迟至,若错过今日,上面之人恐无法见到此货。”
“谁能承当此责?”
言毕, ** 者冷笑一声。
“同在咸阳,怎似无人能制?”
“怕是有人不知深浅,竟妄以**当旨。”
此讽语令东侧者面赤。
手指小厮呵斥道:
“真乃粗俗无知!”
“若知此货归谁,定叫你惊惧失态!”
“再不退避,休怪我等教训于汝!”
小厮听后非但未收敛,反而愈发嚣张。
“哼!”
“不信今 ** 会为难我们背后之官!”
“动手试试!”
“若有丝毫损及货物,看你们是否保得住头颅!”
二人剑拔弩张,寸步不让。
可西侧队伍已等不及,径直至城卫军前,出示千将符节。
“速速让他们退开!”
“莫阻军需进城!”
城卫军见是军资,知其至关重要,顾不得其他两队,招呼手下驱散众人,打算专为其辟路。
岂料,通道未成,两人齐上质问。
“为何他先入城?”
“难道他们带的东西就比我们重要?”城卫军冷笑一声,语气满是嘲讽。
“管不了那么多!那是军需物资!”他指了指护卫,“全是大秦将士,自然该让他们优先通行。”
城卫军首领扫了二人一眼,见他们一时语塞,以为事情就此解决。可笑容尚未浮现,西侧那人已从怀中取出凭证,昂首说道:“这是庐江郡守亲笔所书,这批军需绝不可耽误!”
城卫军瞬间僵在原地,又是一批军需?还没缓过神,中间的小厮也拿出文书:“长沙郡守的手令!”
城卫军瞪大双眼,这才意识到情况复杂。三队皆是如此,他不敢贸然决定让哪一方先行。
三方领头人对视一眼,明白此事超出了他们的权限,迅速返回车队汇报。片刻后,三队人马齐至门前,彼此戒备。
“你们也是为公子送贺礼而来?”话语一出,气氛骤然紧张。
鲁慧眯着眼,他耗费心力打造之物,正是为了换得更先进的冶铁之法。
鲁慧深信,嬴轩表现得漫不经心,似乎对炒钢法不屑一顾,这让他坚信嬴轩必定掌握了更先进、更卓越的冶铁技术。
他原以为自己展现的成果足以让太子龙颜大悦,借机学到真正的冶铁秘技。
为此,他甚至向族人立下军令状,承诺有更好的方法,才让他们全力以赴投入工作。
若这次未能脱颖而出,回去免不了会被家人责骂。
鲁慧面容严肃,阳武库在一旁苦笑。
“真巧。”
巴清虽稍显意外,但很快展露笑容。
“原来是赵将军和鲁慧先生,曾在揭阳有幸见过一面,可惜未深入交谈,今日能在咸阳相聚,实属难得缘分。”
赵旷掌在咸阳本有一些根基,见此情景会心一笑。
“确实如此。”
“正是。”
三人深知,太子的喜悦只能属于首位献礼者,其后即便再出色,也难以撼动。
而他们明白彼此的贺礼都相差无几,即使获得赏赐,意义也远不及头名。
于是气氛顿时沉寂下来。
城卫军也噤若寒蝉,只能派人向上级禀报。
眼看局势愈发紧张。
赵旷掌率先开口道:“要不咱们分批进城?”
但他的提议并未得到另两人的认可。
分批进城会打乱整个计划,一旦出现闪失,后果不堪设想。
毕竟他们携带的绝非普通之物。
见二人沉默不语,赵旷掌干咳一声。
此时围观的百姓越来越多。
巴清意识到不能再拖延。
还未进城便惹来非议,这绝非他们的初衷。
“不如我们都留下,把货物放在城外,让随行将士守护。”
“我们三人直接进城面见太子如何?”
此话令鲁慧微微点头,赵旷掌亦舒了一口气。
这样同时行动,倒不失为一个稳妥的办法。
说不定太子一高兴,还能满足他们的诉求。
三人迅速安排手下撤离城门附近,集结一处。
随后同行入城。
而当他们踏入城门后,
树梢上的鸽子突然振翅。
一双闪烁着狡黠的目光从树荫下浮现。
“庐江郡、长沙郡、南海郡!”
“三郡使者为争夺在太子面前展示的机会,城门外争执得脸红脖子粗,几乎动起手来!”
思苟宰冷笑两声。
这些日子太子行事低调,他也没什么好写的。
一时竟有些无所适从。
旧稿已基本用尽,若无新料,恐怕思路即将枯竭。
此刻,他甚至怀念起昌玄在身边的日子。
至少那时,他总能找到写作的素材。
他叹了口气,抬头环顾四周。
依然不见昌玄的身影。
狗吠声渐隐,思苟宰脸上的笑意褪去。
“你究竟去了哪里?”
他长叹一声,目光投向城西。
今夜怕是听不到昌玄与城西小院里两位女子的动静了。
他只好改换目标。
打算去柳寡妇家守候。
看看廷尉今晚能否带来些劲爆消息!
当思苟宰转身朝城西走去时,
身后杂乱的枯枝败叶间,
昌玄攥紧拳头,激动不已。
“抓住了!”
“终于可以抓住这家伙了!”
他从怀里拿出一本小册子,模仿思苟宰的动作,
奋笔疾书:
“夜探民宅,最爱 ** 墙角男女私语。”
“这是道德沦丧,还是人性扭曲?”
“思苟宰的怪癖何时才能停止?”
“这种恶劣行为,是否源于自身缺陷?”
“莫不是嫉妒普通人?”
昌玄双眸闪现凶光,比思苟宰更为疯狂地大笑。
“等着瞧!”
“只要你在墙角记下任何内容公开传播。”
“我定让你的名字随着这些谣言传遍咸阳!”
“思苟宰,就在我的阴影下颤抖吧!”
明日更新!
——
此时到达趣阁的嬴轩满心疑惑。
眼前的建筑贯通半条街,
几乎是门挨门、窗对窗的十几栋楼,二楼挂着近半个房间大的牌匾。
“这就是趣阁?”
嬴轩难以置信,仅仅半年没回,竟变得如此壮观。
这条街几乎被占去一半?
此刻门外聚集了大量人群。
熙熙攘攘间,尽是来往做买卖的百姓商贩。
最东边的店铺两侧,挂着两列醒目的字迹。
“知天下大事,晓古今道理!”
横批仅两个字。
“邸报!”
门口排起长队。
店里的伙计大声吆喝。
“三日后的一版邸报,六成已被隆基商行行主购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