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此时,一位内廷太监谨慎地踏入宫殿,弯腰躬身而入。
“什么事?”嬴政连头都没抬,便带着威压开口。
“回大王。”赵高恭敬地弯着腰,“雍城大营传来蒙恬将军的奏报。”
“蒙恬啊……”嬴政唇角浮现出一丝淡淡的笑意,“确实很久没见了。”
说罢,他转过身来,抬手示意。
赵高立即快步上前,将手中的竹简双手呈上。
嬴政接过竹简后,又对赵高说道:“去传李斯、尉缭、郑国、冯去疾、王翦和蒙毅进殿见孤。”
“是。”赵高微微一礼,随即低眉退出大殿,在君王面前始终保持着恭顺的态度。
待赵高离开之后,嬴政展开竹简略一浏览,嘴角缓缓扬起一抹意味深长的笑容:“倒是挺有趣。”
接着,他低声自语道:“从商鞅变法至今,我大秦军制代代相传,却从未有过新兵闯入警戒区之事。
这个叫赵祁的新兵竟敢带领他人冲入老兵区域,并成功还击,这还真是头一次见。”
“更难得的是,年纪轻轻竟能单枪匹马撂倒十名百战老卒,还能因此升任百夫长……不愧能被蒙恬专门以奏章表彰。
希望这不是个平庸之辈。”
“也罢。”嬴政语气微顿,“我正要对列国用兵,军中若有些活力也是好事。
希望蒙恬的眼光没错,这小子日后真能为大秦立下功勋。”
片刻沉吟后,门外传来脚步声。
数人穿戴整齐的官服来到殿前——
“启奏陛下,王翦等大人已至。”赵高在殿外躬身行礼。
“让他们进来吧。”嬴政转身轻喝一声。
门开间,众臣鱼贯而入。
嬴政瞥了一眼站在门口处侍立的赵高,挥挥手示意。
赵高心领神会,立刻关紧殿门。
“吾等叩见大王。”群臣齐跪拜礼。
“罢了,免礼吧。”嬴政点点头。
“深夜宣召几位爱卿前来,所为何事?”其中一位身材魁梧、面容刚毅的将领忍不住出声问道,眼中满是期待之情。
此人正是当朝上将军——王翦。
“郑国。”嬴政未急于答复,而是侧目看向人群中的一位老人。
“臣在!”郑国道。
“关中的大渠工程进展如何?”嬴政追问。
“禀大王,大渠运作顺畅,黄河水源源源不绝。
眼下关中连年丰收,已成为我大秦的重要粮仓,军队粮饷供应完全无忧。”郑国应答。
“那么,冯爱卿觉得目前我大秦粮食储备如何?”嬴政目光流转至冯去疾。
“回大王,近年国内局势平稳,无暇顾及山东诸国战乱,库存粮食足以支持百万大军作战两年以上。”冯去疾毫不犹豫地回应。
得到肯定的答案后,嬴政再次看向另一位大臣李斯:“军械与武器装备准备如何?”
“启奏大王,物资充沛,兵刃革新锐利,足够供大秦横扫宇内使用!”李斯抱拳答道。
最后,嬴政转向威震四方的大将军:“上将军,如今我大秦到底有多少可战劲旅?”
王翦朗声回应:“雍城有三十万雄师;蓝田另有三十万雄师驻扎;还有三十万守卫函谷关一线,随时准备策应四野。
只需王下一令,百万锐卒即刻奔赴沙场为大秦效力!”
听完众人汇报,嬴政的气势愈显凌厉。
他双眸泛光宣布道:“现在,我大秦仓储盈实、粮草充裕,装备齐整且兵马众多,灭诸侯、统九州的大好机会已然到来。
诸位以为何如?”
话音落处,整个殿内仿佛都充斥着热血沸腾的气氛。
王翦、李斯等人均神色激昂,几乎异口同声道:“臣等谨遵大王诏令!若欲定鼎天下,则必先伐三晋,首攻韩国。
只有破韩方能使我军得东出门户掌控中原。”
嬴政抽出了挂在腰间的秦王剑,朝着沙盘地图上的韩国一指。
“微臣愿亲率兵马,助大秦消灭韩国,奠定统一天下的根基。”王翦随即深深行礼说道。
“尉缭。”
嬴政沉声唤道。
“臣在此。”
一名大臣即刻应答而出。
“燕国与赵国眼下如何了?”嬴政冷笑问道。
“启禀大王,”尉缭答道,“两军已开始激战。
目前燕国已派出使节来到我国请求支援,希望我大秦能解救他们于赵国进攻的困境。”
“众位爱卿。”嬴政开口,“当前正是天时地利人和的最佳时机!赵国被拖住无法轻易调动,魏国则日渐衰退,根本无力与我大秦抗衡。
我们以援助燕国之名假装攻击赵国,再悄悄分兵进攻韩国从而彻底吞并它。”李斯急忙建议说。
……
“臣等一致赞成!”随着李斯话音落下,满堂的大臣纷纷应和附议。
“韩国乃东方诸国中最为虚弱的一个,全国兵力加起来不过数十万,对我们秦国而言几乎手到擒来。”
然而他补充:“为确保万无一失,朕决定派遣二十万精锐部队一举攻克韩国。”
听到此言,“请问陛下,具体该派哪个军营前赴韩地?又派何方军力去佯攻赵国呢?”王翦连忙询问着,并期待着眼神闪烁不已。
见到这场景,
嬴政微微一笑说道,“上将军您心心念念想成就这一份轰动世间的功勋之事,不过,一旦我们的动作过大引起全天下震动,则需更加审慎考虑策略才行。”
“现在看来啊,赵国因当年长平之战已经元气大伤,但它尚有几个杰出将领比如廉颇、李牧和庞煖等等——都是不可忽视的人物。”
“因此这个佯攻必须做得滴水不漏才行,由上将军亲自带领足以使得赵国恐慌而驻扎军队至赵魏边界防御也是为了防止魏国有任何举动。
唯有上将军出马朕才能感到真正的安心放心。”
紧接着他又郑重宣布,“故此朕已然裁定由上将军统御函谷关的二十万大军假意袭击赵国。
不知上将军觉得是否可行?”
面对这个问题,嬴政带着几分玩味看着对面这位资深将领。
王翦听后稍做思索回答:“为了大秦国运,臣甘愿服从大局安排。
遵照诏令。”于是再一次躬身跪拜以示接受任务。
至于谁适合领命去消灭韩国呢?
嬴政略微停顿了一下,
冯去疾突然站出来进谏:“我推选内史腾吧。
他在蓝田营地当将军虽然没有什么响亮名声但应该足够完成灭韩的工作。”
嬴政陷入考量,“关于这问题嘛…朕打算让蒙恬去负责灭掉韩国的任务。”
“没错,”另一边李斯赶紧表态,“蒙恬如今在雍城大营任副帅跟随蒙武多年建下不少战绩。
委派蒙恬担任此项要职完全具备条件。”
与此同时,王翦点点头表示认可,“蒙恬小伙子的确可以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