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前去祭拜一下赵祁的母亲,也算是代表漂泊在外故人的追思之情。
就此暂别了。” 对着蒙家父子辞行,夏无且说道。
“夏御医太过谦虚了……”
“我们也有些军务在身,今天就得返回去了。”
“嫣儿,我们会驻扎雍城军营,有什么事情立刻派使者前往军营通知我们,不管什么难事,伯父都会出手相助。
另外,我已经让五百名精锐战士留守李家村保护你了。
如今你家中住的人这么多,如果无人照管,怕是容易引发纷乱。” 蒙武先对着夏无且打过招呼,转而对李嫣儿叮嘱道。
“谢谢伯父,感谢蒙大哥。” 李嫣儿心怀感恩地回应。
“夏御医,我们走吧。”
蒙武一笑,走上前为两位带路。
“嗯。”
夏无且点了一下头。
三个人依次向府门外而去。
“就此告别了。”
夏无且向蒙家父子道别后,拱手作礼,便独自朝村后的大山走去。
目送夏无且远去的背影,蒙家父子陷入沉思。
直到那身影完全消失,蒙恬才忍不住开口:\"父亲,总觉得夏御医行为古怪,尤其是他对嫣儿和赵祁的态度,仿佛是在打探赵祁一家的底细?\"
\"他该不会对赵祁一家有什么恶意吧?\" 蒙恬又推测道,\"或者是李斯安插的眼线?\" 这话刚出口,便挨了蒙武一巴掌。
\"哎呀!您这是干什么?\" 蒙恬揉着发疼的脑袋,心下不解,难道自己的推断不对?
\"你这个笨东西,打仗还像点样子,但这朝堂上的勾心斗角就差得太远了!\" 蒙武恨铁不成钢地训斥道。
\"不是说好了吗?领军归我,政务交给二弟处理。
朝廷这些事儿让二弟头疼就够了,孩儿只安心带兵打仗,替大秦,为大王尽忠罢了。
\" 蒙恬嬉笑道。
\"先前我本以为那玉佩只是巧合相似而已,但现在看来,并非如此简单。
\" 蒙武神色凝重地说道,脸上浮现一丝得意的笑容,似乎比带兵作战更让他感到愉悦。
\"爹,您说的玉佩莫不是嫣儿拿出来的那个?难道您认识?\" 蒙恬满是好奇地问。
\"此事我可以告诉你,但绝不能外传,否则将给大秦招致祸端,甚至危及到大王!\" 蒙武表情格外庄重。
\"儿子知道轻重,绝对不会乱说话的!爹您就说吧!\" 蒙恬眼睛放光,急不可耐的样子。
环顾四周确保安全无虞后,蒙武低声对儿子道:\"嫣儿手中的那块玉佩,正是大王曾经用过的。
上面的那个‘赵’字并非姓氏而是氏族标记。
我秦国与赵国源自同宗,皇家皆为嬴姓赵氏,不过后来两国为了区分彼此:我们以姓嬴为标识,赵国则采用‘氏’来表示。
这玉佩就是在大王还未正名恢复嬴姓之前所使用,所以刻有‘赵’字。
而嫣儿提到,她那里还有另一块,乃赵祁所持,并且两枚凑合能隐约显现‘嬴’字——它是由最精湛技艺的大秦工匠特别制作而成,是王室身份象征之物。
\"
听到这里,蒙恬若有所悟地点了点头。
忽然,他眼神惊惶,似乎意识到什么:\"嫣儿手中竟藏着大王遗落的信物,而赵祁也有一块?而且据嫣儿所言,那玉佩来自赵祁母亲,原本是其父亲所赠......那岂不意味着.......\"
说到这里,话顿住了。
虽未言明,但他震惊的脸色表明了一切——若是真如猜测般发展下去,必然引发震动天下波澜壮阔的秘密。
\"没错,你猜得没错。
\" 蒙武沉重道,\"或许,当年赵王就是当今圣上......再看夏御医此行,很可能在韩境时便留意到了赵祁身世相关线索,所以特意前来李家村求证真相。
\"
如今,事情已经有了结果。
“我的推测也得到了验证。”蒙武语重心长地说道。
回想当时,第一次造访赵祁家,看到李嫣儿手中玉佩时,蒙武便觉得似曾相识。
之后在章台宫时,他曾就此向嬴政提起过,但见嬴政一脸茫然,这事也就被搁置了。
此后,蒙武再未多问,此事也被深埋心中。
然而,今日夏无且的到访彻底打破了这份平静。
当夏无且打探起赵祁家中状况时,他专注的目光和对待后辈般的亲切神色,再到听闻赵祁父母之事时那复杂的表情变化,无不引起了蒙武的注意。
尤其是李嫣儿将玉佩拿出后,夏无且的眼神已明确给出了答案。
身为上将,蒙武绝非莽夫。
他对朝廷权谋洞若观火,既拥有蒙恬般的骁勇智慧,又有二子蒙毅般通达政务的才干。
当夏无且踏入房间,从始至终他都被蒙武悉心观察着,这也印证了蒙武内心一直以来的猜测。
尽管夏无且极力掩饰,但李嫣儿年幼,自然难以察觉,作为朝中元老,资深大将的蒙武又怎会错过他细微的情绪变化——他的悲哀、他的喜悦,都在蒙武的洞察之中。
“目前这只是对赵祁身份的一种推测,可这与夏御医有什么关联呢?”蒙恬好奇道。
“非常肯定。”蒙武毫不犹豫地答道,“一切都完全契合。”
“赵祁的年龄、他母亲的经历以及大王即位时的岁数全都能对应上。”
“你知道夏御医为何找来么?”蒙武看向蒙恬问道。
“为何?是大王差遣他来的吗?”蒙恬疑惑不解。
“你啊,确实想不明白。
这也是正常的,十多年前你们尚年少,还没深入参与朝局,不了解其中内情。
当初只有我知道、王绾知道、还有王翦他们少数人知晓。”
“但现在无人再提起此事,因为它已然成了大王最忌讳的过往,任何人提及都是禁忌。
我今天说给你听,你一定要严守秘密,一旦走漏风声惹恼大王,蒙家将会大祸临头!”蒙武郑重其事地告诫蒙恬。
虽说眼下蒙氏家族地位显赫,蒙武权势滔天,但皇权却有生杀予夺之威。
这也是君权至高无上的体现之一。
这一点不唯独蒙武明白,整个朝廷的所有大臣亦都心知肚明。
所以他们在效忠秦王的同时,也必须懂得适时隐藏自身实力,绝对不可违背帝王之意。
纵观历史记载,最擅长隐蔽锋芒的便是王翦。
为秦国消灭六国,建立盖世功勋后,王翦并未趾高气昂,而是有意贬损自己的名誉,甚至出征途中向嬴政索要奖赏、索要美女,并自曝劣迹,所有这些行为无一不是为了迎合王权需求,让嬴政对其更加信任。
“父亲请放心!”
“今日听闻的事情,我都藏在心里,绝不外传。”蒙恬赶忙应承下来。
现在他的求知欲已被勾起,如果真如蒙武所言,那么赵祁的真正身份简直令人震惊…
了不起啊,蒙家对赵祁的护佑,反而给蒙家开辟了光明前程。
\"我若是没料错的话,\"
\"赵祁的母亲应该是夏御医的女儿。
\"
蒙武低沉着声音说道,语调中带着坚定。
\"什么?\"
蒙恬惊愕地看着他,满是不解。
\"你知不知道大王最初是如何回归秦国的?\"蒙武又问道。
\"大王在邯郸出生,在那里做了十年的人质,之后才被迎回秦国。
\"蒙恬回答道。
这是众所周知的事,不仅是秦国大臣们清楚,天下各国也对此有所了解。
\"那你知不知道大王在邯郸的十年是怎么度过的?\"蒙武继续追问。
\"这个我就不知道了。
\"蒙恬摇了摇头。
\"大王在邯郸的十年间,遭受过无数欺辱,那日子就像在地狱里一样煎熬。
所以在大王回国后所展现出来的沉稳,绝不是同龄人所能比肩的。
而在那段岁月里,始终有一个女孩陪伴在他身边,帮助大王熬过了最难的日子。
大王回国以后,那女孩也跟着一起来了。
不过在大王继位后,一切都改变了。
女孩出身低下,只是寒门人家,而那时候刚登基的大王手中根本没有实权,所有的权力都在太后、吕不韦和宗室手中。
\"
\"大王想娶那个女孩为妻,并册立她为秦后的打算遭到了所有人的反对,甚至让大王很是失了颜面。
为了不连累大王,那女孩在大王即位不久便离开了咸阳,从此下落不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