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他再次建立了屠灭国家的伟业。
这种种功绩加起来,堪称空前绝伦,即使是过去威名赫赫的武安君白起,也在同样年纪时未曾如此。”
“赵祁必定会成为我们秦国未来发展的一大基石。”
“他确实是一位杰出的人才啊……”
朝堂之间百官们纷纷互相交换目光,议论纷纷,心中皆对赵祁怀有惊叹和钦佩。
当然也有一部分人心中别有算计。
毕竟赵祁这般年纪轻轻却取得如此惊人业绩,注定日后会位极人臣。
这时一位大臣上前奏道:“陛下,请务必重赏赵祁。”
紧接着丞相王绾大声提出相同的建议。
随之而来的是全体文武齐呼响应:“恳请陛下应允,赵祁将军的成就足以当得起最高奖赏。”
一时间无论立场派系如何,朝野一致同意这一举措。
赵祁的巨大贡献众人皆知,更重要的是秦王嬴政对于他重视的态度十分明显。
未来秦国必将视赵祁为重要的核心大臣。
因此,此刻如果有人反对,势必会被视为得罪赵祁的行为。
看着满朝上下的附议呼声,嬴政微微露出了满意的神色。
他早就打算等到统一韩国以后再结合以往所有功绩一次隆重奖赏。
赵祁早先改造军营医治手段、贡献奇药之事本就是堪比攻灭一个国家的大功劳,当时未予以奖励就是为了此刻更加凸显其重要性。
最终,嬴政抬起手止住众人的喧嚣。
随即全殿寂静,所有人都注视着高坐之上的身影。
“赵祁此次成就实在卓越。”
“不论是他对我大秦伤员医疗体系的革新亦或是贡献奇药,都称得上莫大功劳。”
“自商鞅变法以来,我大秦向来信奉功必赏、过必罚的理念,无论是王公贵族或平民百姓均一视同仁。”
接着嬴政进一步说明,语气之中流露出将要给予赵祁厚遇的意味:
“韩国境域已稳定下来,驻扎雍城的大军应该归师原地。”
“但韩地断然不能没有留守将士。”
寡人已决,任命赵祁为驻守韩国边境的主将,统领十万大军固守此地。
此外,所有投降的韩国士兵一并交由赵祁全权处置,可编组成刑徒军,赋予他生杀大权。
另外,在赵祁原本左庶长的爵位上再晋升三级,晋封为中更之位,准许拥有千人规模的私兵队伍,享有相应年俸,并在乡间赐予万亩田地。
众位爱卿,对此有何看法?
嬴政沉声开口,语气落下后目光扫视着满朝文武。
“派重将以镇守要地,掌管相当于上将军的权力。”
“从前已跃升十级爵位,如今又再进三阶,短短半年便有此等荣宠,堪称史无前例。”
“陛下对赵祁的信任与倚重,实在不同寻常。”
“统御十万正规军,外加韩国降卒所组建的刑徒军,总兵力已然超过了二十万。”
“这样的赏赐,的确是天大的恩宠。”
听到这一系列的封赏政策,群臣尽皆惊愕。
但回想起赵祁的赫赫战功,却没有一人胆敢置疑——无论是献上金疮药救治将士之功劳,还是诛杀敌国王侯的重大贡献,均属不可磨灭的伟绩。
这般优厚的奖赏,赵祁实至名归。
于是朝堂一时寂静,随即全体臣工齐声高呼应诺:“臣等赞同!”
嬴政见群臣一致同意,也面露满意之色,略作点头表示认可。
随后心内感慨万分:此次议封可谓罕见的和谐,以往类似的赏赐决定总会引起个别争议或分歧。
“依此定夺,速拟诏书。”
“另外,”
“命蒙武率领军队返回雍城,将韩国王族连同其朝廷百官尽数押解咸阳听候处理,而赵祁则继续驻守韩国领地。”
“寡人唯有一个期望:彻底掌控这片土地,为我大秦牢牢巩固边陲疆域。”
嬴政威严地发布旨意。
就在这时,李斯上前一步跪地请奏:“启禀大王。”
嬴政略显兴趣地看向他,“何事?”
“韩国王族送至咸阳等待圣裁自是理所当然,但对于韩国大臣们而言,却未必必要带回咸阳,他们多半忠于旧主。
下官建议不妨就地处决,而对于那些愿意效忠我大秦的韩国官员,则容许他们留居韩国境内协助治理。”李斯语态严肃。
嬴政凝视着李斯,并未立刻回答。
李斯稍显局促地垂首站立,不敢迎视那深邃的眼眸。
“依寡人记述,你和稷下学宫的韩非岂非师出同门?”嬴政忽然提及。
“正是如此。”李斯连忙答道,“虽韩非确为我的同门师兄,但他矢志效忠韩国王室,断然没有投降我国的可能性。
身为秦国臣子,臣效忠无二。”
其实,这正是李斯提议的深层次原因。
他对自己的同窗、天赋异禀的韩非十分了解。
一旦韩非归附于秦国,成为嬴政麾下的得力臂助,将来自己争取相邦职位时便会多了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而现在的宰相王绾毕竟年龄偏大,迟早会退居幕后。
廷尉这个职位显然无法满足李斯更大的野心,因此绝不能让韩非占据有利地位。
嬴政细细观察了李斯片刻,终究未再追问:“李斯所言确有一定道理。
只是对于韩非此人,我也略有耳闻。
如若他真心投靠我大秦,可免除死罪;倘若坚持不屈,便尊重他的选择吧。”嬴政语气平淡中透着深意。
李斯连忙拜伏道谢,“大王圣明!”暗中不禁松下一口气。
他清楚了解,以韩非倔强高傲的性格定然不会向秦国低头。
“下去拟旨执行吧。”
“命蒙武带韩王宗族前往咸阳,凯旋而归。
至于韩国百官,则交由赵祁裁定,倘若有人愿为我大秦效力,可量才录用,不予追究。
如若执意抗拒,那便遂了他们的忠义之志。”嬴政语气凛然。
“吾王英明。”
群臣齐声称颂。
“启禀大王——”
一声高呼自朝堂中传来:“韩地既已平定,上将军王翦驻守赵魏边界的大军是否需要回撤?”
冯去疾上前施礼,恭敬问计。
“初定之韩地,尚有列国环伺,危机潜藏。
令王翦继续留守戍边,防范万一。
待我军真正掌控全境后再行召回听用。”嬴政决断下令。
“属下遵旨。”冯去疾拱手行礼告退。
“众卿还有何奏?”嬴政目光扫视殿内一圈后询问。
群臣相互看看,皆无人再发声。
“既然如此,就散朝吧。”嬴政轻颔首,随即转身离开王宫,朝着章台宫缓步而去。
“恭送大王。”文武百官低头叩拜,注视着嬴政离去背影直至不见。
...
在幽静的章台宫深处,嬴政静静凝望沙盘模型,目光炽热而又坚定。
这天下辽阔无垠,诸侯七雄并立屹立百年不曾更迭。
而今日他亲手打破这个局面。
灭掉韩国之后,东方的障碍就此消除,让大秦势力能够更加从容地东出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