咻咻咻的。
清弓重矢,在夜幕下,飞掠而过,在甲板上面手持着火铳!
或是炮窗后面的荷兰炮手们,立马便尝到了这种“小型标枪”的滋味。
一个个接连被射翻在地。
“杀啊!”
近距离的情况下,尤其是在与无甲目标厮杀的情况下。
弓箭的威力,实际上是比这年头早期的火枪,要厉害的多的!
因为这玩意的射速够快——娴熟的弓箭手,可以在数秒间,抛射出去十几枝箭矢。
而且,精锐的弓箭手,准头也是相当不错的。
比这年头不靠谱的火枪,要强多了。
而这群进攻的清妖,可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满洲精锐。
弓马武艺 那是没得说,密集的箭雨下,荷兰人的大炮相继哑火,火铳手们也被压制住了。
在这个时候。
随着舢板靠近,清妖们则已经抛出去了飞爪之物,钉在了船身上面。
然后却只见,清妖分成两部,一部分在舢板上,用弓箭警戒,另外一部,则跃身肉搏,混战当中,不时有几只清妖栽入到水底,在身上沉重的棉甲作用下,咕噜咕噜的便沉了海底。
但是,重甲这玩意,不只存在劣势,还有巨大的优势——一旦清妖们爬到了甲板上面。
身上那层重铠,便可以让他们在肉搏当中,犹如虎入羊群一般。
顺利的天兵,很快便向着清妖们倾斜了开来。
不多时,荷兰人便失去了对甲板的占领,退入到了船舱内。
而到了这个时候,距离他们投降,也便只剩下了时间的问题。
而另一边,鳌拜对釜山的进攻,则也打的相当热闹。
数万手持着朝鲜鸟铳,韩弓,或是日式铁炮的朝鲜绿营,在鳌拜手上的八旗兵们的督促下,展开了进攻。
此时的朝鲜绿营,相比于之前,已经有一些敢战的存在了——如此高强度的战争中,活下来的就是老兵,就算是精锐了。
此时,冲杀在最前的朝鲜绿营将领,金月败,朴国昌,全少夕等麾下各领有一支数千人的精锐。
他们奋勇无前,在后方的八旗兵的督促下,驱逐着自己的同胞们去送死。
去充当炮灰,消耗倭兵们的弹药,锐气!
在这样的进攻下,松平信纲实际上,已经毫无战心了!
此时的他,在一间,布置一新的和室之内,做好了切腹的准备!
一旁充当介错人的心腹家臣,此时眼泪不消。
因为他知道,最后跑路的希望,已经不存在了,海面上的荷兰炮舰,已经被清妖们偷袭夺下。
接下来,他们只能够与釜山共存亡。
不过即便如此,他还是抹着眼泪,朝面前的松平信纲道。
“主公,您放心好了,我们已经在四周准备了火油,木柴,只要仪式结束,便会纵火焚烧了这里,绝不会让那群胡虏,亵渎了您的遗体!”
“哟西。”
松平信纲点了点头。
他面无表情,缓缓的举起了手中的肋差!
用白手帕将其擦拭的光亮如镜,在和室之内,摇曳着的光线下,其犹豫了一下,还是没有下定决心,将这玩意插到自己的肚子上。
不过投降肯定是不会投降的。
但只见到,他叹息了一声。
然后拿起了一旁,用来自杀的备选方案——一柄扇子!
象征性的,在肚子上划了 一下后,他一招手,身手的介错人,旋即手起刀落……
和室之外,伴随着介错人走出。
旋即,大火燃烧而起, 而随着松平信纲的切腹。
釜山的沦陷,也只是时间问题,到了次日清晨,鳌拜脸上,泛着得意,他看着面前,跪成一片的倭人俘虏。
呃,日本武士也不全是死硬分子。
投降派也是不少的。
实际上,在万历援朝之役时,也有大量投降的倭兵!
刘铤就招降了数千倭兵,不少倭兵还参加过平播之役,还有萨尔浒之战。
而万历援朝之役中,朝鲜这边也有大量投降的倭兵,萨尔浒之战后,朝鲜降将姜弘立麾下的三百名倭兵因不满投降清妖,计划在剑术表演中刺杀努尔哈赤,但因计划泄露而失败,最终全部被杀。
实际上,似二战当中,那么死硬到极点的日本鬼子,才是罕见的存在——毕竟幕府可不是昭和政权,没有那么高效的军国主义洗脑!
这年头的倭兵们,可没有那么死硬!
在朝鲜战场上,陆续投降清妖的倭兵,加一块估计有一万多了,只不过刚开始,清妖们不怎么招降倭兵。
但鳌拜现如今,却是有意识的留下了倭人俘虏——主要是相比于朝鲜人而言,这群倭兵们,要更能打一些。
如今,鳌拜手上,就拥有着五千余投降的倭兵。
他看着面前,这跪成一片的倭人武士,却是一摆手道。
“尔等既然归顺了 我大清,那以后便是我大清国的绿营兵了。”
说着,他一摆手朝身后的戈什哈道。
“将他们带下去,跟朝鲜绿营混编!”
“嗻!”
戈什哈退下,鳌拜又将目光,看向了投降的一百来个荷兰人。
“有怀特为先例,尔等也就抬入到八旗之内,继续为我大清效力好了!”
说着,鳌拜又板起脸来道。
“不过,倘若你们心怀不轨,想伺机逃亡,那我大清国,可断不能轻饶了你们!”
吓唬完荷兰人后,鳌拜目光远眺,看向了海的对面。
波涛汹涌的大海,看上去是那样的可怖,但鳌拜却明白,大清国的生路,可能就在海的对面啊!
他心一横,朝一旁的金月败道。
“跟投降的倭兵们好好打听一下,倭国的情势如何。”
“其国土地方情况,还有武备……”
“超勇公,咱大清国,真要进兵倭国了?”
一听到这,旁边的一众奴才们,皆扬起了头!
就连金月败,朴国昌等一众朝鲜绿营奴才,也皆来了兴趣。
大清国的局面,他们心里都门清,对付朝鲜,对付倭寇还行,但是遇上了陈天王,那大概就是要崩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大清国的出路,又在何方?
总不至于,真的往倭国去吧?
而鳌拜则无奈的苦笑了两声。
“王爷遣使给了陈天王,送了珠玉美人,可陈天王却不曾有回信!”
“看来,使者们是凶多吉少了!”
“咱大清国若想不国除族灭,就只能够赶在陈天王未曾进兵之前,往倭国去!”
“到了倭国,便有更多的腾挪之空间,到了倭国 ,便可以再多撑些时日,他日那圣钉,圣枪之物,从欧罗巴寻觅到了,便是我大清国,杀个回马枪之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