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第二日,还没等到王小茉一家准备过去拜访,这陆夫人就带着小丫鬟来敲门。
“王夫人,这是我家自己做的枣糕,想着你家刚来,就端过来尝尝。”陆夫人示意丫鬟把拎着的食盒递过去。
“这多麻烦,快进来,家里刚收拾好,还有些乱,别见外。”何氏自然就让人进来,何大花接过小丫鬟递的食盒。
“这还是我叨扰了。”陆夫人这些年也不是白做的,这要想放下身段看着也是和蔼可亲。
何氏把人引进门,招呼大花嫂子端了茶水点心。
大花婶子把客人送的枣糕,还有自家从府城带的松糕,蜜饯凑了四样端上来,又沏了碗茶叶,这才退到门外等着伺候。
王小茉姐妹俩也穿戴好,出来拜见。
“这是我两个儿女,大的叫秋茉,小的叫秋莉,这是隔壁陆家的夫人。”何氏介绍双方。
“见过陆夫人。”王小茉姐妹俩行礼。
“快起来,这两个妹妹看着就喜欢,可惜不知道你们在,没带什么见面礼,这枣糕是我自己啊做的,两位妹妹尝尝才是。”陆夫人像是在自家,拿了枣糕一人分了一块。
何氏有些不解,这陆夫人平白降了一个辈分,在自家像是在她们家一样给,给主家分糕点未免有些过了。
“谢谢陆夫人。”王小茉姐妹俩没办法,接过糕点,这陆夫人热情的有些不对。
“王家婶子别怪我,我就是这直性子。”这话听着像是解释自己的行为。
“哪里会怪你,这还得谢谢你来,早上还想着一会去你家拜访,这我们刚来,两眼一抹黑,还得跟你打听打听。”何氏也打起精神来说话。
“正是想着婶子家刚来,可能有些事不清楚,这才早早的过来,给婶子说说。”这陆夫人是给个话头就接上了。
“我给婶子说说这边的事······”陆夫人讲了一大通,比如这日常买菜在哪?这这一条巷子里的人家都有谁之类的。
说了半天还没说到书院,何氏打岔道:“陆夫人,这学院招生考试可是有什么注意的,她俩的哥哥要考试。”
“令郎多大了?可有师承?”陆夫人先是跟着问了。
“我家秋收十七,上过几年私塾,这不是听说学院这边有大儒讲课,这才想着来试试。”
知道王家公子十七岁,陆夫人心里想着这年岁正合适,她小姑今年十六岁。
“这学院考试是二月二十四开始报名,分有无功名,这无功名的每年收一个班约有三十人,像是我家夫君是秀才,就不需要考试可以直接入学,只每月岁考合格就能留下。”陆夫人把自己知道的说了,这些都是明面上的消息,没什么不能说的。
又说了会话,陆夫人知道王家本来是大王村的,这就皱起眉来,推脱家里还有事,就告辞要走。
这陆夫人走了,何氏让何大花把食盒送回去,还给装了自家的点心。
“这陆夫人说不想出来的怪异。”何氏先是说了一句。
“娘,我瞧着是你一说老家十年村里种地的,她脸色就变了。”王小茉在边上自是看的清楚。
“她这人,上来就喊婶子,还打听咱家消息,还有点···嗯。”何氏在想怎么形容一下。
“清高?”王小茉补了一句。
“娘说不好,就是不大接地气。”何氏也不太理解,看着陆夫人挺热情的,就是感觉怪怪的。
“陆夫人瞧不起人。”王小莉突然来了一句。
“也没你说的那样。”何氏还是找补一句,以后还得再看看。
“娘,看来想要知道点消息,还得去另外几家看看。”王小茉想着这陆家是不成了,光这态度就不像是可交之人。
何氏想着这事,下午去了林家,林家是人多,老少三代都住这,一家子十一口人,孩子五个,三男两女,读书的是林家大爷,林家二爷暂时不知是做什么的。
林家这老太太看着有些凶,何氏端着点心过来,林老太太拉个脸,倒是没说什么过份的话,林家大太太看着很是敦厚,抱着小的孩子哄着,何氏见状也没多说,就要回去,还碰见林家两个姑娘。
“娘,这左右恐怕是没个好人家,昨日就听见林家打骂声,那两个姑娘看着不太干净。”王小茉这话说的够委婉,林家两个姑娘是这埋汰,脸上不知是怎么弄的,黑黢黢的,身上的衣服也看着不合身,黝黑发亮。
“这家孩子不好过。”何氏有些可惜,这就是以前没分家,自家几个孩子也没有造成这样埋里埋汰。
“今就这样吧,明再去另两家看看,可别都这样。”何氏一想到这邻居就头疼,头一日过去见的当家人也不这样。
这今日给何氏打击够呛,晚上给王秋收说起来,还有气无力。
“哥,你离着陆家远点,也不知道打的什么主意,看着不像好人。”王小茉叮嘱。
“我还有什么让人惦记的,更何况陆家郎君是个秀才,与我等并无来往,恐怕也看不上。”不是王秋收自贬,事实就是除非少年英才,这没功名的跟有功名的也凑不到一起。
“反正你注意,咱家又没什龌龊事,外边可不一定,还是防着些最好。”王小茉得到王秋收肯定回答,这才罢休。
且说陆夫人,回家之后颇为嫌弃说了一句:“还是一家泥腿子。”
看了何氏回的吃食,又有些不确定,这样子看着不像是没钱人家,还有一家母女三人穿着不是极好的绸缎,也是顶好的细棉布,这边人富不富贵都爱穿棉布,透气舒服,况且这衣服上还绣着花,一般人家哪有功夫和技艺。
陆夫人一皱眉,想着还是陆子年回来再商议下。
陆子年晚间回来,陆夫人就把打听到的消息说了:“这王家就是泥腿子出身,也不知得了什么运气,看着不像是没钱,一家子也没个功名,这大公子就是要考书院的,今年十七,两个妹妹,穿着细布绣着花。”
还有这院子里两个伺候的人,看着不多,都是壮劳力,那日王老四还带走一辆马车和一个仆人。
这院子里还停着一辆马车,能养的起两辆马车的人家,应该是不差钱。
“行了,我再看看,没准能给琪娘子找个好人家。”陆子年想着今日喝酒那几个人说的,这富家子弟,要是搭上一个,那自家好处少不了,娶了妻无所谓,不过是去当妾,虽说不好听,皱皱眉,自家还是得了实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