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氏王老四听了王小茉的想法,倒是以前没想过这事。
“这大冷天,折腾爹娘是不是不好。”何氏有些为难,这话意思是想让老两口去的,她知道闺女是要跟着,这身边在跟着两个长辈,更放心些。
“爹娘要是能去就好了,我不在庄子上,还有爹娘在帮着看着,要不去找爹娘大哥商量一下。”
“爹,这是带着我爷奶去府城走走,他们辛苦一辈子,这功夫也该享享福了,出去走走也行,我看我爷奶这几年身子骨都好不少。”王小茉知道爹娘不好开口,就怕几个兄弟有意见。
“爹娘,要不咱们去老宅再商量一下。”
“行,咱们一起去看看爹娘意见。”说完王老四就站起来,准备着一起过去。
“老四,老四媳妇,小茉说了?”看着夫妻两人带着孙女过来,老两口先开口问了。
“爹娘,小茉说想带两老去府城,不知道你俩是什么意思?”王老四接过话。
“哦,老四呀,就怕去了给你添麻烦。”王老爷子这话就是想去,怕给儿子添麻烦。
“爹,这麻烦啥,就怕吃不消。”毕竟还要赶两天路。
“我跟你娘身子板还硬朗呢,这两年吃的好。”王老爷子这话就是同意去了。
“是呀,老四,我感觉这功夫比上之前好不少,年纪再大就那也去不了了。”刘氏也发表意见了,这要是能去府城,回来又能跟村里的姐妹有话题了。
“那爹娘,这事还得找大哥说一声。”
“行,你们啥时候走,我今天就跟你大哥大嫂说一声。”
“这一二天就差不多了。”算着日子也就是明后天,这今日没来传话,那估计就是后天。
“那你们不用管了,我跟你几个兄弟说。”王老爷子定了话,王老四就不好说什么,刘氏就让两人回去,知道家里忙活。
王老四想了一下,先去了王老五家,这功夫他在家,王老大王老二出去做生意了。
说了来意,王老五倒是没有反对,就是想着爹娘能不能长途跋涉。
说好了等两个哥哥回来再过来说一声。
王小茉见没什么事,就跑出找堂姐玩,现在几个姐妹都在家,以后嫁人了就不能常见了。
“这真好看。”一进屋就见堂姐绣的盖头,并蒂莲花漂亮极了。
“小茉来了,这还是小莉配色好。”王春花说着话,招呼堂妹过来。
“快来坐。”
“小茉你给我讲讲府城呗。”春桃堂姐也凑过来,虽说听王小茉说过,还是想知道更多。
“行,这回我去了······”
王小茉在大伯家说了小半天所见所闻,给王春桃羡慕坏了,这姑娘现在就恨不得去一趟。
“我要是能去一趟就好了。”心里想着事,就有些走神,不过也知道爹娘不会同意的。
“桃姐,听小莉说你们上个月又想出新花样啦。”王小茉问。
“是呀,我跟你说······”
一直聊到王大伯王大伯娘回来,还有些意犹未尽,想着该回家了,才告辞。
“爹娘,我大伯回来了。”回了家先说了这事,王老四也不耽误直接去了。
“哥还没出来呢?”王小茉没见着人,问她娘。
“是呀,中午你们几个也是,都不回来吃饭,你哥也是随便吃了一碗就进屋了,也不知道在忙啥。”何氏中午做完饭见人没回来,就知道是在老宅那边吃了,也没等,这果然一时半会没人回来,就家里三人加上杨大树凑合一顿。
“那我去看看。”说完王小茉轻手轻脚走过去。
看着王秋收写的认真,王小茉小心开口:“哥,你还好吗?”
王秋收一抬头,王小茉就乐了,这脸上不知道什么时候蹭了墨水。
“嗯,小茉你回来了。”王秋收回的有些慢。
“哥,先放下笔,写了大半天了,歇歇再写来得及。”
“我说手腕有些疼。”王秋收这才注意到,写了不少东西,收完有些不适。
“哥,这是有新发现?”
“小茉,你说的那个法子极好,我按照那方法顺下来,这《四书》我觉得比以前通顺多了,理解更通透了。”说起来还有些兴奋。
“我打算把学过的都梳理一遍。”
王秋收还有些兴奋,看到了希望,自然是使劲往前冲。
“哥哥加油。”王小茉也真心打气。
“加油?”王秋收不太懂。
“就是哥哥努力,你一定行的。”王小茉改了口,忘了这没有这加油一词。
“小茉,书院我一定能考上。”王秋收说的坚定,有些感染王小茉。
“一定能,你是最棒的。”有时候信心就是在语言中建立的,运气也是在美好的语言中不期而至。
王小茉不再打扰哥哥,出来了。
“你哥怎么了?”何氏还是很关注儿子的,这一天看起来有些不一样。
“娘,哥找了个好方法学习,可不就是着急梳理,没事的。”王小茉回了话,深藏功与名。
“那就好,真怕你哥读书读魔障了,实在考不上就考不上吧,咱家日子过的够好了。”何氏这话真心,毕竟一个村也没见几个有功名的。
“呸呸呸,娘,你要相信哥,快说哥肯定能考上。”
“行,你哥一定能考上。”何氏拿女儿没办法,这话说的虚虚的,还是不太敢相信。
“晚上吃火锅吧,很久没吃了。”王小茉想着晚上吃火锅。
“行,那娘泡点木耳啥的,还有什么想吃的吗?”何氏现在就依着大闺女,毕竟过几日可能就走了。
“想吃酸菜锅底的。”王小茉想起就禁不住咽口水。
“行,正好家里还有一块排骨,一起放里,娘现在就去准备。”
何氏说完放下手中笸箩,开始去准备升铜火锅。
这铜火锅就是酸菜排骨打底,倒上调料,在码上些海鲜干货,焖上一个时辰,这味道就飘出来了。
等着王老四回来,在切了一些肉,想着杨大树不肯一起吃,专门给他煮了一锅菜,加了些面条,跟着王老四家吃的一样的,杨大树感恩,这几日吃的饱还比家里好,真是跟对主家了,当然这也是王老四见人勤快,家里的树枝柴火都让杨大叔劈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