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富冈义勇不觉得比起恨鬼,把灶门炭治郎唯一还活着的妹妹给杀掉的人更可恨吗?”
无论小葵如何吐槽,不该义勇都刺祢豆子身上去了,现在炭治郎要是有意见也应该行动了。
听见妹妹的痛呼声,炭治郎可以说是一个机灵手上直接捡块石头直接就朝义勇扔了过去,然后迅速起身躲到树后面,开始持续捡石头攻击。
大概是让富冈义勇应接不暇,直接冲上去一斧头砍了吧。
“冲昏脑袋的无能狂怒罢了,根本没有一点用!”
一刀柄砸在冲过来的炭治郎背上,却发现有一点违和。仔细一看,他手中的斧头呢?那么大一柄斧头呢?
不然他抬起头就看到斧头旋转着向他砸来。
“这是……”
险而又险的躲过这一斧头,擦着耳朵砍在背后的树上。要是没有躲过的话,直接就被这斧头砍死了。
这个家伙故意躲在树后,一边扔石头,一边趁机扔斧头。为了避免我产生疑心特意冲出来装成无脑攻击的样子,手放在背后以为他手里还拿着斧头。这是抱着与我同归于尽的结果来做这种事……
惊魂未定的义勇一个不注意被祢豆子挣脱开,下意识闪避,却是被祢豆子找到机会扑向被砸晕的炭治郎。
“不好!”
眼看着炭治郎与祢豆子越来越近,自己也没法瞬间赶过去把祢豆子砍了。
“他要被吃掉了。”
“要被吃了吗?”
小葵也在思考,如果炭治郎被吃她是不是只要如实报告就好了?一般而言劣等鬼就和野兽一样,饿了就直接拿起来啃,像祢豆子这种高级鬼克制力就比较强。比如猗窝座大人就没有什么吃人的欲望,饿了也就吃点特供面包。童磨大人早些年还喜欢吃高级料理,但是自从结婚之后,就没有再吃过一个人,也不吃面包。至于黑死牟和无惨大人……
祢豆子不一样,她不会吃人。
祢豆子吃人了吗?她现在挡在了富冈义勇面前,着实是把富冈义勇给惊到了。
怎么可能?从来都没有听说过。
鬼在蜕变之后会陷入极度饥饿状态,这个时候急需进食,人类补充营养。连父母孩子都可以杀害,完全不会顾及曾经的身份。口中流出口水,身体处于饥饿状态,作为鬼吃人的野兽无论如何都会吃才是。
这种事已经发生过无数次。
从来没有想过有鬼能放弃吃人。
一人一鬼一时间陷入了对峙之中。
而小葵忠实地用眼睛记录着这一切,眼睛中清晰无比地倒映着富冈义勇与祢豆子的每一个细节。
看来无惨大人的想法成功了,确实是完成度比较高的鬼,不需要处理掉了。
无惨人在去过印度之后学习印度等级制度将鬼分为七个等级。首先不入流的劣等鬼,不会好好吃饭,和猴子没有什么区别。然后是六道命名的地狱、饿鬼、畜牲、人间、修罗、天人六个级别。只有入流的鬼才有资格学习无惨大人与黑死牟大人开发的鬼之呼吸,成为真正的高等生物,不会沦为野兽。
如果祢豆子实在是不入流,就要报告上去让十二鬼月来处理掉。然后按照流程给灶门炭治郎树立一个明确的目标,最好是像小说里说一段特别招人仇恨的话刺激锻炼灶门炭治郎。
比如是自己的话要踩着他的脑袋说他是个妹妹都保护不了的废物之类的把他踢下悬崖;黑死牟大人的台词是我弟弟的废物传承人真是一个废物然后慢悠悠地离开;童磨大人的话是往生极乐,坂依我教,如梦如幻,莫不如是……
准备了几十个剧本还特别在开会时念出来供各位参考真是太害羞了。这种充满恶趣味的不斩草除根的诡异行为真是太坏了。
脑袋里回忆一般那奇妙的台词,小葵目不转睛地盯着祢豆子。
祢豆子扑了上去。
祢豆子被富冈义勇一手刀打晕。
富冈义勇离开回炭治郎家给祢豆子拿了件衣服并给祢豆子一节竹作为口器防止其咬人。
富冈义勇守护两兄妹到苏醒。
这些小葵都记下来,一动不动地等着富冈义勇离开。期间富冈义勇不是没有顺着目光看向小葵,但他只看到一片雪地。哪怕是使用刀挥砍,他也没有锁定到小葵的精确位置。
这得益于爵士制作的隐形衣无与伦比的优越性能,也在于小葵她的出身。她是作为狼被收养的战争孤儿,作为礼物送出的忍者,练就一番精湛的忍者技巧,辗转多次送到无惨手中。
富冈义勇作为水柱很出色,但要想找到小葵还是差点意思,毕竟她可是由黑死牟用通透世界定向选拔出的忍者呢,就是无惨专用用来监视灶门炭治郎等人而特别准备。
富冈义勇几次多疑查看最终一无所获,还以为自己看错了。他估计是想不到能有如此个活了三百年的忍者在专门盯着他。
而炭治郎在昏迷时,他死去的家人归来与他交流,立刻将他惊醒。
“你醒了?你去狭雾山拜访一位名叫鳞泷左近次的老者吧,告诉他是富冈义勇推荐你来的。”富冈义勇躲在树后突然出声,吓了炭治郎立刻抱紧祢豆子,“尽管今天是阴天也不可大意,小心别让你的妹妹被阳光照到。”
说完,富冈义勇就消失了。也许,他已经将一辈子要说的话都给说完了。
炭治郎看着富冈义勇离开的方向,看着怀中的祢豆子,回家。
他要先埋葬死去的家人,有的家人已经尸体不完整了,只发现一只手,场面恶心地令人窒息。但是炭治郎还是忍着悲痛与怒意将自己的家人妥善安葬。
跪在家人的坟前,炭治郎和他们说了好多好多。最终,都化为一句话——
我们走吧。
他牵起妹妹的手,从此之后他们要相依为命,一起寻找将鬼变成人的办法。期间,炭治郎不能让自己的妹妹杀人。
而小葵则是回到了无限城,等待新的命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