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月。
清晨六点十五分,天色还沉浸在浓稠的黑暗中,只有路灯在寒风中瑟瑟发光。
杨保华把车停在学校侧门的路边,转头看向副驾驶的杜琼华。
她正低头整理围巾,长长的睫毛在脸颊上投下一片阴影,鼻尖因为车外的低温而微微发红。
“真的不用我送你到正门?”杨保华第三次问道,手指轻轻敲打着方向盘。
杜琼华摇摇头,把米色羊绒围巾在脖子上又绕了一圈:“不用啦,这里近,我从侧门进去直接到美术楼。”
她转头冲杨保华笑了笑,“你再问下去,我都要迟到了。”
杨保华伸手帮她理了理被围巾压住的头发,指尖在她冰凉的脸颊上多停留了一秒。
昨晚他们在酒店度过了一个温馨的夜晚,今早他本想让她多睡会儿,但杜琼华要参加周一早上的教师例会。
“那你小心点。”杨保华说。
“嗯。”杜琼华点点头,突然凑过来在他唇上快速亲了一下,“路上小心。”
她感觉自己也快成了老司机了,开始时还害羞,不自在,现在随时随地亲一下都没什么感觉。
杨保华看着她推开车门,冷风立刻灌了进来。
杜琼华缩了缩脖子,快步走向校门。
她穿着驼色大衣的背影在寒风中显得格外单薄,手里拎着的教案袋随着步伐轻轻晃动。
校门口的保安和她打了个招呼,她回头朝车子的方向看了一眼,挥挥手,然后消失在铁门后。
杨保华没有立刻发动车子。
他望着那个已经空荡荡的校门口,胸口泛起一阵酸涩。
红灯亮起,杨保华的手指在方向盘上轻轻敲击。
如果他们要结婚,就不适合住在父母家了。
而且杜琼华每天通勤实在太辛苦,不如在学校附近买套房,让她早上能多睡一会儿。
回到公司,杨保华打开电脑开始查看松市中学附近的楼盘信息。
屏幕上显示出几个新开盘的小区,均价在六万到八万之间。
杨保华在心里快速计算着自己的资产。
他年薪七十多万,加上在中东出差那一年每月一万的差补,除去开销,这些年攒下了近五百万存款。
还有一些股票,加起来大概六百多万。
离婚前,他每月工资除了交房贷,大部分都转给刘玉莹作为家庭存款,自己只留一小部分。
离婚时两人没有过多纠结财产分割,如果要平分的话,他能分到的比自己的存款还多。
粗略算了算,账面上的现金有五百万不到,加上一些股票,总共大概六百多万。
所以他手头还算宽裕。
“松江雅苑,离学校步行十分钟。”杨保华记下几个楼盘的信息,决定周末带杜琼华去看看。
周六一早,杨保华开车带杜琼华来到松江壹号院的售楼处。
豪华的售楼大厅里,沙盘模型在灯光下闪闪发光,几个销售顾问正在向客户介绍楼盘。
“这是……?”杜琼华疑惑地看向杨保华。
“看看房子。”杨保华牵起她的手,“你每天通勤太累了,我想在学校附近买套房。”
杜琼华瞪大了眼睛,嘴唇微微颤抖:“买、买房?”
“嗯,先看看,喜欢就定下来。”杨保华说得轻描淡写,仿佛是在讨论买一件衣服而不是价值数百万的房产。
销售顾问热情地迎上来,带着他们参观样板间。
128平的三室两厅加一个小书房,精装修,主卧带独立卫浴,落地窗外是小区中央花园的景观。
“这个户型非常抢手,现在只剩三套了。”销售顾问微笑着说。
“这间次卧可以做儿童房,我们小区对口的是松市最好的实验小学。”
“那边红色屋顶的建筑就是松市中学,直线距离不到300米。”
杜琼华走到阳台,眯着眼睛望向远处。
杨保华站在她身后,双手自然地环住她的腰:“喜欢吗?”
“好贵…”杜琼华小声嘀咕,“要将近一千万呢。”
杨保华笑了:“别管价格,只说喜不喜欢。”
杜琼华在他怀里转过身,仰头看着他,眼睛亮晶晶的。
“喜欢,特别喜欢。但是…”\"她咬了咬下唇,“这里太贵了,我们可以看看小一点的。”
“钱的事你不用操心。”杨保华笑了,用拇指抚平她眉间的皱褶,“这里离学校好近,早上可以多睡半小时。”
说完他转向销售顾问:“能带我们看看实体房吗?”
接下来他们又看了几个楼盘。
最后,最后一个楼盘,松江壹号院。
这是离学校最近的一个小区,步行只需五分钟,但价格也最贵,均价七万八。
“太贵了…”杜琼华看到价格牌时倒吸一口冷气。
销售顾问笑着说:“如果你们一次性付款超过六成,我可以给你们申请到八五折优惠。”
样板间是150平的四室两厅,装修风格简约现代。
杜琼华一进门就被宽敞的阳台吸引了,那里摆着几盆绿植和一套藤编桌椅。
“这里可以放画架…”她轻声说,手指抚过阳台栏杆,“下午的阳光正好。”
杨保华站在她身后,看着她憧憬的侧脸,心里一阵柔软。
他知道杜琼华喜欢在自然光下画画,现在的出租屋没有合适的地方,她总是抱怨。
“喜欢这个?”他低声问。
杜琼华犹豫了一下:“太贵了,而且我们不需要四间卧室。”
销售顾问适时地插话:“我们也有120平的三室,户型很相似,只是少了一间卧室,多了一间小书房。”
看完三室的样板间,杜琼华明显心动了。厨房宽敞明亮,主卧带衣帽间,最重要的是那个朝南的阳台,阳光充足。
离开松江壹号院,这次是去实地考察周边环境。
他们步行测量了到学校的距离,确实只需要五分钟。
查看了附近的超市、菜市场和医院。
甚至去小区里转了转,和几个住户聊了聊物业情况。
杨保华看看时间,已经快一点了,于是杨保华带杜琼华去附近的餐厅吃饭。
杜琼华小口小口地吃着面前的意面,不解地问道:“怎么忽然打算买房?”
杨保华伸手擦掉她嘴角的酱汁:“我们迟早要结婚,结婚后总要有自己的房子吧。”
杜琼华的脸脸瞬间红到了耳根:“你、你都还没跟我求婚。”
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个字几乎听不见。
看了儿童房,她忽然有了想结婚的想法,想象着他们俩生的孩子会是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