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之开学需要准备很多东西,首先需要搬很多行李。
赵喜梅给裴之准备了两床铺盖四床被子六件床单,洗脸盆洗脚盆,小书架,两个马扎,一个写作业坐的椅子,零七八碎的,还拜托了自家老娘给裴之做了两件大棉袄,也一起搬县城租住的房子里了。
为了搬这趟家,赵喜梅还专门借了辆机动三轮,生怕行李拿不全,闺女住的不舒心。
裴之看着姥娘给做的大红牡丹花棉袄,相当喜庆,裴之觉得也能接受,反倒是赵喜梅有点接受无能,“你姥姥就是这样,我都扯好了两块布,专门挑的袄面,没想到这老太太用她这块老布给你缝的面。唉,你凑活穿吧,你看看这块布还是她的嫁妆呢,我小时候给她要都舍不得给我呢!现在有点落伍了,不过你也别嫌弃,好歹是你姥姥的心意。”
裴之摩挲了几下那绣着牡丹花的地方,“早知道我应该早早把这块布赖过来,好好收藏着,给我做袄都可惜了,你看看这刺绣,这么多年都不脱色,多美啊!”
赵喜梅骄傲的点点头,“那是,你姥姥年轻的时候女红可是相当有名,她的刺绣那可有名了,还是找有名的刺绣大家学的,可惜了,现在都不时兴了。”
裴之摇了摇头,“这样美的东西不可惜,可惜的是这样的手艺传承不下去了。”
赵喜梅默然的点点头,确实啊!
赵喜梅怕女儿上学期间没时间洗衣服,干脆给裴之多备了好几件衣服,叮嘱女儿把脏衣服周天的时候拿回家洗。
裴之其实很想直接买个洗衣机放出租房,但是卧室没有放洗衣机的地方,放外边又怕慢慢变成公用的,只能作罢。
搬完家收拾好东西,赵喜梅就走了,裴之在家也无聊,索性直接骑车去了县城的出租房,提前熟悉下周围环境,顺便还能在新华书店多看两天书。
开学的前一天,裴之拿着录取通知书和学杂费踏进了学校的大门,这是她未来三年要待的地方。
开学当天学校组织了分班考试,三中今年招生了一千二百名学生,老师们连夜熬夜加班把分班考试卷改了出来,裴之成绩很好,分到了二班。
初一一共十六个班,一班二班是尖子生班,三班四班是冲刺尖子生班,其余十二个班级是普通班。
裴之的小学同学只有六个考上了三中,裴烁其实也报名考试了,可惜没有录取上,只好去了镇上的四中。
六个同学有四名男学生,都分在了普通班,另一名女学生平时话也不多,和裴之玩不到一起,而且还分到了普通班,所以裴之在三中几乎没有聊的来的小伙伴。
三中的学习节奏很快,饶是裴之有一个成熟的灵魂,也有点吃不消。
每天早上六点开始上早读,早读两节课,这样加上课间就是一百分钟,下早读是七点四十。
随后有五十分钟吃饭时间,八点半开始上学第一节课,上午四节课,加上三个课间,这样十二点二十放中午学。
下午一点四十开始下午课,还是四节课,加上大课间,五点四十放学。
晚上还有晚自习,自愿参与,七点到八点四十。
三中虽然没有学生宿舍,但是有学生食堂,早饭很简单,小米粥大米粥玉米粥胡辣汤都是一元一份,馒头三毛一个,咸菜两毛钱一份,煮鸡蛋七毛一个,豆腐干五毛钱俩。
中午饭花样多些,十来种菜,什么价位都有,晚饭和早饭一样。
裴之一天花七块钱都能吃很好,吃够了食堂的饭菜裴之还会去学校附近喝一碗羊肉汤或者鸡汤,总之除了学习有些压力,生活上裴之过得很轻松。
周六下午,乡镇的同学可以三点钟放学,裴之这骑上小粉带着攒了一个星期的脏衣服回了家。
回到家先浇浇她的花,把鱼缸里状态不好和已经上西天的鱼捞出来,然后去裴东顺家吃个晚饭,把衣服洗了晾上,之后睡个大头觉。
周天上午在家写作业,中午去姥娘家蹭了顿饭,下午见见小伙伴,然后拎着洗好的衣服和买的新鲜水果回了出租房。
奥,忘了说,裴之家的母鸡和公鸡大白被赵喜梅送到了大舅家里。
托大舅妈照顾,不过裴之估计也分开不了多久,估计过年在姥娘家的餐桌就能见了。
就这样很规律的度过了一个月,第一次月考到来了。
在裴之宵衣旰食的努力下,裴之考了个年级第二名,看到成绩单裴之总算舒了口气,果然重生是不会涨智商的,只能说对现在要学的知识更好理解了,但是需要背诵的还是需要一遍一遍过,并没有过目不忘的本领。
裴之虽然是十二三岁的壳子,但是灵魂是个成年人,她和班里的同学处得都还可以。
班里处的非常好的有前后桌和同桌,前桌是个又瘦又小带着大黑框眼镜的小女生,叫张恬,前桌的同桌是个微胖的女生,叫李春分,裴之的同桌是一个高高瘦瘦的女生,叫路塞,后桌和后桌的同桌都是男生,一个叫杨乐乐,一个叫周文一。
刚开学的时候裴之不爱说话,大家都以为她是个高冷的学霸,直到后桌的杨乐乐问了裴之几道数学题,裴之的友谊小船才开始破冰了。
和几个同学相处一段时间后,裴之的称呼就变成了之姐,她成熟的灵魂让她在和同学相处的时候不自觉的就用上了照顾小孩的心态。
裴之在桌洞里放两根铅笔,从桌洞侧边的孔吊出去加厚的塑料袋,铅笔像个门栓一样把塑料袋牢牢挂在桌洞两边。
右侧外边挂的是奶糖棒棒糖和小饼干,左侧边外挂的一卷手纸,有谁饿了都会找裴之拿块糖或者饼干,谁没带手纸不方便也会从裴之那里取来用。
刚开始的时候裴之看着吃的和用的少了都会自己补上,慢慢的同学们也会自己带东西补上,裴之的书桌两侧已经成了大家的能量补给站。
现在大家都把重心放在了学习上,班级里非常的和谐,没有什么排挤孤立,更不用说校园暴力了。
大家都在拼命的卷,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去伤害其他人,有那个时间多刷一道题多背几个单词多刷几道题不香吗?
要知道,这里可是鲁省,高考大省,毫不夸张的说一分之差就能站满一个校园的操场。
但是这样的学习环境是裴之上辈子没有经历过的,上辈子她在镇上读的初中,全寄宿制,生源良莠不齐,打架斗殴,斥骂怒喊都是家常便饭,更有初中没读完就各种理由退学的。
好的学习环境一定是良性循环的,反之亦然。
当大家都在努力都在学习的时候,你也不会例外,你甚至想更努力,没人傻到会在努力前进的环境里寻找堕落的快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