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之个子不高,所以只能从杠里斜着骑过去,六里地的路子,裴之硬是骑了三十多分钟,两条腿轮换着发酸,骑到姥爷家大腿都开始抽筋了……
不出所料,姥爷家的麦子还得两三天再收割。
裴之就缠着表哥说想去市里逛逛,软磨硬泡,指天发誓,就差一哭二闹三上吊了。
最后终于打欠条加利息跟二表哥赵文壮借了他积攒多年的私房钱,一共六十多块钱。
手握巨款,跟着大表哥赵文博坐上了去市里的公交。
镇上到市里的公交是公私合营的,一趟六块钱,就这样,来回路费就是十二块钱,裴之心疼的直抽抽。
车厢里人并不多,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割麦了,所以闲人很少。
大表哥带着裴之来到了市里的小商品城,受夏收的影响,商品城里人并不多。
俩人跟路人打听了一下,找到了卖文具的地方。
在这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自动铅笔。
她在学校门口的小卖部观察过。
好看点的自动铅笔一支都要一块钱,这里十支起批,五毛一支,图案看起来和小卖部的差不多。
还有各种图案造型的橡皮擦,这种精品包装的橡皮小卖部里是一块五一包,这里十包起批,一包七毛钱。
最后挑了四十支自动铅笔,十包橡皮,又买两个二十四色的彩铅画笔。
一毛一张的大贴画,有类似于公主换装的,有皮卡丘的,一共要五十张。
封面五花八门的密码日记本,图案有比较非主流文艺风的,也有新团体偶像图案的,这里批发一块六一个,要十个。
累计花费五十四元。
手里还剩十几块钱,裴东顺经常赶集卖菜,裴之打算凑他的摊子一起卖。
裴之和大表哥回家的时候,赶巧了,回程的公交售票员是大表哥的大姨,现在这趟公交还是公私合营的,司机也都是自己人,大姨就没有收他俩的钱,裴之就这样省了六块钱。
裴之在姥爷家混吃混喝的住了两天,就回自己家了。
那个世界的姥姥姥爷走得早。
先是舅舅在2010年清明节后车祸走了,姥爷收到消息心脏病走了,过了两个月姥姥也走了。
裴之和这一世的姥姥姥爷的感情很好,前两年裴之爸妈出去跑车的时候,周六周天都是姥爷把她接家里去,直到今年裴之会自己做饭了,才开始在自己家过周末。
裴之下午回到家的时候,天还很亮,裴之整理了一下批发来的文具,看了看日历,明天正好有集,裴东顺应该会去卖菜。
她晚上吃过一顿糊弄肚子的饭就溜达达的去了裴东顺家里,跟裴东顺说了明天一起赶集的事情。
裴东顺十几岁就出去打拼了,那时候想吃饱肚子得多难,但裴东顺硬是靠着在黑市倒买倒卖挣到了第一桶金给大儿子盖上了房子娶来了儿媳妇。
改革开放初期,裴东顺下海捞了第一桶金,开了自己的化肥厂,可惜他有创业的能力,没有防人的心,他把财务工作交给了自家上过中专的堂弟。
厂子开了第四年,就以‘货发走了钱没要回来的状态’致使资金链断裂,当裴东顺拿着厂里的批条一家一家去要钱的时候才知道原来堂弟早就把钱收回来了,只是没有往厂里交。
裴东顺一气之下报了警,在那个法律法规并没有很完善的时代,裴东顺的事情并没有很好的解决。
堂弟的老婆的舅舅在县衙里上班,裴东顺的案子很快就因为不明原因被撤了,家里玻璃也被砸了个遍,裴东顺有苦难言,最终决定把厂子关了,地皮设备都卖了,拿着卖厂子的钱裴东顺给儿子们盖了房子又给儿子们娶了儿媳妇。
裴东顺现在年纪大了,也早就卸了心气,不愿意折腾了,但是对于年纪不大的孙女要做小生意的行为并不发表负面意见,只是提醒裴之,不要耽误学习,裴之痛快的答应了,保证不会影响到学业,随后就回家准备好第二天摆摊要用的东,就上床睡觉了。
第二天清晨,五点半左右裴东顺就敲响了裴之家的大门,她把昨天收拾好的东西捆到自行车上,想了想又在车把上挂了个马扎就跟着裴东顺出发了。
集市离裴之家有三里多地,骑个十分钟差不多就到了,裴之把洗好晾干的化肥袋子铺在地上,又把在家裁好的蓝白相间的正方形的布铺在化肥袋子上,接着就把文具拿出来摆好,摆好以后就坐在小马扎上,等着开张了。
九点多的时候裴之才等来第一波客户,是几个十三四岁的初中生,穿的是陶城四中的校服。
裴之非常热情的介绍着摊子上的密码笔记本和自动铅笔,最终以每本四块钱的价格成交了四本,又卖了六个自动铅笔,算是开门红了。
慢慢摊子上也聚起了小波顾客,人来人往的。
随着太阳的高升,生意也进入了尾声,一上午的时间卖了四包橡皮,密码本全卖完了,自动铅笔剩了四个,画笔也卖完了,大贴画半卖半送的还剩了六张,累计收入八十三块四毛钱,裴之对这个营业额很满意。
跟着爷爷一起回了家,蹭了裴东顺一顿饭以后,提出了跟裴东顺借五百块钱进货的主意,裴东顺没有多考虑就直接应了下来。
五百块钱不算很多,就算卖不掉,他自己也能摆摊慢慢卖。
挣到钱是孙女的本事,赚不到是她的教训,反正有她爹给平账,他怎么都亏不了。
裴之吃完饭没有回家直接揣着钱去了公交车站,打算这次多进点密码本,趁着麦假这几天把家附近的几个集市赶过来一遍。
很凑巧的上了表哥大姨的车,甜甜的喊了声大姨,大姨给面子的收了裴之半价的票钱,裴之挤在车上跟大姨闲聊,摸清楚了大姨跟车的时间和路线。
到了小商品城,直接奔着上一次买东西的那几家店过去。
这一次大手笔的进了八十个密码本,一百个自动铅笔,又挑了二十支塑料钢笔,一共花了二百一十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