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假期结束,夏日的热浪随之而来。
去年秋冬季攒了一万两千多件短袖,如今有条不紊的推入市场。
当时两三块钱拿的货现在批发价七八块,利润实现了翻倍增长。
得益于货源与客户资源的完美分配——货源牢牢掌控在裴之手中,客户则由裴东顺维系,出货一事她现在一点也不操心了。
时间转眼来到5.12日,裴之找老杨批了一下午的假。
吃过午饭就骑车去到派出所找吴迪,吴迪见到她就知道这姑娘是来干嘛的,没有多说什么,给她倒杯水,静静的陪着她。
等待中的每一分钟都如坐针毡,裴之紧张的不停摩挲着衣摆。
周所长路过时看到裴之,便将她和吴迪一同叫进了办公室。
不巧的是,吴迪被同事喊去出外勤,办公室里就只剩下周所长和裴之,两人一同焦急地等待着消息。
半个多小时的时间,漫长而煎熬,裴之的心几乎要跳出嗓子眼,周所长也坐立难安。
他不停地按压手中的笔,时不时摸摸自己的额头,还无意识地磨脚,看上去比裴之还要紧张。
14:52分,周所长收到了李副局的电话,他特意开了免提,“汶县地震了。”
周所长霎时起了一身鸡皮疙瘩,他捧着电话抬头看向坐在沙发上呆愣愣的小孩儿,重重的呼出一口气,心里满是复杂滋味。
裴之的情绪翻涌不已,她高兴于自己的重生有了意义,又对她曾经想对地震装作不知的念头感觉羞愧。
她曾以为捐点款捐点衣服就足够,现在想想,她真是一个虚伪又冷漠的人。
走出派出所的时候,离太阳落山还早,暖风吹在身上,帮忙拂去了她身上多日未散的阴霾。
骑车拐去三信超市,买了一堆零食和蔬菜,现在卖火锅底料的很少,她跑去一家竹荪鹅店打包了一锅汤底,回家放电锅里慢慢熬煮。
汶县这件事,到此才算是真真正正了结了,她应该大醉一场,宣泄出压抑了很久的情绪和灵魂,但……未成年人不宜饮酒,而且她还在喝中药。
朋友们和弟弟都在上课,这锅鹅汤注定她只能自己享受了,唉,吸溜,真好喝~
接下来的日子里,裴之一边安静地上学,一边通过不同渠道获得了汶县地震的情况。
得知提前八天的有序撤离让大部分百姓幸免于难,政府也将组织灾后重建,她心中宽慰很多,这大抵就是她重生最大的意义了。
天涯上的帖子早就被她删掉了,但仍有不少网友讨论“预言者”的真实身份和意图,但他们肯定想不到网线那端的预言家是个十四岁的小姑娘!
一整个六月,高考中考,一共在校了十七天。
这十七天她就忙着找货源和维护关系。
凭借出色的经营,她已在苏市、安市、新市、深市、青市等地打开市场,当地商户都知道菏市有对祖孙专门收服装尾货,不仅出价大方,交易后也从不会找茬。
此时,广东有个箱包厂通过一个老客户的介绍找了上来,他们想处理一批女士斜挎包。
接收了他们发来的照片,仔仔细细看了好几遍,有十几个款,款式只能说过得去,配色一般,皮质如何不清楚,毕竟她又摸不到,看照片上做工还行吧,一问价格,3000个包,要十万。
裴之真后悔,她就应该先问价格,也不用费半个多小时功夫研究照片了。
裴之拒绝的并不委婉,直接就说价格不合适,不考虑。
箱包厂不死心,一直给裴之打电话,裴之不堪其扰,但她的手机还没有拉黑功能……
箱包厂骚扰了三天,不提包的事儿了,说有批行李箱也可以合作,800个,手拉杆两个轮,七万块钱打包。
裴之接到图片就给箱包厂回了过去,“李经理,你确定你们这是尾货吗?这款式挺新的啊!”
确实不是尾货,今年的新款,箱包厂负责人的儿子李哲急于开拓市场,抱着有枣没枣打一杆子的心态缠上了裴之。
市里商品城的箱包区她去过,普通拉杆箱尼龙材质零售价都在120左右,硬壳做工好点的都得200朝上。
这个光从照片看,做工和质量不比市里零售200的差,稍加思索,她先给小崔打了个电话。
小崔上大学拿的行李箱就是花了二百三买的,印象里跟图片上这种款差不多。
她把图片给小崔发了过去,价格报到115,小崔在那头研究了一会儿,感觉拉杆箱市场质量应该可以,但具体要不要拿货,还得他们跑大学城的箱包店去打探打探。
第二天上午小崔就给裴之打了电话,先找裴之定100个拉杆箱,裴之提议给他发三百个,先货后款。
再过半个月大学城就开始放假了,正好借一波东风。
这个箱包厂虽然是深市合作过的客户介绍来的,但裴之仍不敢掉以轻心,她要求先打定金,让箱包厂的员工跟车来,确定货和图片一致后再付全款。
李哲收了5000块定金,亲自带着800件行李箱来到了菏市。
在离到站还有四个小时的时候,联系了裴之接站。
裴东顺去青市协调一批货还没回来,裴之只好带着元元一起去接站。
没想到李哲会来这么快,李哲还得在菏市待一晚,因为裴之的存折还在裴东顺手里,等明天裴东顺到家才能给他结尾款。
在火车站等了半个多小时,李哲坐的火车才进站。
见到李哲后,先去看拉杆箱,质量和商品城零售二百多的不差什么,裴之相当满意。
先找了火车站的熟人给小崔发走三百件,又喊了熟悉的送货师傅们把货送到家,又和林哲说明必须留宿一晚的原因,李哲当然不会拒绝,跟着裴之一起回了家。
500个行李箱,因为是塑料材质的,不好折叠,只能排排站放在院子里,卸完后给送货师傅们结账。
清点完数目就请饥肠辘辘的李哲去川菜馆吃饭,这家伙坐了两夜一天的火车,还没吃上一顿正经饭。
饭后,裴之要给李哲订酒店,却被拒绝了,只好让他暂住在元元的房间,元元则搬到裴东顺的房间休息一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