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完工资三个人又去了县里,裴之本来是让元元在家等着,她和李生苗去县里带货,但元元不同意,非要一起。
三个人又骑车去了县里。
到的时候裴东顺正好在家,裴之和他打了个招呼,把这几天记得账给了他一份,当然,裴东顺的账也得给裴之一份。
还是那句话,亲祖孙也得明算账。
她现在能住到爷爷的院子里,一个原因是她嘴甜,这一年和裴东顺关系处的确实还行。
还有一个原因是她能给裴东顺带来实打实的利益。
她始终把她和裴东顺的关系定位成合作伙伴,别看他们爷俩现在亲香的很,等裴东顺老了分配遗产的时候,裴之敢保证,她和她堂哥能三七分就是极限了,甚至她一毛钱没有也是有可能的。
这几天的账都看过以后,又清点了一下剩余的库存,棉服已经清空了,裤子还剩个1184件。
裴之这一次就带走了三百件,再赶两次大集,就差不多了。
吭哧吭哧蹬着车子回了家,白天休息过了,晚上仨人实在无聊,就跑集上去了。
三个人骑了两辆自行车,李生苗带着裴之,元元自己。
吃了冰粥,烤串,臭豆腐,还有一家新开的卖桂花阿达子的,裴之是第一次听说这个东西,好奇的买了三小份,吃起来跟粉条生溜子有点像,但是浇上摊主的桂花酱和红糖,再加点冰块,还挺美。(粉条生溜子是手工粉条的第二道流程,从面桶掉到热锅里后,连续几根粘到一起,成了超大个的不成熟粉条,吃起来跟粉条口感差不多,凉拌超级好吃。)
三个人都吃的饱饱的,回家路上说说笑笑。
又连续赶了两天大集,从县里带来的牛仔裤都卖完了。
三个人返回县城。
县城剩的货也不多了,还有个二百来件,这些东西赵文轩和小崔俩人就能搞定。
裴之守了电脑两天,从各种渠道扒出来五六十家有尾货的厂家。
其中河南安市有四家,青岛有三家,临沂两家,剩下的都在浙省苏省和深市。
裴之决定先去安市找找,这一次本来想让元元在家看家,她和裴东顺一起去,但是元元不太乐意,一听说不带他表情多少有点失落,所以最后还是三个人一起去。
赵文轩这几天和小崔混熟了,一听说这仨人要去外地进货,觉得自己住在他们家不太好看,干脆就借住在小崔家里。
李生苗则是搬进了裴之之前租的小房子里,她更不想一个人住裴东顺家,总觉得有点鸠占鹊巢,反正就是不得劲。
三个人早上八点多才出安市火车站,在出站口就遇到了前来接站的耀辉服装厂员工。
四十来岁的男士,高举个纸牌子,上书裴东顺三个大字。
坐上来接客的电三轮,跟着他去了耀辉服装厂。
电三轮经过大门口也没停下,带着仨人一路直行,最后停到仓库门口。
仓库门口有一位个子不高穿着耀辉服装厂工服的男士,他看到三个人下了车,就连忙走了过来,“你好,裴总是吧?我是我们厂的销售经理,我姓张,你喊我小张就行。”
寒暄两句,小张带着仨人进了仓库,进去前还问了一句,“裴总您身上没有易燃易爆物吧?火柴火机没有吧?”
“没有,我不抽烟。”
“那行,您别见怪,实在是我们这年前有个北省的客户来看衣服,仓库管理员是新来的不懂规矩,让客户叼着烟就进了,这不就闯了大祸了。”边说边指着墙上被熏黑的印记。
这个仓库有有四十米左右宽,深度大概得有个七八十米,中间几根柱子和厚铁网分成了三间,小张领他们进的是最西边一间,“裴经理你看看,这些都是去年少年我们剩的一些货底子,什么都有,短袖,长袖,裤子,外套,棉服,都在这。”
“张经理,我能上去看看吗?”
裴之脱了鞋,从兜里翻出来个塑料袋套脚上,走到那一堆货中间。
她从四周扒拉出几件,挨个检查一遍。
几件衣服的面料说明都看了一遍,走线做工裁剪版型都算可以,外套的拉链都很丝滑。
唯一的大缺点,有味儿,烟味儿。
估计着火熏得。
她跳下来,朝裴东顺点点头。
下面就是议价环节。
“短袖三块五,长袖六块五,裤子八块,外套十四,棉服十五。”小张先报价。
“深市收的出口的短袖才三块八,你家这个版型印花都不如那一批货,三块二,你看能不能出。
长袖六块有点贵了,一批市场也才六七块,我最多给你五块钱。
裤子更不用说了,你去新市打听打听,我前几天收了几千件,均价才不到六块。”
裴之跟着配合,“爷,这一批的裤子没有新市的布料厚实。”
“外套不用我多说吧,你自己合计合计。还有棉服,五天前我从郑市拉了三千件,人家给七块五,你这直接翻一倍。”
裴东顺边说边摇头,“早知道你家报价这么不实在,我就不来了。没有一点合作的诚意。”
仓库里闷热,小张的汗止不住的往下淌。
“裴经理,我给你的价格都是厂里定好的,这价格真就只够个成本价。”
“小张,我是收尾货的,尾货啥意思?有问题的,不好卖的,积压库存的,这叫尾货。你要是按正价给我,我要它干啥?”
“你们这衣服味儿都熏透了,我们收衣服最怕这种,开线少个扣子哪怕串点色我都不怕,就怕这种带味儿的,人家客户拿起来一看,布料还没摸手里,味儿先钻鼻子里了,人家会乐意看?”
“裴经理,反正货你也看过了,咱们去办公室,再好好聊聊。”
到了办公室,小张让裴东顺报价。
裴东顺也不含糊,直接拿起纸笔写出来,短袖三块二,长袖五块五,裤子六块,外套九块,棉服十块。
棉服其实可以给高一点,很厚实,花型也好看,看起来不像地摊货。但是为了有来有往,还是定低点,慢慢往上涨。
“这是我的诚意,你看看。”
小张看着裴东顺写的单子直挠头,“裴经理,你这一下砍太多了吧。这棉服,不用我去跟老板说,我都不会同意的。”
“你先去试试嘛。哪个不行咱再商量。”
小张去找领导,裴之仨人就坐那商量。
长袖外套的价格能浮动的不多,涨个一块钱是底线,但是棉服十二三都可以接受。
想挣快钱直接供给小摊贩,二十三四估计都好出手。
小张很快就回来了,他把申请好的价格递给裴东顺。
短袖3.2,长袖5.5,裤子7,外套10,棉服14。
“这是底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