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早上,姐弟俩七点多起床,一人下了一碗水饺喝。
九点多,裴之拨通了陆阿姨昨天记给的电话,“喂,你好,请问是向华制衣的李经理吗?”
“你好,我是李向阳,请问你是?”
“你好,我姓裴,叫裴之,我在山东做服装生意,听朋友们说咱们公司最近要处理一批短袖是吗?”
“嗯,对,你是有意向批发?”
“是的,我需要了解一下这批货的基本情况,再做决定,毕竟数目不小是吗?”
对方沉默了片刻,“混织面料,成分是95的棉5的氨纶,溜肩款,数字印花,领口有包条,面料做工都可以称得上上乘。”
“那为什么要处理呢?”
“这批货的裁剪出了问题,前片的下摆少裁了2cm,所以这个衣服现在就是前小后大。其实我们本来打算放到一批市场上售卖,但是这个短袖的印花图案涉及到了版权问题……所以大客户要求这批货9月份之前不能出现在我们附近几个省市的市场上。你如果要拿货,必须得保证不能出现在附近的市场。”
“好的,那我了解了,这批衣服是几个尺码?几个颜色?定价如何?”
“均码号,90-130斤都可以,四个颜色,浅粉色,浅紫色,纯黑色,纯白色,这一批一共是一万两千件,如果你可以打包的话,五万块。”
“那这个价格有点偏高了呀,李经理。单价加上到我这里的运费都要到四块五了,现在二批市场上普通短袖也才八九块钱一件,一批应该也就五六块钱吧?更何况你这个版型还有点问题。”
“我报的这个价格勉强够布料成本,你如果可以打包,我再帮你申请一下价格,看还有没有下降的空间。”
“那行吧,李经理,麻烦你把照片发我邮箱里,我看过以后再回复您吧!”
两个人交换了邮箱号,李经理半个小时内就可以把图片发过来,裴之得去一趟网吧了,顺便去邮局把花茶邮寄走。
裴之从邻居家的厂子里找了两个白皮纸箱子,然后把里边塞满了废报纸,又把玻璃瓶放进去,用胶带捆的严严实实的,光打包两份花茶就花了她小二十分钟。
打包完后裴之就喊着元元 一起去镇上,东西邮走以后就去了镇上的网吧。
网吧在镇中学附近的一条街上,巧的是网吧的老板是裴之的一个表叔,绰号二厨子,过年时候在爷爷家裴之还和他打过招呼。
二厨子见到裴之还有点没大敢认,毕竟他舅(裴东顺)过年时候一直炫耀孙女是考大学的好苗子,好苗子能进网吧?
裴之对他诧异惊讶的表情视而不见,只嘴甜的喊,“二叔,帮我开台电脑呗。”
“呦,还真是你啊,你怎么来这地方啊?”
“我爷爷不是倒腾衣服卖呢吗,最近他想进一批货,人家厂家把图片发邮箱里,我爷爷让我来网吧看看,看看人家图片发来了没。”
“奥,那也别给你开机子了,你就用前台这个就行,里边太乱,这儿干净点。”
裴之招呼元元一同坐在前台的椅子上,电脑是开着的,裴之点开邮箱登陆进去,提示收到新邮件,裴之点进去,挨个滑着看,只从图片上看颜色做的还行,图案他给遮挡了一半,看不太清,但这无所谓,重要的是下摆处。
有一张专门拍下摆处的图片,裴之放大看了看,这不太好处理。
衣长够长的话还可以考虑把后边的裁掉,但是现在明显就是普通衣长,一裁两公分,根本不可能。
但是如果价格能谈到四万八或者四万五,这样单价拉下来,哪怕是前小后大她也能卖出去,跟顾客说独家设计的新款就是了。
裴之和元元告别了二厨子后就回了家。
她到家看了会书,又写了一个小时的小说,然后就准备吃午饭。
今天天气热得很,室外接近30c了,这天气喝凉面条应该不怕拉肚子了,大不了只过一遍凉。
元元擦黄瓜丝切菜,裴之烧火添水下面条,面条是上午在镇上买的新鲜的湿面条,吃起来跟拉面差不多,下凉面正合适。
从井里压出来一桶水,把煮熟的面条放进笊篱里,挂在桶边,用筷子来回焯几下,过个一两分钟就把面条捞出来。
黄瓜、西红柿、荆芥、生菜叶、小香葱,都是元元洗净切好的菜,把菜搅和到一起,倒上用热水化好的麻酱,倒上醋,酱油,蒜末,滴点辣椒油,使劲搅拌,然后把过凉的面条倒进去,再使劲搅拌。
一人吃了一大碗,裴之自己吃的时候就准备不了这么多,她懒,但是现在有元元在,她算是吃上了高奢版凉面条。
吃完饭两个人把躺椅搬到梧桐树下,摇摇晃晃,日光从树叶的缝隙里偷偷钻过来照在姐弟俩身上,只让人昏昏欲睡。
裴之定了一个半小时的闹钟,醒来后就该给李向阳回电话了。
闹钟响的时候裴之正好也要睡醒了,她迷迷糊糊睁开眼,按点旁边小折叠桌上的闹钟,侧过头看着还在睡觉的元元,轻轻的走去了后院,元元似乎有所察觉,但很快又被睡神拉走了。
裴之回到自己房间,先给自己冲了杯花茶,虽然吃过饭刷牙了,但总觉得口腔里还有蒜味儿,喝点茶压一压。
慢悠悠的喝完一缸子水,就给李向阳打了电话,“李经理,你好,上午你发的图片我都看到了,单纯看图片是看不出来面料如何的,但是做工确实像您说的那样,确实挺好。但是呢,我又让人去我们当地的服装批发市场去打听了,现在二批店里短袖也才七块五到八块钱,所以你看这个价格,还有没有下降的空间?”
“我跟你透个底吧,裴小姐,我们经理说过了,这批货的底价就是五万,但是呢,去山东的运费可以申请由我们公司支付,也就是说你可以省掉大概两千元左右的运费。”
裴之快速在心里算了笔账,也行,跟少两千元没啥区别,反正从深市到菏市的运费确实也差不多这个数。
裴之和李向阳就把这批货敲定了下来,她真没想到能这么顺利,难道前几天在庙会上烧的香起作用了?
裴之和李向阳商议好了汇款和发货的问题以后就挂了电话,接着给裴东顺打电话,“爷爷,又来活了。”
刚消停下来没几天的裴东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