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在技术和产业上仍居世界前列,即便东国后来居上,许多欧洲行业仍保持领先地位。东国的崛起需时间积累,而欧洲凭借数百年殖民历史积累的优势,非短期可超越。
秦安对法兰西的动画行业也抱有兴趣。通常认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动画来自米国和霓虹,但工业化国家如瑛国也有自身动画产业,如《小猪佩奇》。高卢国,即法兰西,同样拥有强大的动画产业,推崇艺术与浪漫,动画以短片为主,追求创新与质量,处于世界动画艺术前沿。尽管无法实现规模化和量产化,但每部法兰西动画长片几乎都是精品。
法兰西动画历史悠久,本世纪初便已崭露头角。
1902年,法国拍摄了科幻电影《月球之旅》,动画技术的广泛运用使其在动画电影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1907年,法国(高卢国)的Vitagraph技师创新性地发明了“逐格拍摄法”,成为欧洲动画领域应用此技术的先驱。
提及秦安之前,国内热映的LoL剧情动画长片《双城之战》,正是由法国动画公司打造,其品质彰显了法国在动画制作上的高超技艺。
秦安传媒旗下的《漫威日报》与漫画公司,凭借精准布局,现已掌控香江超70%市场,东南亚过半市场,并成功渗透至动漫强国日本。
然而,全球最大的动漫市场依旧为北美与欧洲,亚洲动漫欲进军此地,面临重重挑战,不仅因文化差异,更因两地已有根深蒂固的动画与传媒巨头。
秦安深知,欲在欧美动漫市场与本土巨头竞争,初期应以西方审美与文化为切入点。
因此,他计划提前复刻好莱坞经典动画电影《狮子王》,借助这部可能在欧美极受欢迎的2d手绘动画,打入市场,与本土势力抗衡。
待积累一定知名度后,再逐步引入蕴含亚洲,尤其是东国文化精髓的动漫作品,实现隐性文化渗透。
此策略与90年代后好莱坞及21世纪后日本动漫文化的全球影响相呼应,证明其有效性。
且相较于后来兴起的3d动画,《狮子王》作为手绘动画,在80年代初无需高科技手段即可复制,仅需众多画师,尤其是漫画领域的佼佼者,即可完成。
为此,秦安计划招募大量日本及香江本地的精英画师。
他计划深入内陆,邀请美术大师加入,旨在集结亚洲顶尖画师,共创西式动画《狮子王》。尽管团队实力不俗,但考虑到《狮子王》的文化根基在西方,尤其是狮子在西方文化中备受尊崇,而东方更偏爱龙与虎,东西方文化本质上的差异可能导致秦版《狮子王》在文化内核与画风上偏离原着,难以赢得西方观众的青睐。因此,秦安决定在自家动画公司内引进欧美画师,北美招聘工作已启动,但他更倾向于在欧洲,尤其是法国,招募注重艺术的高卢画师。届时,秦版《狮子王》将由欧美与亚洲精英画师携手打造,或能超越原版,赢得更广泛欢迎。此番举措,实为秦安拓展市场、提升欧美知名度的重要布局。故而,秦安此行巴黎,誓要发掘当地动画人才。
另,关于收购渣打银行之事,该银行全称标准渣打银行,隶属于标准渣打集团,旗下业务涵盖多家证券公司与银行,其中标准渣打银行收入占比超集团85%。该集团于50年代初在法兰克福金融中心上市,后经历内部调整,于香江与伦敦两地同步上市,并在90年代末再登印杜市场,21世纪后实现在三大全球金融市场上市。此模式虽分散了市值,却也极大地增加了收购难度,因需同时在三地对集团发起金融行动,资金、人力与精力需求庞大,且易引关注,收购难度因此陡增。此皆因80年代中期,标准渣打银行两度险遭收购,股东与控制者遂将控股权高度分散,以增强银行安全性。
时至今日,1980年,标准渣打银行的上市主体依旧位于法兰克福金融中心。作为一家百年老店,其历史底蕴深厚。
早在1858年咸丰八年,渣打银行的业务已拓展至内地。
1985年7月31日,《字林西报》在上海发布消息,渣打银行获董事会批准,于沪设立分行,地址在北门街,标志着渣打银行上海分行正式成立。因首任经理约翰·麦加利之名,东国大陆的分行多被称为麦加利银行。
渣打银行早期在东国的业务涵盖外汇、外币兑换、旅行支票、存款、透支、贷款及国内汇兑等。国际汇款中,法郎占比显着,国内汇兑则以申汇为主,主要与钱庄交易。
随着不平等条约的签订,渣打银行将远东业务的重心部分转移至香江。新东国成立后,渣打银行内地业务难以维持,主要经营实体迁至香江。
此时,渣打银行遭遇重大危机,业务损失超六成,利润近乎减半,迫使银行选择法兰克福金融中心上市,而非原本期望的伦敦,因伦敦投资者对渣打银行的困境持谨慎态度。
这一变故对秦安而言却是有利。若渣打银行在伦敦上市,他作为香江人将面临较大障碍。而今,渣打银行在巴黎上市,法国对此类收购并不敏感。
恰逢法国推动金融改革,得农业信贷银行支持,加之第三经济银行内部人士查里曼·莱斯的倒戈,秦安仅五天便掌控了第三经济银行51.5%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借此,他直接或间接控制了标准渣打集团36.78%的股份,全面要约收购指日可待。
收购第三经济银行股份的过程异常顺利。
正如秦安所言,这两年法兰西正逐步推行金融革新,放宽对银行业的管制。
戴高乐时期的经济政策效力渐减,高卢国的投资氛围正经历重大变革。
此时的法兰西,积极拥抱外资涌入,尤其是金融与银行这类受政策影响显着且不妨碍国防与科技安全的领域。
有投资者愿涉足拥有特殊金融许可的银行,法兰西非但不设障,反而持欢迎态度。
尤为关键的是,时值1980年,距红熊解体尚有11载。
历经苏攻美守时期,世界正步入数十年来最为宽松、自由的阶段。欧美为与红熊争夺全球影响力,对除红熊和内地外的资本主义国家及第三世界国家持开放态度。
米帝的世界领袖形象,亦是因红熊竞争而刻意打造。
此时,即便是亚洲投资者,只要资金充裕,欲赴欧洲或米国投资,除国防相关领域外,几乎无障碍。
半导体这类高科技行业,同样欢迎除红熊和内地外的资本。
法兰西第三经济银行,虽名含“第三”,实则仅为中小商业银行规模,同类银行在国内众多。
秦安收购其一,并不引人注目。
抵法一周后,秦安正式提出全面收购第三经济银行的意向,当时已持股55.65%。
“第三经济银行当前股价48.5新法郎。”
“将以溢价10%,即每股53.35新法郎的价格,向全体股东发起全面收购。”
全面收购上限设定为66.5%,因65.9%为法兰西现行商业政策中的持股限制。
按法兰西规定,持股超三分之二即需全资收购。
然而,法兰西商业法律中存有一项矛盾条款:任何银行或公共服务类公司必须拥有50个以上股东,即无法独资控股。
故而,秦安目标为绝对控股,而非全资收购,66.5%即为所求。
第三经济银行的股本约为11亿股,若以53.35新法郎的收购价计算,预计需560至590亿新法郎完成收购。
此收购价非最终价,可能还有溢价空间。这意味着,第三经济银行的市值未达60亿美元。
但秦安仅需持有66.5%股份,因此无需筹备全额60亿美元资金。
他向法兰西第三经济银行提出全面收购要约后,秦安这个名字首次进入法兰西商业精英、部分高层及民众的视线。
如法兰西当红女明星伊丽莎白·阿佳妮,在报纸上看到秦安的收购新闻后感叹其财力。她还想起自己在该银行有小额投资。
与此同时,法兰西银行总裁让·德康特勒·贝利亚也从下属处得知有亚洲 全面收购第三经济银行。
法兰西银行是高卢国的 银行,历史悠久,由银行家让·德康特勒和让·德佩雷戈于1800年创立,后逐渐发展为国有化机构。贝利亚作为总裁,同时是高卢国银行管理委员会主席,掌控着国内金融、证券和银行的相关活动。
身为推动金融改革的一派,贝利亚对秦安的收购行动表示兴趣,并决定约见秦安。
秦安接受了贝利亚的会见邀请。
他明白,若要在高卢国获取利益,成功收购渣打银行的大部分股权,必须与法兰西相关部门,特别是金融、银行的高层建立联系。
原本计划通过农业信贷银行牵线,但出乎意料的是,法兰西银行总裁贝利亚主动提出会面。
秦安欣然同意。
在抵达巴黎的第五天,双方约定在巴黎十六区的一座豪宅相见。
十六区位于塞纳河右岸,以高端住宅为主,拥有众多外国使馆和巴黎最宽的街道福煦大街,被视为巴黎最富裕的区域之一。
秦安了解十六区的价值,决定在此购置房产作为投资。
他联系了在法兰西的头号心腹、第三经济银行总裁查里曼,表达了购房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