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今世界十大财团中,米国占四席,阴国、霓虹各占两席,余下两国分别为彝国与德国。此等财团,皆具备以下三特征:
其一,成立时间早,历史悠久。如世界第一大财团洛克非勒财团,成立于1870年。阴国之巴克莱银行财团成立于1962年,洛希尔集团则成立于1953年。
其二,皆集中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因发达国家特性,采用金融垄断方式,实现盈利基础上之复利增长。此乃关键所在。若无复利式增长,则无庞大规模与巨额利润,亦无法让财团内家族共享其利。
若不能确保财团内部的团结,这一点极为关键。
多数金融财团起初以石油、绸缎、运输等行业起家,随后转向金融,并逐步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其影响力广泛。实业是金融的基石,缺乏坚实的实业支撑,金融行业无从谈起。然而,随着时间推移,金融行业往往会成为众多行业的主导,甚至控制并最终舍弃原本孕育它的实业。秦安深知,欲在香江组建财团,必先确保本地实业足以支撑财团起步,这也是他始终重视实业的原因。
世界十大财团内部,家族与派系众多,通过联姻、利益绑定、交叉持股等方式紧密相连,构成财力雄厚、人才济济、资源丰富的组织。单一家族难以构成真正的财团,只能算作集团。如洛克非勒财团,虽以洛克非勒家族为核心,但周围亦簇拥着众多家族,形成紧密共同体。三井财团亦然,虽由三井家族掌控,内部同样有多个家族共掌大权。财团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仅凭一家之力难以维系。家族中真正有才能者毕竟有限,单凭数人之力,既无法推动财团与公司起步,更难维持其持续高速发展与稳定。唯有联合多个家族,汇聚众多家族之才智,方能确保财团稳步前行,影响力登顶。
因此,天庭会应运而生。秦安精选的天庭会成员及其背后的家族企业,正是他计划组建的香江财团的未来伙伴。天庭会之初便强调成员间需交叉持股,这正是成功财团的共同特征。此次年会,秦安欲与这些家族掌权者坦诚讨论香江财团相关事宜。一番寒暄后,他直言不讳道:“各位,今日相聚,我暂不透露最重要之因。请各位猜猜,自去年底至今,我究竟赚了多少钱!”
他话毕,香江顶尖家族与企业领袖们瞬间化身为热衷八卦的旁观者。董一东笑言:“这是要显摆吗?既然要猜,那我就先来,猜个数。”他竖起一根手指,“一百亿港元。以秦兄的能力,从去年至今,赚个百多亿不成问题吧?”
随后,董一东的猜测激发了其他富豪的兴趣,纷纷参与进来。包玉港道:“换作他人说一年赚百亿,我定不信。但秦兄的话,这数字似乎还谦虚了!我猜这个。”他伸出两根手指,“至少二百亿!”
“哈哈,我赌最少二百三十亿!”郑裕桐附和道。
“三百亿以上,四百亿以下。”李兆吉,这位股市操作高手给出了自己的预测。
“……二百三十亿。我看过秦兄公司的年报,新和记黄埔年中利润就有五十亿。”另一位富豪说道。
“我猜二百八十亿,没数据,就凭直觉。”
“一百亿如何?”
“我也猜一百亿。阿四说的三百多亿太离谱了。在座除秦兄外,咱们所有人的生意加起来,一年也难赚三百亿吧?”
十余位身价超二十亿港元的香江富豪,纷纷提出自己的猜测。最终,董一东苦笑摇头,望向始终微笑的秦安:“好了,各位也猜得差不多了。秦生,你直接告诉我们吧。说实话,好奇的不仅是我们几个,整个香江恐怕都对此事兴趣浓厚。”众人闻言点头。
“对,没错。这事要传出去,肯定是个大新闻!”
“报道一出,和记黄埔的股价又要飙升了!”
“不用报道就已经热度不减。现在和记黄埔市值超千亿港元,香江上市公司前五名,其余四家加起来都比不上新和记黄埔。”
“确切说是一千二百八十五亿港元,早上开盘时我查过了。”
“是啊,我觉得到明年底,新和记黄埔市值或能突破二千亿港元……”
众人议论纷纷,讨论愈发热烈。董一东心中无奈,他们这些在香江备受尊崇的人物,在秦安面前却如普通八卦者一般。
在秦安面前,我们这群人,无论是资产还是能力,都显得平凡无奇,仿佛普通人一般。正因如此,我们在他面前才有此表现,这是显而易见的对比。董一东见状,打圆场道:“各位,别再议论了,我们还没弄清楚秦安这一年的确切收入呢。”众人闻言,这才停下,面带好奇地望向秦安。待众人安静下来,秦安轻笑摇头:“蕾生猜得最接近,我确实赚了100亿。”此言一出,众人既惊讶又略感失落。
100亿的利润,在1979年这个时代背景下,无疑是个天文数字。毕竟,当时年营业额能破百亿的寥寥无几,如包玉港和郑裕桐之辈,也不过是营业额过百亿,利润更是远不及此。在场富豪中,去年毛利超20亿的也是屈指可数。毕竟,1979年的香江,还未成为国际知名的金融中心,他们中的大多数也尚未跻身百亿、千亿富豪之列。
即便放眼整个香江,几千家企业与银行中,或许只有汇丰能年赚百亿以上,而这得益于其特殊地位、政策支持及百年先发优势。正常企业难以望其项背,就连怡和财团众多公司之和,年利润也未能达到这一水平。然而,尽管100亿港元对香江富豪而言是个惊人的数字,但在场众人,除秦安外,却流露出一丝失望。
他们为何失望?只因听说秦安去年仅赚得100亿港元。要知道,全香江除汇丰外,无人能年利润破百亿,而秦安做到了这一点。这本应令人敬仰,但他的盟友们却感到失望,听起来颇为荒谬,但事实如此。若换作他人有此成就,他们定会奉其为神人。
面对秦安,众人竟感到一丝失望,似乎他的成就未及预期。
自秦安崭露头角,资本市场上的辉煌战绩已将他捧上神坛。
犹如普通士兵率万人凯旋,会被尊为军事奇才;而韩信、项羽般的传奇人物,即便有此战绩,也被视为理所当然,除非他们以寡敌众,方能令人瞠目。
秦安正处于这样的境地。
他洞悉众人心思,嘴角勾起一抹笑意。
在众人开口前,他轻描淡写道:“自去年年底至今,我盈利约100亿,单位是美元。”“换言之,去年我总计赚了108.56亿美元。”
美元二字一出,香江精英们瞠目结舌。
108.56亿美元的数字,让所有人哑口无言,震惊不已。
在这个时代,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毕竟,1978年的香江,所有企业的Gdp总和仅约297亿美元,且这是国民生产总值,非个人所得。
秦安声称的年度利润,竟超过了香江Gdp的三分之一!
换算成港元,按当时汇率,大约是650亿港元。
这数目,是汇丰银行去年财报利润的两倍有余!
即便是见多识广、日后被誉为香江首位国际亿万富豪的包玉港,此刻也失声惊呼:“108亿美元?秦先生,你没开玩笑吧,去年你赚了百多亿美元,还是美元?!”
秦安肯定地点点头。
“我明白这数字令人震撼,甚至有些离谱。但事实如此。今年还剩一个多月,一切顺利的话,或许能突破120亿美元。”
“120亿美元……”连董一东这样的枭雄也难以保持平静。
若换作他人,声称去年盈利120亿美元,即便是汇丰银行董事长沈粥,董一东也会不屑一顾。
120亿美元,在这个时代,等同于21世纪后的1200亿,甚至2021年后的5000亿!
这是何等的天文数字!
然而,尽管秦安的话让董一东难以置信,他却莫名觉得,秦安所言非虚。
董一东愿意相信。
连霍一东这类枭雄、包玉港这样的世界船王都表现出了同样的反应,香江的其他富豪更是手足无措。
秦安微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如今,金钱对我来说只是数字。我更关心的,已非每年的盈利,而是我的影响力,全方位的影响力。”
对他而言,赚钱已演变为一场数字游戏。他此刻渴望的是在各领域扩展自己的影响力,因此考虑组建财团,集结各大家族的力量,将自己的影响力渗透到每一个行业。
“正因我变成了这样,所以我希望联合在座的各位,以及香江那些有原则、有根基的商人,共同成立一个香江财团!”他坦白了此行的目的。
香江财团,这是一个宏大的设想。
广义上,后世的香江四大家族,每一家都可视为财团。但狭义上,他们仅算作财阀家族,尚未达到财团的标准。唯有多个家族、企业、财阀联合起来,方能称为财团。财阀代表一族,企业以盈利为目标,但财团则拥有巨大的影响力。
每个财团都在其国内争取控制权。如米国的鱼人财团,通过内部联合,改变了国家的政治走向。又如霓虹的几大财团,因内斗而未能升级产业,导致高科技产业落后。
自天庭会成立以来,秦安便计划组建一个立足香江、影响东南亚乃至整个亚洲的组织。他期望在新世纪,背靠崛起的内地,成为世界统治家族之外的一股新势力。而财团,正是他实现目标、扩大影响力的关键工具。
“在座的各位应该都了解那些霓虹、米国、欧洲的财团。”他说,“这些财团联合后,几乎掌控了各自的国家。那么,香江的各位,包括我,是否也能效仿那些外国人、霓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