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读书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此事暂且搁置,建章宫的工程进展如何?可有按期推进?\"刘旦转移话题,询问起那座父皇心心念念的宏伟宫殿。

张让躬身回道:\"回主子,建材已全部备齐,工匠们正日夜赶工,初具规模。\"

\"很好,此事你要严加督办,务必精工细作,不得有丝毫马虎,待陛下凯旋归来,这座建章宫便是孤为父皇准备的最大惊喜。\"刘旦语气中隐含期待之情。

\"主子放心,老奴定当竭尽全力,不负重托。\"张让恭谨应道,眼中闪过一丝坚定之色。

建章宫乃刘彻多年夙愿,只因朝廷先前忙于开凿运河、修筑州道等利国利民的大工程,此事才一直搁置,未能实现。

刘旦本无意此时动工兴建,毕竟民力有限,国库存银也需用于更紧要之处。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百姓们竟主动请缨,希望参与这项皇家工程。

原来,因修建运河与州道,大汉境内已有九成九的民户获得了免税优惠,唯独那少数人因种种原因未能参与前两次大工程。

这群百姓眼见邻里因免税而家境渐丰,羡慕不已,故而在太子监国期间,民间自发形成了请求朝廷再开大工程的呼声。

规模浩大的工程自然不可能再启,国力有限,朝廷也难以承受。

但为了让天下百姓尽享免税之惠,刘旦决定重启建章宫的修建计划,满足百姓期盼,也完成父皇心愿。

加之此次北征并未动员全国人力,战事进展顺利,朝廷遂趁机重启了先前暂停的州道修筑工作。

这些便是刘旦监国期间处理的主要政务,虽不算惊天动地,却也关乎民生福祉。

国泰民安,百姓安居乐业,无需朝廷过多干预,这才是理想的治世景象。

如此看来,大汉国内一派安定祥和之象,令人欣慰。

刘旦立于长乐宫回廊之上,仰望天际那朵孤悬的白云,眼神微微恍惚,轻声自语道:\"大汉真的如此风平浪静吗?\"

身旁的张让察觉主子语气异常,迅速挥退左右随从,俯身靠近,压低声音道:\"启禀主子,长安城内确实平静无事,大皇子与六皇子处皆无异动,只是焰统领密报,南方似有异样动静。\"

南方...那片富庶繁华之地,究竟有什么蠢蠢欲动的势力?

果然,陛下刚一离京,就有人按捺不住要兴风作浪了。

刘旦唇角微扬,眼中闪过一丝冷意,声音轻柔如春风,却暗含锋芒:\"可查明具体来源?\"

\"焰统领正在深入调查,相信不日便会有确切消息传回。\"张让恭敬回道,脸上看不出丝毫情绪波动。

\"好,孤等着。\"刘旦语气平淡,仿佛只是在谈论一件无关紧要的小事。

他可以耐心等待,也很好奇究竟是谁胆敢在他监国期间暗中兴风作浪,挑战皇权威严。

时日就这般在游览宫苑与处理政务中悄然流逝,不紧不慢,不疾不徐。

北方的捷报也像及时雨般接连不断传回,滋润着长安城内焦灼的民心。

汉军沿着蒲奴水一路向北,势如破竹,很快抵达龙城,却发现这座匈奴圣地已经人去楼空,宛如一座空城。

畏惧汉军威名的匈奴部族军见势不妙,再次狼狈撤退,朝着西北方向的单于庭仓皇逃窜。

匈奴人逃得快,汉军追得更决绝,如影随形,寸步不离。

顺着余吾水一路追击,汉军很快追至单于庭,终于与抵抗的匈奴残部展开激烈交锋。

结局正如所有人预料的那般,毫无悬念,那万余匈奴王庭精锐被汉军尽数歼灭,无一生还。

据最后一封战报记载,剩余的十万部族军裹挟着数十万匈奴平民,继续向北逃窜,有向北海方向迁徙的迹象。

而汉军的动向,战报中却语焉不详,未作明确交代。

自此之后,北方的战报便如流水断流般戛然而止,音讯全无。

长安城街头巷尾那些翘首以盼的百姓们,焦灼情绪日益加剧,心中不安与日俱增。

他们每日清晨便聚集在通往北方的城门附近,期盼着能看到那身着铠甲、疾驰而来的报捷信使。

然而,他们期盼的身影始终没有出现,只有北风呜咽,黄沙漫天。

皇家日报上关于陛下战绩的报道频率也逐渐降低,内容越发简略。

甚至出现两期连续报道同一内容——陛下攻占单于庭的消息,毫无新意,令人生疑。

再往后,皇家日报关于北方战事的版面竟渐渐缩小,最后几乎只字未提,令人不解。

渐渐地,长安街头的百姓开始窃窃私语,担忧之情溢于言表。

他们困惑不解,为何陛下迟迟不归?就算战事未了,为何连一封简短的战报也不传回?

一股不安的情绪如同瘟疫般在民间迅速蔓延,不可遏制。

随之而来的,便是层出不穷的流言蜚语,如野火般席卷长安城的每个角落。

最初的传言还较为克制,只说汉军在后续追击中损兵折将,略占下风。

而后流言渐渐升级,传言陛下大败亏输,正在仓皇败逃,朝廷却刻意掩盖真相,欺瞒百姓。

面对如此恶劣的流言,朝廷却出人意料地保持沉默,既不辟谣,也不解释,仿佛完全不在意民间情绪。

这种诡异的沉默更加剧了流言的可信度,令人不禁怀疑其中或有几分真实。

终于,最为骇人听闻的传言如同一颗炸弹般投入民间——陛下已战死漠北,大汉二十万精锐覆灭殆尽,太子正忙于准备登基大典,无暇顾及民间疑虑!

如此可怖的传言一经传出,立刻在长安城掀起一场恐慌浪潮,民心动荡,人心惶惶。

就在此时,那个一直在暗中搅动风浪的幕后黑手,终于露出了狰狞的面目!

太子宫内,张让神色凝重地附在刘旦耳边,语气中带着掩饰不住的寒意:\"主子,经过焰统领彻夜追查,已确认散播流言者正是楚王,并且焰统领密报,楚王与广陵王近来往来密切,书信不断!\"

楚王,广陵王,这两个南方诸侯王竟然暗中勾结,意欲何为?

更令人意外的是,广陵王刘胥,竟是刘旦同母所出的亲弟弟,血脉相连,骨肉同胞!

随着刘旦被立为太子,作为其同母弟弟的广陵王刘胥地位自然水涨船高,备受朝野瞩目。

这种关系颇似当年的汉景帝与梁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景帝登基为帝,梁王便与众不同,非比寻常,身份尊贵,势力庞大。

倘若心存不轨,野心勃勃,连那至高无上的帝位也不是不能觊觎。

梁王当年叛乱不就是前车之鉴,历历在目吗?

张让眼神阴鸷如毒蛇,躬身附耳道:\"主子,长安城内楚王安插的探子已经全部锁定,随时可以一网打尽!\"

\"他与广陵王往来的密信,焰统领已经悉数截获,内中多有对陛下不敬之语,对主子也多有微词。\"

\"更有甚者,楚王竟敢教唆广陵王密切关注京师变化,一旦确认陛下无法返京,便以'维护宗室尊严'为名,率兵入京,'护卫'朝堂!\"

刘旦面色平静如水,眼中却闪过一丝寒芒,既无震怒,亦无悲伤,仿佛在谈论一个毫不相干的陌生人。

楚王?这个封国的来历颇为特殊,历史渊源深厚。

大汉第一任楚王非是宗室,而是功臣韩信;韩信获罪被诛后,高祖才封自己的弟弟刘交为楚王,此后楚国便一直是宗室所有。

楚国与广陵国地处南方,相距不远,往来密切也在情理之中。

令刘旦心中五味杂陈的是,自己那看似忠厚的四弟竟然愿意与楚王这种心思深沉之辈勾结,共谋大逆不道之事。

在原本的历史轨迹中,刘胥确实野心勃勃,不安分守己。

只是他造反的对象是汉昭帝刘弗陵与汉宣帝刘询,也就是他的六弟与侄孙,而非自己的同胞兄长。

难道骨肉亲情,手足之谊,在权力面前真的如此不堪一击,脆弱不堪?

呵!刘旦自嘲地轻笑,是自己太过天真,过于理想化了。

自古以来,帝王之家最是无情,骨肉相残,手足相杀的例子比比皆是,屡见不鲜。

\"主子,老奴以为,可立即将广陵王圈禁起来,以绝后患,\"张让阴森建议道,\"他虽是您的亲弟弟,但与您关系越近,威胁就越大,不可不防!\"

张让这条老狗,向来不讲什么兄弟情分,只认主子利益至上。

在他眼中,敢觊觎主子皇位的,就算是亲生骨肉也得斩草除根,毫不留情!

出乎张让意料的是,刘旦却轻轻摇头,语气平淡:\"暂不必如此。\"

镇压叛乱的底气与实力,刘旦自信还是有的,无需急于剑拔弩张。

经历了七国之乱、推恩令等一系列削藩措施后,诸侯王的实力已大不如前,爪牙尽失。

如今的诸侯国若想像当年一样发动叛乱,拉起几十万大军与中央对抗,已是不可能的事。

每个诸侯国的兵力上限严格控制,顶多不过万人的王国卫队,与中央力量相比,不值一提。

因此,现今诸侯若想造反,多半是依靠名分争取民心,或在暗中缓慢聚集实力,徐徐图之。

然而刘旦既已注意到他们的异动,又怎会给他们积蓄力量的机会?

至于靠名分造反,无非是仗着\"皇子皇弟\"的身份争夺继承权,妄图染指皇位。

这种伎俩在刘旦眼中简直可笑至极——帝位从来不是讨价还价的商品,而是实力与谋略的最终体现!

亲如手足,恩若再造,若存不臣之心,一切恩情便如过往云烟,烟消云散。

讲情面时,刘旦愿意与天下人讲道理;可若有人胆敢犯上,就休怪他手段凌厉,刀光剑影!

自父皇出征以来,两万黑甲卫便日夜驻守皇宫,警戒森严;长安城外,六万燕军严阵以待,令人望而生畏。

有这支铁血劲旅相助,再加上各地驻扎的忠心郡兵,天下局势岂能轻易动摇?

更何况,还有那遍布大汉各个角落的数万暗影卫,如同无形利剑,随时准备出鞘制敌。

\"传令焰灵姬,严密监视楚王与广陵王的一举一动,不得有丝毫疏漏。\"刘旦冷声下令。

\"若有任何实质性的叛逆行动,对楚王无需手软,格杀勿论;至于老四...若他执迷不悟,便押解回京,交由孤亲自处理。\"刘旦语气平静,眼神却如寒冰般冷峻。

虽然刘旦并不打算立即采取过激行动圈禁两王,但必要的防备措施却一刻也不能松懈,以防不测。

此事关乎帝位更迭,刘旦不便擅自圈禁宗室亲王,毕竟父皇还在,依然是大汉的天子,九五之尊。

现在捅出的篓子毕竟是老刘的儿子们惹出来的,将来还是交给他这个做父亲的处理为好,留足面子便是。

张让恭敬俯首道:\"是,主子。\"

刘旦凝眸深思片刻,手指轻叩龙案,神情转冷,声音更是如冰霜般肃杀:\"长安城中所有楚王探子,一个不留;民间流言,彻底澄清;最新战报,立即公布;皇家日报,加急刊印;务必使朝野安定,绝不可生出半点骚乱。\"

\"遵命。\"张让应声如钟,恭谨地垂首退下。

战报传递从未有过间断,如同长安城外的洛水,日夜不息地流向京师。

这种连贯性原本就是计谋的一部分,滴水不漏地织就一张无形的大网。

那些提前回京的信使实则都被刘旦秘密安置在城外驿站,精心设计出一种天子深陷漠北、局势危急的错觉。

皇家日报上那些精心策划的失实消息,如同诱饵般投入水中,引得藏匿在暗处的老鼠纷纷现形。

如今这场精心设计的棋局已至收官之时,埋伏了许久的陷阱终于收网,战报自然无需再加遮掩。

老刘这位雄主何曾败过?更何谈狼狈逃窜这等有损皇威之事?

匈奴王庭主力在这场战役中早已魂归草原,灰飞烟灭,成为历史的尘埃。

那些四散的部族军不过是草原上的游魂,再无力对大汉构成威胁。

况且,那些散兵游勇已如惊弓之鸟般向北仓皇逃窜,即便刘彻存心要败,也无人愿与他对阵。

只是在攻下单于庭后,汉军确实按兵不动,稳扎稳打,并未贸然进取。

CC读书推荐阅读: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三国:开局被曹操封护国瑞兽帝王绝宠:不做帝王妃(完结)十月战败,看我李景隆逆风翻盘超神特种兵王中兴之主直播:跟着后辈开开眼通古今:带国家队下场营救大将军啥!那小子竟然不想继承帝位?带着仓库去三国越战的血龙腾中华带着基地回大唐嬴政:东巡假死,皇帝换人了?全家殉国变痴傻,清醒后我权倾朝野!医妃惊世(魅王宠妻:鬼医纨绔妃)红楼:开局定亲秦可卿期待在异世界捡只英灵做妹妹穿越大乾,开局就娶三个媳妇明骑大明:最狠皇孙,老朱求我别杀了如梦令:明朝三国:摊牌了,我真不是鬼才奉孝南北朝:季汉钢铁王朝三国:刘备接错人,卧龙误入曹营兴唐七界剑皇弘宋,重生赵车神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我家武将有数据红楼:争锋太后要逆天:将军请上榻三嫁夫君超宠的大秦:从醉花楼开始签到陨石榜开着外挂闯三国妃常淡定:废材女玩棋迹送我和亲?岳父我太想当皇帝了闺秀之媚骨生香天下抗战之召唤千军乾隆朝的造反日常大晋皇族大明寒士秦昊是什么小说响马领主:我能抽取骑砍兵种树!大明:我,崇祯皇帝,誓不上煤山布衣:打猎当上土皇帝,不爽就造反决战朝鲜一品农妃
CC读书搜藏榜: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水浒汉窝囊废因为他们缺个好哥哥超神全能兵王回到三国做强者贞观造盛世东晋:从谢道韫咏絮开始无敌赘婿:只想咸鱼的我被迫营业逍遥世子爷猛卒再造盛唐从召唤玩家开始李炎道魂最强特种兵之龙王小军阀神话三国:我的词条无限提升驻马太行侧大唐:从败家开始当地主将门:爷爷莫慌,老子真无敌了!三国:我是曹操外孙从勃兰登堡到神圣罗马帝国虚构三国系统:穿越,我用加特林反清复明帝国之鹰大唐:爱卿,您就出山吧!乱世边城一小兵男穿女:纯爷们后宫杀到头皮发麻烽火之烈焰兵锋新书开局盘点十大武将大明万户侯汉武风云之陈府二少爷最强夫婿,女帝终于翻身了!历史:刷视频吐槽历朝历代我的后宫个个是人才汉末新玄德我怀疑师妹是修仙者白泽府除妖记大安狂婿大秦从抽卡系统开始白衣钟离传半缘修道半缘君(GL)最强狼兵血脉撒满世界倾世桃花之凤凰劫【完结】萌宝:咱家狐仙是情兽我以帝魂镇国运我都快成仙了,你说让我当太子?重生之大鄫皇子重生水浒我是西门庆穿越之农家医媳明末最强走私犯无限电影世界掠夺
CC读书最新小说:汉祚永固:少帝刘辩逆袭录嗨!我是朱祁钰明末!苟在幕阜山脉造反烬余书:寒江洗冤录从少爷到皇帝魏砥针灸鼻祖涪翁传异世谋主:乱世定鼎一个普通农民的奋斗史我在乱世靠积德建帝国躺赢的咸鱼三国:我的娘子不是凡人挽天倾:我为大明续三百年一家老茶馆,民国三代人楚国一统华夏替兄洞房后,我反手掀了他的江山穿越古史之枫华红楼之百变奇瑛蜀汉:从刘备脚臭开始我在大周是天子三国之:绝不谈恋爱林冲君科举:寒门毒士乱世,我以医术救天下重生成为李承乾河东与河西的故事穿越亮剑:重装独立团横扫日寇浅浅刷下短视频,老祖宗们全麻了三国:西凉狼王综武:江湖枭雄的逐鹿之路大秦:系统给的奖励太夸张我,执玺人,横推五千载穿越国公爷,我在古代杀疯了红楼:我的护卫生涯从黛玉开始穿越明末:我成了海岛奇兵铁马冰河肝胆照白话明太祖实录大周皇商三国:玄行天下大唐修仙:李二求我当太子我在水浒:开局召唤韦一笑水浒新梦神州明夷录社畜穿越:靠摆烂当侯,卷王老爹钢铁时代:从洪武开始黄天当道之黄巾风云寒旌映长安:从北府小卒到天下共二十四史原来这么有趣凉州雪:徐骁风云录月照寒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