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旦进入太学主殿时,见到的就是这样一幕,殿内的气氛格外压抑!
不过他刚走进大殿。
氛围瞬间改变,本是朝堂的一方方大佬争相上前套近乎。
身后还跟着自己站台的学派。
众人一个个拱手施礼,脸上的笑容格外灿烂。
刘旦一一客套。
“大司农客气了。”这是对桑弘羊说的。
“诶,光禄勋言重了。”这是对金日磾说的。
“哎呀,当不得,当不得,怎么能让皇叔向我行礼呢。”
这是对宗正说的。
“咦?”
“太史令?”
“您老人家还是可以行礼的,来,别拘束。”
刘旦看着司马谈笑呵呵说道。
司马谈臭着一张老脸,不情不愿的施了一礼。
为了《左传》,他忍了!
“哎呀呀,太史令客气了,哈哈哈哈。”
就在屋内众人其乐融融的时候,董仲舒为首的儒家阴沉着走进大殿。
殿内顿时又恢复原来的严肃气氛。
甚至还有些肃杀的味道!
董仲舒看诸子百家,就像在看一群搔首弄姿的妖艳贱货!
充满不屑!
百家门人看他时。
又像在看一个十恶不赦的大魔头!
就是这个家伙,害得他们几十年颠沛流离,学派凋零!
双方没什么好说的。
见面那就干吧!
今日能登堂入室的有十一家。
实力最强的儒家,紧随其后的法家,还有宗室站台的道家。
这三家是一个档次。
之后便是有九卿站台的纵横家、名家,前者请了光禄勋,后者请了大鸿胪。
这两家又是一个档次。
再之后。
便是有太医令、太史令站台的医家和小说家。
两家不分伯仲.
最后。
便是光杆冲锋陷阵的墨、阴阳、杂,三家难兄难弟。
他们是没有外援的。
今日能取个什么成绩,很难说!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今日能来参与竞争的学派,都是经过燕王筛选。
甚至是陛下点头同意过的。
必然是于国有利!
日后太学中,会有他们一个位子。
但是位子的好坏,就不是他们能说的算了。
如今是大汉朝,不是春秋、战国时期,也没有百家出名人物满地走的盛况。
如果在以前。
孔子、老子、墨子。
随便拉出来一个便能左右一个国家的意志。
但现在是大汉!
诸子百家势弱已经多年,即使是如今最强的儒家,也不敢说左右朝廷的意志。
大汉的威严不可动摇!
连带着。
大汉朝臣的地位自然比百家自身,更要显赫!
所以。
今日这最后一场自辩。
明面上是百家展示自己学说,其实本质上,是在比拼自己身后的背景!
总结下来就是一句话:
谁背后的大佬牛逼,今天谁的胜算就大!
如此一来。
墨、阴阳、杂家的处境便很尴尬,他们没人支持。
不过。
还有一家比他们还尴尬!
殿内众人都把视线投向大殿的角落,那里站着三个粗布麻衣的汉子。
皮肤黢黑,神态有些畏缩。
这便是...农家门人!
准确来说。
是刘旦在自己农庄找来的农家门人,简称:
农夫!
刘旦走到三人身边,轻松笑道:
“不要有心里负担,今天让你们来,就是吃好的、喝好的,其他的都不用管。”
“是...是,王爷。”
“俺..俺们都听王爷的。”
三个庄稼汉子说话结结巴巴,有些紧张。
毕竟是第一次进这般金碧辉煌的宫殿。
周围还都是天大的官老爷,不紧张是不可能的。
刘旦见他们还是放不开,就在大殿廊柱后面给他们支了一张桌子。
瓜果、点心管够!
被这样一遮挡,三个汉字顿时安心不少。
刘旦欣慰的点点头,为了他们,自己可是拿出了不传之秘。
对农家,他可是真心的!
殿内众人看着这一幕,唏嘘不已。
时也命也。
想当年,农家也是和他们一样,都是诸子百家中赫赫有名的存在。
没曾想,如今陷入如此地步。
农家到了今天这个境况,其实和独尊儒术无关。
早在‘文景盛世’时,他们便消失的无影无踪了。
农家诞生于战国时期。
那时诸国混战,各个诸侯王之间相互攻伐,百姓不得安宁。
随即便诞生了为底层农人发声的农家。
主张以农为国之本。
但是。
秦统一六国之后,再到大汉一统天下。
没有了硝烟与战火,安定祥和才是主题,以农为本便成了国策!
农家大兴,他们成功了!
因为他们的主张得到了全天下的推广!
帝王、朝臣、官员、小吏,甚至是地主老财,人人都知道以农为本!
不用农家再去四周奔走,宣扬他们的学说,人人都已经接受了。
甚至是主动的接受。
大汉广大的底层百姓,千千万万个农人,他们都算是农家子弟!
不过。
如此一来,在某种意义上说,农家也消失了。
农家学说没有人再传播,因为不需要。
农家典籍《神农》,也没有人在意了,因为大汉有更加详尽的劝农政策。
农人不再需要农家子弟的指导。
因为有朝廷的官员。
纯粹的农家子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自然就慢慢消失了。
结果就如大家看到的。
如今的百家争鸣,农家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门人子弟。
来的只有三个农夫。
众人心中都知道,燕王今天请他们来,是为了显示重农的意愿...
不需要谁给农家站台,他们本就立于不败之地!
其实也没人敢给农家站台。
也不想想。
若是有一个人能代表大汉千千万万的农人....呵!
这人绝逼见不到明天的太阳!
连这个门都出不了!
如今的天下,只有一个人能代表农家,那就是
“陛下到”
大殿门口,刘彻龙行虎步的走进殿内。
众人一见陛下突然来访,连忙躬身施礼:
“拜见陛下!”
“起身吧。”
刘彻摆摆手,笑呵呵道:
“今日你们支持自己中意的学派,朕也来凑个热闹。”
“朕中意农家!”
“今日就为他们站台了!”
“呵呵呵,你们自便,不用在意朕。”
陛下话是这么说。
但是估计除了大咧咧的燕王,没人敢不在意他。
至少躲在廊柱后面吃东西的三个农夫,最先倒了霉。
安心吃瓜看戏的悠闲没有了。
换成了战战兢兢。
因为三人被请到了大殿首位,和陛下同坐!
刘彻还拉着他们的手一阵嘘寒问暖。
把三个农家汉子问的满脸通红,有激动,也有兴奋!
这可是陛下啊!
他们和陛下坐一起,还谈笑风生哩!
和他们三人一样兴奋的还有墨、法、道等学派门人。
陛下亲至,便表明陛下无比重视!
这就是他们绝佳翻身的机会!
若是陛下一高兴,自己的学派当即就能一步登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