黛玉只是有些惊讶在这里遇到故乡的人,雪雁却非常的激动,一副要和她拉着手大聊特聊的架势。
言泉忙笑着拉了雪雁道,“她身子弱,以后有你们说话的时候。”
说罢,又问那妇人道,“可还有不舒服的地方?”
那妇人谨慎的环视了四周,手紧张的在自己肚子上摸了摸,感觉到孩子还在,这才微微放松了一些,对言泉道,“你们是那些人说的女大夫?”
那妇人的口音很重,幸而无论是黛玉还是言泉,都是能听懂的。
言泉点点头,见她还是紧张,便安抚她道,“你放心,我们是不是坏人,你的孩子已经暂时保住。”
那妇人听了这话,想要起身行礼感谢,又被言泉按住了,“你且躺着,若是因为乱动而在此动了胎气,那才让我们不高兴呢。”
见妇人情绪稍微平静了下来,雪雁便又跃跃欲试想要来和她聊天。
黛玉在姑苏已经没有什么亲人了,她又是个素来看事情看的通透的人,虽对姑苏还有感情,但是也不会是个姑苏来的人就让她情绪有多大的浮动。
而雪雁不一样,她家在姑苏,虽说是家生子,但是林如海死后,家里的亲人也都留在了姑苏,只有她一人跟着姑娘来了这京城,她对姑苏还有念想,虽然不及对姑娘的感情,但那些真的是她的亲人。
黛玉见那女子精神好些了,便让雪雁又拿了碗粥给她,让她一边照顾那女子一边和她聊天。
那女子不像是个普通农家妇人,行为举止倒是有点大户人家的感觉,雪雁忍不住问道,“你可曾在别人家做过工?”
那妇人点点头,露出一个苦涩的笑,“我和您这么大的时候,在我们当地的一个富户家里当丫鬟,那家的老爷太太都是难得一见的好人,大方又对下人好。
只是好景不长,府里的小姐忽然丢了,府里着实低迷了一段时间,好不容易老爷太太的情绪好了些,那府里有着了火,一把火把府里烧了个一干二净。
老爷太太也没钱再置办产业,我们的卖身契也一把火烧了,他们替我们这些人在官府消了奴籍,说是为那丢了的小姐积德,希望她能过的好些。”
说到这,这妇人已经满眼的泪,能看出来,她对那个老爷太太很是感恩。
“那你又如何来到这里了?”雪雁感慨了几句好人没好报之类的话,又问。
那妇人脸上更是苦涩,“我从主家府里出来,回了自己家。家里哥哥没成亲以前一切倒是还好,也都觉得当年卖了我,所以亏欠我。只是哥哥成家后,家里房子便不够住了。嫂嫂倒是没说什么,爹娘又觉得因着我亏欠了嫂嫂,便将我嫁了出去。
我那丈夫是个走街串巷做点小生意的小商贩,原本日子过的还好,只是我这肚子一直也不争气,公公生气,经常骂我。这次我终于怀孕了,没想到丈夫却因得罪了人,被打了一顿,差点就死了。
公公见到他当时那个样子,本就身体不好,更是一下子死了。我只能一个人撑起这些事情。等丈夫好了,却不能再在那里做生意,又怕我一人留人被人欺负,便带了我,驮着货,跟了个熟人的车队,想要来京城碰碰运气。没想到竟然遇到了雪灾。”
说到这,妇人已经泣不成声。
雪雁也是丫鬟,自然更能感触到她的心境,也跟着一起哭起来。
黛玉本也听着难过,见雪雁这个样子,只能道,“她身体不好,不能忧思过重,你且和她说些开心的事情。”
雪雁这才停了哭,问道,“可要怎么称呼呢?”
那妇人擦了擦眼泪道,“家里人都叫我大丫头,嫁人后都称呼我李氏,可是我最喜欢的,是当初照顾我们家小姐的时候,小姐给我起的名字,月儿。”
雪雁将黛玉的决定告诉她,“你且跟着郑嫂子住一阵,等孩子生下来了,在看看去哪。”
见她们连自己后面的事情都安排好了,月儿又是感激了好一阵。
这边正说着,刚刚那出去了老妇人又进来了,看月儿醒了,孩子也还在,阿弥陀佛了一阵,等月儿给她道过谢,她又跑出去了。
正巧此时一轮放粥结束了,这些灾民吃了点东西,暂且缓了缓,听到那老妇人添油加醋的说了一番,再加上昨日的那几个孩子,和那个腿脚好了些的老妇人的事,不少女子开始有些意动。
过了没多久,不少身上有隐疾的女子,便都聚到了黛玉的帐子前,跟郑华说要看病。
黛玉这帐子里一时忙了起来,人手竟然一时不够了。
几个小孩子举着手,都积极主动的跑黛玉身前说着自己也要帮忙。她们这两日在帐子里吃了不少点心,一个一个的看着倒是有精神了些。
黛玉见她们如此主动,倒是有些吃惊,昨日可不见她们这么主动过。
而且她们竟然都来找自己,而不是言大夫,这倒是更加奇怪了。
想着,她看了眼那个叫五丫的小姑娘,见她看着自己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心里倒是有些明白了,看来这小姑娘是看出了些什么。
她也不客气,想着这些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身份,也做不出什么事情来,便让她们帮忙询问哪里不舒服,根据不同病症,将人分开,她和言泉好分开给她们看病。
虽说药草不多,但是好在大部分人用针灸也是可以的,这个搭了两天的棚子,也终于发挥了它的作用。
黛玉一直忙到了下次放粥,才闲了下来。
这些人也不管有没有轮到自己,转身就跑了,棚子里也瞬间冷清了下来。
言泉笑道,“这时候,感觉她们腿也不疼了。”
黛玉摇头道,“腿再疼,也没有命重要啊。”
她看看天色,见也差不多到了时间,便对钱氏道,“今日也差不多了,咱们便回府吧。月儿那,还得您多费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