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春出的主意,很快就获得连着老太太在内,府里所有当家人的赞同。
下面的婆子们也一个二个都是人精,自然是看出了里面是能赚上一笔的,都往探春身边凑去,甚至连早已冷清了不少的赵姨娘那,都有人去走动了。
府里的事情,自然是李纨凤姐带着几个姐妹们管,古落才懒得将这些事情放在心里,她现在只是琢磨着,还是得赶快出去,见一见这曾玉追。
若是他也有意的话,安排他和宝钗见个面。若是宝钗觉得他人还可以,这门婚事就能提上日程了。
出门这件事,出多了,也就慢慢的习惯了。
这次古落偷偷出门,连房里的几个丫鬟都镇定了不少。
熟门熟路的直接到了宅子里,竟然发现今日大家都很齐全的在宅子里待着。
古落笑问刘姥姥道,“这是怎么都在家待着了。”
刘姥姥道,“茜雪姑娘要回去和吴三郎成亲了,我们没法都去参加,便只让我这女儿女婿去了,今天便也都没去铺子里,都来送一送他们呢。”
古落笑道,“我竟然是把你们这事给忘记了,怎么有了好事也不给我说一下,倒是让我空手来了。”
茜雪脸颊微红,脸上带着几分喜色地道,“这点小事怎么好打扰了太太的。”
古落道,“这哪能算是打扰,你且先去明日我让让人去给你送了添妆去的。”
茜雪和吴闻两人都忙行礼感谢。
送走二人,古落转头看见板儿和青儿正在院子里跑跳着玩耍。
看着一身一脸土的板儿,又想想自己那粉雕玉琢的巧姐儿,古落微微皱起眉头,指了板儿问刘姥姥,“姥姥,您这两个孙儿,都没有上学吗?”
刘姥姥笑道,“板儿倒是认识几个字的,青儿一个女娃娃,哪里用上学。”
古落也不愿与这些人争辩个什么女子也定要读书等话,便道,“我那孙儿,倒是与板儿年纪差不了多少,现在都会作诗了,你这孙儿也是该让他好好读书了,这里正好曾公子在,这可是个举人,你可问问他,该如何找个好的学堂的。”
刘姥姥笑出了一脸的皱纹,“问过曾公子了,只是这些学堂都太贵了些,而且还需要考,还要准备些书和纸币,一时也没这么多的银两,我们这倒是也没啥法子了。”
古落想想贾家那个乌烟瘴气的家学,打消了让板儿进贾家家学的主意,道,“过几日我送几本启蒙的书过来,至于学堂,开蒙的话暂且不用太好的,等学的差不多了,再找个好些的考进去便是了。”
刘姥姥听古落要送书来,心里高兴,忙不迭的道谢。
古落又道,“我家孙儿,最近一边学,一边教巧姐儿认字,倒是比只让他自己闷头学学的快些,你可以试上一试。到时候板儿学的又快,还能顺带教了青儿,现在这女子婚嫁,认不认字,那嫁的人层次都是不一样的。”
刘姥姥也不是那迂腐之人,赶忙道好。
古落这才看向这次来主要的目标人物,曾阿婆和曾玉追二人。
想着以后也许就是亲戚了,这曾阿婆辈分比自己还高一点,古落也越发的客气了一些,“阿婆,我这边有件事想和你们祖孙两人聊聊,可否进屋一叙。”
曾阿婆忙道,“太太请。”
说罢,三人进了曾家祖孙的房间。
古落让曾玉追关了门,和曾阿婆对面坐下,一时又不知道如何开口。
真要了命了,上辈子被催婚催的看到媒婆就烦,这辈子,自己跑来当媒婆了。
曾玉追给她倒了茶递了过来,安安静静站在了一侧。
古落笑着道,“坐吧,不是什么大事,不用如此拘谨的。”
曾阿婆也笑看向曾玉追,他这才恭敬的坐在了一侧。
古落笑道,“我记得玉追并没有定亲的。”
曾阿婆一听这话,立刻明白了古落的来意,脸上的笑收都收不住,“哎呦,正是呢,这都二十的人了,还没成个家,我这把老骨头,都不敢走哦。”
曾玉追忙道,“祖母别说这话。”
又看向古落道,“太太是想给我说媒吧。”
古落笑着点头,心下觉得这小伙子倒是个干脆的,竟然也没有羞怯也没有拐弯抹角的说些有的没的,心里评分倒是更高了些。
曾玉追低头思索了下,组织好语言,这才道,“太太也是知道我家里的事情的。我现在一无房屋能给那姑娘遮风挡雨,二无金银能让她锦衣玉食,三无功名让她看到我前程似锦。我这样子的男子,又如何能成家?”
曾阿婆急了,“玉追!你这是说的什么话!”
曾玉追苦笑一下道,“祖母,我现在这个样子,连聘礼都付不起的,让人家姑娘和我一起受苦受罪吗?”
曾阿婆道,“日子都是两口子一起过起来的。”
曾玉追摇摇头道,“祖母,贫贱夫妻百事哀,我要读书,无法出去赚钱养家,这何日能考中都是个问题,咱们现在靠着太太养着,未来还要靠着我未来的妻子日夜辛劳来养着吗?”
古落看两人争执起来,忙伸手道,“好了好了,玉追,我是知道你家里是什么情况的,怎么会给你说个不合适的人呢?”
曾阿婆忙道,“听到了吧,太太怎么会给你说个不合适的人呢?”
曾玉追依旧觉得不妥,可是又不想违逆救命恩人,便闭口不再说什么了。
古落缓缓开口道,“我有个外甥女,今年16岁,家境还是不错的,只是前些日子,家里出了些事情,遇到了些问题,嗯,正想招个上门女婿。”
这话说出口,古落突然有一种自己来讨打的感觉,来问一个正常的古代男性要不要当上门女婿,这好像在现代都算是来挑事的了。
想要做这件事的时候感觉很简单,很合适,怎么一到真的来做的时候,这么难啊。
屋子里瞬间安静了,她拿起茶杯喝了口水,掩饰一下自己的尴尬。
曾阿婆开口了,“太太,这婚事,我看不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