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馆的黑暗浓得化不开,苏明远却听见自己的心跳声 —— 咚,咚,像极了庆朝更夫敲的梆子。他摸向青罗袍上的 “天权星”,那里绣着瘫痪女孩的网名,此刻正随着呼吸轻轻起伏,像块贴在胸口的暖玉。
“列位看官!” 他的声音撞向穹顶,惊起几缕回声,“且听在下说段春秋旧事 ——” 话音未落,脚下忽然踩到个圆形物体,弯腰一摸,竟是枚掉落的应援徽章,边缘刻着 “明远阁” 三个字。他将徽章攥进掌心,金属的凉意在黑暗中格外清晰。
“周襄王二十五年,秦晋围郑,烛之武夜缒而出……” 他开口的瞬间,玉珏在衣襟下发烫,仿佛感应到千年前的孤勇。幕布后传来细碎的脚步声,他知道是陈浩然的助理小张,此刻正躲在音响设备后 —— 那孩子今早还找他讨教 “如何用文言文怼黑粉”。
“‘秦伯说,与郑人盟。’” 他故意将 “说” 字念成 “悦”,想起林婉儿教他的 “古音通假”,“诸位可知,烛之武凭何退敌?非刀枪,非符咒,乃人心也。” 他忽然转向右侧幕布,“就像此刻,有人想灭我心火,却不知 ——”
台下突然传来 “啪” 的轻响,是前排粉丝打开了手机手电筒。一束光刺破黑暗,照亮苏明远青罗袍上的云雷纹,像极了他在故宫见过的夜明珠。“别开闪光灯!” 他笑着提醒,“莫惊了这‘夜缒而出’的意境。”
更多光束亮起,却都调成了柔光模式,在场馆中织出一片暖黄的星野。苏明远看见瘫痪女孩的轮椅被一圈光环绕,她举着的荧光棒拼成 “烛之武” 三个字,笔画间还粘着米粒大小的亮片 —— 那是她用嘴咬着镊子贴上去的。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他望着那些星星点点的光,忽然想起庆朝太学的夜读场景,学子们点着油盏,在竹简上抄录《左传》,“今日诸君以光为剑,斩破黑暗,可比烛之武的三寸舌更锋利。”
后台传来陈浩然的怒骂声:“谁让你们开灯的?!” 却被粉丝的合唱声淹没 —— 不知谁起的头,竟唱起了苏明远在直播中教的《诗经》民谣。他摸出袖中的毛笔,就着手机光在掌心写下 “共克时艰” 四字,墨汁是用柠檬汁调的,此刻在紫外应急灯下泛着微光。
“诸位可曾见过‘火树银花合’?” 他忽然扯开腰间丝绦,抛向观众席。那丝绦上绣着林婉儿送的 “比心” 图案,此刻在光海中翻飞,竟像条游弋的银河。有粉丝接住丝绦,立刻系在头上,荧光粉簌簌掉落,在空气中划出流星般的轨迹。
幕布后传来布匹撕裂声,苏明远知道是往生司的刺客又在搞鬼。他却不慌不忙,对着最近的手机镜头作了个揖:“借光一用。” 那粉丝立刻高举手机,光束扫过幕布,竟照出两个黑衣人 —— 一个被电缆绊倒,另一个的斗篷卡在幕布钩子上,活像两只被蛛网粘住的飞蛾。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他故意将 “行李” 念成 “行史”,惹来台下一阵轻笑,“如今我若成了‘东道主’,定教诸君看遍古今风华 —— 就像这青罗袍上的星图,” 他转动衣袖,“每颗星都照着来处,也望着去路。”
应急灯忽然亮起,场馆恢复半明半暗的光线。苏明远看见陈浩然站在侧台,脸色铁青地盯着他,手中攥着个荧光棒 —— 那是粉丝塞给他的应援物,上面印着 “浩然正气” 四个字,此刻被攥得变了形。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他对着陈浩然的方向拱手,故意用了《烛之武退秦师》里郑伯的台词,“不过亡羊补牢,犹未晚矣 —— 陈先生若想学古风,明日可来我的书院,第一堂课教‘如何用毛笔写道歉信’。”
台下爆发出哄笑,陈浩然的耳朵瞬间红透。有粉丝举起灯牌:“陈浩然,抄《出师表》谢罪!” 他想起苏明远在《全民偶像》舞台上默写《出师表》的场景,忽然转身想走,却被李芳拦住:“别急啊,我们正缺个‘反面教材’嘉宾,您看这出场费……”
苏明远趁势走到舞台中央,青罗袍在应急灯下泛着柔和的光。他看见瘫痪女孩被推到前排,手中举着张纸,上面用歪歪扭扭的字迹写着:“苏先生,你就是我的烛之武。” 他忽然眼眶发热,想起她在私信里说过,自己唯一能控制的身体部位是食指,此刻却用它蘸着口水,在纸上一笔一划写古文。
“最后一段!” 他深吸一口气,声音里带着从未有过的激昂,“‘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欲,不知;以乱易整,不武。’” 他忽然解下青罗袍,披在瘫痪女孩肩头,星图上的 “轮椅上的星子” 正好落在她心口,“今日之光,非我一人之光,乃千万人心火汇聚之光 —— 任谁也灭不了!”
全场寂静,继而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苏明远望着台下的光海,忽然想起庆朝科举放榜那日,皇榜前也是这样人头攒动,只不过那时人们举的是灯笼,此刻举的是手机。但无论灯笼还是手机,照亮的都是同一片夜空,同一份对美好的向往。
“谢谢诸君,以光为刃,以心为甲。” 他对着台下深深一躬,青罗袍的后摆扫过舞台,带起一片荧光粉,“今夜过后,愿我们都能成为彼此的烛之武 —— 在黑暗中开口,让心火燎原。”
幕布缓缓拉开,真正的舞台灯光亮起。苏明远看见林婉儿站在侧幕,眼中闪着泪光,手里举着个古代灯笼 —— 那是她连夜赶制的,灯罩上用金线绣着 “星夜” 二字。而陈浩然早已不见踪影,只有小张从幕布后探出半个身子,手里举着块灯牌:“苏先生,我背会《烛之武退秦师》了!”
场馆穹顶忽然降下无数荧光纸星星,苏明远接住一颗,上面写着粉丝的留言:“谢谢你,让古文活了过来。” 他忽然轻笑,将星星别在青罗袍的云雷纹上 —— 这古今交织的衣料,终于又多了颗现代的星子。
“接来来,” 他重新抱起古琴,玉珏在胸口发烫,“让我们用这千万星光,合奏一曲《阳关三叠》——” 琴弦拨动的瞬间,手机闪光灯组成的星河与青罗袍的星图共鸣,仿佛千年之前的烛之武,与此刻千万举灯的人,在时光长河中遥遥相和。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台下的合唱声中,苏明远忽然明白,真正的文化传承,从来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像这样,在黑暗中能化作火把,在困境中能织成星河,让古人的智慧,照进今人的生活。
幕布后的往生司密探悄悄退去,却不知他们掉落的斗篷上,早已沾满荧光粉。明日清晨,当他们照镜子时,会发现自己鬓角闪烁的星光 —— 那是千万人的心火,在黑暗中留下的印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