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的几个时辰里,从战场方向,陆陆续续又撤回来了几拨曹军人马。
每一次的人数都不多,大约都是几十人上下,而且清一色都是步卒,几乎看不到什么伤兵,队伍也还算齐整,显然是在有组织的指挥下撤退回来的。
很明显,在前方负责殿后的曹军部队,顶住了刘备军的追击压力,正在按照计划逐步向莒阳城方向收缩。
而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因为刘备军在河岸这边投入的兵力太少,不足以对曹军的殿后部队形成碾压性的优势。
尤其是在于禁军的骑兵部队与刘备军河岸边的步卒脱离接触之后,只要曹军骑兵能够专心缠住刘备军追击的骑兵,便能为己方步卒部队的安然撤离争取到足够的时间。
张飞此次毕竟是步战,在对方骑兵部队刻意拉开距离之后,便很难再对他们造成有效的杀伤了。
最终,负责殿后的那另一半于禁军步卒部队,成功地保存了大部分人马。
除了在最初抵挡刘备军两翼骑兵突袭时遭受了一些损失外,他们最终安全撤回莒阳城的,将近有八成之众。
相比之下,于禁军骑兵部队的损失却极为惨重,超过了六成。
最后活下来的那些骑兵,是与步卒大部队一同撤回来的。
而在他们身后不远处,隐隐约约跟着的,正是刘备军的骑兵部队。
城头上的副将见了,脸色一变,急忙下令:“放箭!快放箭!将他们逼回去!”
城墙上顿时箭如雨下,密集的箭矢呼啸着射向城外。
追击而来的刘备军骑兵显然也没料到城头反应如此迅速,猝不及防之下,有数名骑兵中箭落马。
其余人马不敢强行攻城,在箭雨的压制下,纷纷勒马后退,很快便消失在了远处的暮色之中。
这让城头上的副将不由得皱起了眉头,心中生出一丝疑惑。
难道自己想错了?这伙狡猾的敌军,似乎并没有立刻攻城的打算?
但他丝毫不敢因此而放松警惕,依旧沉声下令,今夜全城加强戒备,城头守军轮番值守,任何人不得懈怠。
很快,夜幕彻底降临。
浓厚的云层遮蔽了星月,使得本就昏暗的夜色,变得更加伸手不见五指。
莒阳城的城墙之上,每隔两个垛口便插上了一根熊熊燃烧的火把。
跳动的火光将城墙上下照得一片通明,但火光所及的范围之外,便是浓得化不开的黑暗。
视线所及,不过百米,再远一些,便是什么也看不清的模糊与朦胧。
一阵阴冷的夜风从城外刮过,卷起地上的些许尘土。
王海下意识地打了个寒颤,紧了紧身上的衣甲。
他看了一眼城外那片深邃的黑暗,什么也没有看到。
但正是因为什么也看不到,才让他感到一阵莫名的心慌。
那无边的黑暗,仿佛潜藏着无数择人而噬的怪兽,正睁着血红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城墙上的每一个人。
王海悄悄挪动脚步,凑到两步之外的赵云身边,压低了声音问道:“诶,赵凡兄弟,你说副将大人为何非要下令今晚严加守城啊?那伙敌军……难道今天晚上真的会来攻打咱们的城池?他们先前不是已经被咱们射回去了吗?”
赵云的目光依旧平静地注视着城外的黑暗,闻言只是淡淡地回了一句:“敌军究竟会不会来攻城,我也不知道。不过,副将大人既然这么吩咐了,肯定有他的道理。咱们做士卒的,听令行事,好好站岗便是了。”
王海缩了缩脖子,声音里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恐惧。
“我这不是心里头发慌嘛……咱们的于将军,都被他们给打成重伤了。你说这伙敌军,究竟是什么来头啊?怎么会这么厉害!”
赵云闻言,嘴角勾起一抹难以察觉的弧度,他转过头,看着王海,脸上露出一丝莫测的笑容,轻轻摇了摇头。
“谁知道呢……”
他的话音未落,身形却如同鬼魅般一闪!
王海只觉得眼前一花,随即后颈处传来一阵剧痛,哼都未能哼出一声,便眼前一黑,软软地瘫倒下去。
赵云伸手扶住了王海即将倒地的身体,将他轻轻放在城垛边。
他心中默念:王哥,我不杀你,但也绝不能让你坏了主公的大事……
这突如其来的变故,让旁边最近的两名守城士卒都看傻了眼。
这是在做什么?
自己人怎么突然打起来了?
然而,赵云根本没有给他们任何反应的时间。
就在那两名士卒愣神的瞬间,赵云的身形再次暴起!
他甚至没有去拔自己腰间的佩剑,而是顺手抄起王海掉落在地上的长枪,手腕一抖,那杆普通的长枪在他手中仿佛活了过来一般!
“噗!”
一声轻微的闷响。
左侧那名士卒只觉得胸口一凉,低头看去,一截冰冷的枪尖已经透胸而出,带出一蓬温热的鲜血。
赵云看也不看他,脚下发力,身形如电,手中提着王海的长枪,径直杀向右侧的那名士卒!
赵云原本所处的位置,就在这段城墙偏右一些的地方。
右侧的守城士卒相对较少。
先解决掉右边的,再回头处理左边的!
赵云心中念头急转,手上动作却是丝毫不慢。
他步法精妙,如同游龙惊鸿,手中长枪使得更是出神入化。
那些守城的曹军士卒,根本来不及做出任何有效的抵抗,往往是眼前寒光一闪,咽喉或者胸口便已中招。
顷刻之间,他右侧的数名守城士卒,便已尽数倒在了血泊之中!
而直到此刻,左侧那名最先被赵云用投枪扎穿胸膛的曹军士卒,才刚刚发出一声短促的闷哼,身体晃了两晃,重重地栽倒在地。
他身旁的同伴,终于察觉到了这边的异状,脸上露出惊骇欲绝的神情。
然而,不等他发出任何声音,赵云的身影已经如同跗骨之蛆般,返身杀了回来!
但终究还是因为距离稍远了一些,给了那名士卒一丝喘息之机。
他用尽全身力气,声嘶力竭地吼出了一声:“敌袭——!城头有内应——!”
这一声凄厉的呼喊,如同在平静的湖面上投入了一块巨石,瞬间惊动了整个东城墙的守军!
“当!当!当!”
急促而刺耳的鸣金之声,很快便在城头之上炸响,透过死寂的夜空,迅速传遍了整个莒阳城。
原本已经陷入一片寂静的莒阳城,仿佛一头被惊醒的猛兽,瞬间苏醒了过来。
无数的灯火在城内各处接连亮起,驻扎在城内的预备部队也以最快的速度被调动起来,正朝着城墙的方向急速赶来。
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城墙之外,那片被火光映照得明明暗暗的交界地带,忽然涌出了一大片黑压压的人影!
正是衔尾追来的刘备军!
他们此刻距离城墙已不足五十步!
这点距离,对于训练有素的士卒而言,几乎是眨眼即至!
而城墙之上,因为赵云这突如其来的发难,守城的曹军士卒虽然勉强发出了示警,却已然陷入了一片混乱,根本无法组织起有效的箭雨,去阻击城下那些即将兵临城下的敌人。
所谓灯下黑。
由于人的视线更容易被光亮之处所吸引,反而会导致对光亮边缘那些相对黑暗区域的忽略。
刘备军的士卒,正是利用了这一点,悄无声息地摸到了靠近城墙外围的阴影之中。
直到他们发起冲锋的那一刻,城头上的守城士卒,竟无一人提前发现他们的踪迹。
但赵云却发现了。
他的目力远胜常人,早在那些刘备军士卒尚处于更远处的黑暗之中,小心翼翼地向着城墙方向摸索而来的时候,赵云便已经察觉到了他们的存在。
为了更好地策应主公大军的行动,赵云当机立断,选择了在这个最关键的时刻,抢先发难!
不过片刻功夫,这段城墙之上的守城士卒,便已被他尽数解决。
只是,城墙之下,靠近城内的一侧,此刻的形势究竟如何,赵云却还不得而知。
刘备军的士卒转瞬之间便已冲至城下。
数十具早已准备好的钩索呼啸着飞上半空,牢牢地搭在了城墙的垛口之上。
紧接着,一架架简陋却实用的云梯,也被迅速地架设起来。
无数刘备军的士卒,如同潮水一般,顺着云梯与绳索,奋不顾身地向上攀爬,如蚁附膻,悍不畏死。
其中,有两道身影,动作尤为迅猛矫健。
他们几乎是踩着云梯的边缘,几个起落之间,便已经率先登上了城头!
当先一人,豹头环眼,手持一杆丈八蛇矛,威风凛凛,煞气腾腾,不是张飞是谁?
紧随其后那人,面如重枣,长髯垂胸,手中一柄青龙偃月刀寒光闪烁,正是关羽!
赵云见到二人,心中一喜,快步迎了上去。
他指了指倒在墙角,尚在昏迷之中的王海,低声说道:“此人被我出其不意打晕,尚不知晓我的真实身份。二位将军可以将他俘虏,而后不妨向他透露一些似是而非的假消息,再设法让他逃脱回报。或许,能收到意想不到的奇效。”
关羽丹凤眼微微一眯,瞥了一眼地上人事不省的王海,缓缓点了点头。
“子龙此计甚善!”
张飞则是个急性子,他那双豹眼在城头之上一扫,见再无曹军抵抗,便哈哈大笑道:“子龙,就数你小子鬼点子多!”
“既然咱们已经夺下了这段城头,便该赶紧杀下去,抢占城门,接应主公大军入城才是正经!”
赵云却伸手拦住了他,脸上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
“三爷稍安勿躁,不必急于一时。”
“想必此刻城内的曹军,也该知道城头失守的消息了,很快便会派遣人马前来查看虚实。二爷、三爷不妨在此处稍作拖延,不必急着向下猛攻。”
他顿了顿,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
“我总觉得,我还能趁着这城中大乱的机会,再去做一些更有意思的事情。”
张飞闻言,不由得一愣,好奇地问道:
“子龙,这莒阳城眼看便是我等的囊中之物了,你还想去做什么?”
赵云嘴角微微上扬,勾起一抹自信的笑容,目光投向城内某个方向,眼神变得有些幽深。
“自然是……去找于禁了。”
(第九十二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