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子仿佛真的平静下来了。
内务府库房那场风波,就像投入湖里的一颗石子,涟漪散开后,湖面又恢复了之前的样子。
小邓子被拖去了辛者库,是死是活没人关心。
秋纹虽然被崔嬷嬷上报给了皇后,但似乎也没受到什么实质性的处罚,只是雅菊轩上下比以前低调了许多,轻易不再出来惹是生非。
流云轩里,苏锦屏和和翠的日子,也前所未有地安稳。
上次送去的“暖心饼”和鞋垫,效果出奇的好。
崔嬷嬷那边,虽然没有再明确表示什么,但小翠再去尚宫局附近打探消息时,那些小宫女对她的态度明显和善了许多,有时甚至会主动跟她说几句话,透露点无关紧要的宫中闲闻。
这微妙的变化,让苏锦屏知道,崔嬷嬷心里那杆秤,已经偏向了她这边。
翊坤宫那边,采薇姑姑也让人捎来话,说淑妃娘娘挺喜欢上次那个“自然风”的香囊,让苏锦屏若得了什么新鲜有趣的“玩意儿”,可以再送去瞧瞧。
这简直是给了苏锦屏一个长期“进贡”的通道!
安美人那边,虽然没有再派人过来,但苏锦屏让小翠送去的那个“芦月小憩”坐垫,听说也被安美人身边的宫女收下了。
虽然不知道安美人本人是什么反应,但至少,这根线算是勉强搭上了。
一切似乎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小翠每天都喜滋滋的,觉得苦日子总算熬到头了。
但苏锦屏心里,却始终有一根弦紧绷着。
她太了解许妙音那种人了。睚眦必报,心胸狭窄。这次吃了这么大的亏,丢了这么大的脸,她绝不可能就此罢休。表面的平静,往往意味着更深的算计。
而且,苏锦屏也不想就这么算了。
被人两次三番地置于死地,第一次落水垂死,第二次差点被扣上“僭越”的死罪……这笔账,她苏锦屏(林晚)可都一笔一笔记在心里呢!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她信奉的是,以直报怨!甚至是……斩草除根!
许妙音这颗毒瘤,留着始终是个祸害。不把她彻底解决了,自己在这宫里就永无宁日。
可是,怎么解决?
她现在虽然有了一点点银子,一点点人脉(主要还是底层),一点点“虚名”,但跟将军府出身、背后可能有家族势力的许妙音比起来,还是太弱小了。
正面硬刚,肯定是以卵击石。
必须……用点特殊的法子。用她最擅长的——降维打击。
苏锦屏开始仔细地梳理自己掌握的“现代知识”,寻找可以用来对付许妙音的“武器”。
下毒?太直接,风险太大,容易暴露。
制造意外?比如让许妙音摔跤、落水?这宫里耳目众多,不好操作,也容易被反噬。
散布谣言?攻击她的名声?许妙音的名声本来就不怎么样,效果有限。
想来想去,苏锦屏觉得,还是要从许妙音自身的弱点下手。
许妙音这个人,根据小翠和那两个小太监提供的信息,以及她自己的观察,
有几个明显的特点:爱美,虚荣,脾气暴躁,容易冲动,而且……似乎对宫里的各种“规矩忌讳”也不是特别上心(从她上次送礼被退回就能看出来,她只知道堆砌金银,不懂得真正的礼数分寸)。
如果……能让她在“美”和“规矩”这两件事情上,栽个大跟头呢?
一个模糊的计划,开始在她脑中成型。
她想到了现代化学里的一些基础知识。
很多天然物质,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反应,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比如,某些植物的汁液,遇到某些金属或者矿物质,会变色?或者产生沉淀?甚至……散发出奇怪的味道?
如果她能做出一种看似是“美容养颜”或者“熏香怡神”的东西,里面却暗藏玄机呢?
比如,一种特制的香粉或者面脂?
许妙音爱美,肯定会用。
这种东西,平时用着可能没什么问题,但如果“恰好”接触到某种特定的东西——比如某种特定的熏香,或者某种特定材质的首饰(比如含铅或含汞的劣质首饰,宫里底层或者份位不高的嫔妃,为了充场面,未必没有),就会发生反应,导致皮肤出现红疹、瘙痒,甚至……变色?
这种症状,看起来就像是“中毒”或者“中了邪术”,但实际上却只是简单的化学反应。
到时候,只要稍微引导一下,把矛头指向那件“犯忌讳”的东西(比如那件劣质首饰,或者那熏香的配方有问题),就能让许妙音百口莫辩!
轻则,御前失仪,容貌受损,失了恩宠。
重则,若是牵扯上“巫蛊”、“邪术”的嫌疑……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这个计划,比直接下毒更隐蔽,更难追查源头。而且,还能利用宫里人对“中毒”、“邪祟”的恐惧心理,把事情闹大!
当然,实施这个计划,难度很大。
首先,她得找到合适的“反应物”。一种是她能做出来的“美容品”里的成分,另一种是许妙音日常会接触到的东西。这需要精确的情报。
其次,她得确保这个化学反应的效果是可控的,既要足够吓人,又不能真的造成致命伤害(否则查起来太麻烦,也容易暴露自己)。
再次,她得找到一个万无一失的、能把这件“特制美容品”送到许妙音手里的渠道,而且还不能留下任何指向自己的痕迹。
最后,她还得在事发之后,巧妙地引导舆论,把火烧向许妙音“使用违禁物品”或者“自身行为不端招致邪祟”的方向。
这每一步,都充满了风险和挑战。
“看来,我需要更详细的情报。” 苏锦屏对小翠说,“特别是关于雅菊轩的。许才人平时都用些什么胭脂水粉?喜欢点什么熏香?屋里都摆了些什么东西?她身边那个秋纹,最近在忙些什么?”
小翠有些为难:“主子,雅菊轩现在看得紧,奴婢……怕是打听不到什么……”
“我知道不容易。” 苏锦屏从床板下的缝隙里,摸出几块碎银子,递给小翠,“去找小林子和小禄子。
告诉他们,我想‘了解’一下雅菊轩的情况,不是要害人,只是……想知道她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对我不利的动向,好提前防备。
这些银子,让他们去打点关系,能打听到多少算多少。越详细越好。”
她没有直接说出自己的计划,但表达了需要情报的意愿。
“是,主子。” 小翠接过银子,知道事关重大,郑重地点点头。
接下来的几天,苏锦屏一边继续看书、做针线(主要是做些简单的鞋垫和小布包,维持“人设”,也顺便攒点以后可能用得上的“人情”),一边开始在院子里“研究”起了花草。
她把之前从小邓子那里换来的那些“垃圾”布料里的几种植物染料(比如靛蓝、茜草根)的残留物收集起来,又在院子里找了些常见的植物(比如指甲花、皂角、甚至一些苔藓),开始做起了简单的“化学实验”。
她在破瓦罐里煮着各种植物汁液,用捡来的碎瓷片当容器,尝试着把不同的汁液混合,或者加入一点点她能找到的“矿物质”(比如墙角的碱土、生锈的铁钉刮下来的铁锈粉末)。
她做得非常小心,每次只弄一点点,而且都在屋里最隐蔽的角落进行,产生的气味也尽量用熏艾草(这是宫里常用的驱虫去晦气的方法)来掩盖。
小翠看着主子神神秘秘地捣鼓那些瓶瓶罐罐,里面是各种颜色古怪、气味难闻的液体和糊糊,虽然好奇,但也不敢多问。
苏锦屏则完全沉浸在了这种“科研”的乐趣中。她感觉自己又回到了大学的化学实验室,虽然条件简陋得可怜,但那种探索未知、寻求答案的过程,让她感到兴奋。
几天后,小翠终于从小林子那边,带回了一些零零散散的情报。
“主子,小林子公公说,许才人最近心情还是很不好,经常发脾气。她用的胭脂水粉,好像是家里送来的,牌子不详。熏香倒是用的宫里份例的,但听说她自己也买通了管事太监,偷偷弄了些据说是‘安神助眠’的特殊香料加在里面……”
“哦?特殊香料?” 苏锦屏来了兴趣,“知道是什么香料吗?”
“小林子也打听不清楚,只听说……好像有点奇怪的味道,不是宫里常用的那种。” 小翠努力回忆着。
“还有呢?秋纹呢?”
“秋纹姑姑倒是比以前更低调了,轻易不出门。不过……小禄子公公说,前天看到她悄悄去了一趟……太医院!”
太医院?!
苏锦屏的心猛地一跳!秋纹去太医院干什么?!难道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