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折 广武誓师定军策
广武城的校场上,晨光如金箔般洒在青石板上,映得五万蜀汉将士的甲胄泛着冷冽的光泽。中军帐前的高台上,一面“汉”字大旗被晨风吹得猎猎作响,姜维身着镇西大将军的鎏金战甲,腰间悬着诸葛亮临终前赠予的七星剑,目光扫过台下整齐排列的方阵,每一个士兵的脸上都刻着坚毅与决绝。
“将军,西羌的三万骑兵已抵达广武城西三十里的赤崖坡,阿狼首领派人来问,何时与我军汇合出发?”陈默策马来到台下,翻身下马禀报,他的铠甲上还沾着昨夜赶路时的尘土,眼中却满是期待。
姜维微微颔首,抬手示意陈默上前:“让阿狼首领稍作等候,待誓师结束,我亲自前往赤崖坡与他商议进军路线。”说罢,他转身看向身后的张翼,“粮草和军械的清点情况如何?能否支撑大军三个月的消耗?”
张翼捧着厚厚的账册,快步走到高台上:“回将军,经过两个月的筹备,共征集粮草四十万斤、箭矢五十万支、投石机五十台、连弩八百架,足够大军三个月之用。另外,从西羌换来的三千匹良马已分配到骑兵营,每匹战马都配备了双份的鞍鞯和马蹄铁。”
姜维接过账册,快速翻阅了几页,满意地点了点头:“很好。张翼,你留在广武城,负责后续的粮草转运和军械补给,同时密切关注晋阳和壶关的动向,若有异常,立即派人通报前线。”
“属下明白!”张翼抱拳应道,将账册递给身边的亲兵,退到一旁。
此时,校场上的将士们已整齐列队,步兵营的士兵手持长枪,枪尖斜指地面;骑兵营的战马喷着响鼻,马鞍旁悬挂着环首刀和长弓;辅军的士兵虽然身着粗布军服,但手中的木枪也握得紧紧的,眼神中充满了对战斗的渴望。
姜维登上高台,目光扫过台下的将士们,声音洪亮如钟:“兄弟们!自先帝创业以来,曹魏篡汉,中原百姓深陷水火。如今,冀州已固,西羌结盟,东吴出兵,正是我们兴复汉室、还天下太平的时刻!”
他拔出腰间的七星剑,剑身在晨光下闪烁着耀眼的光芒:“此次北伐,我们兵分三路——李歆将军率领一万步兵,从雁门关出发,攻打并州北部,牵制幽州的魏军;廖化将军率领一万五千大军,从壶关出发,进攻冀州东部,直逼邺城;我则率领两万五千主力,与西羌的三万骑兵汇合,从广武城出发,经安阳城、朝歌,直取洛阳!”
“兴复汉室!还我太平!”台下的将士们齐声呐喊,声音震耳欲聋,连远处的城墙都仿佛在微微颤抖。
誓师结束后,姜维翻身上马,率领两千亲卫前往赤崖坡。一路上,他看到百姓们自发地站在道路两旁,手中捧着粟米糕和水囊,想要送给即将出征的士兵。一名白发苍苍的老妇人走到姜维的马前,双手递上一个布包:“将军,这是老身连夜蒸的粟米糕,您带着,让将士们路上垫垫肚子。”
姜维翻身下马,双手接过布包,郑重地说道:“老夫人放心,我们定不负百姓所托,早日平定曹魏,让大家过上安稳日子。”
老妇人擦了擦眼角的泪水,哽咽着说道:“将军保重,我们在广武城等着你们凯旋!”
离开百姓的送别队伍,姜维率领亲卫继续向西行进,不到一个时辰,便抵达了赤崖坡。远远望去,西羌的三万骑兵如一片黑色的海洋,战马嘶鸣,旌旗飘扬,阿狼首领骑着白色的骏马,正站在队伍最前面等候。
“姜将军!”看到姜维到来,阿狼连忙策马迎了上来,脸上露出爽朗的笑容,“我西羌的勇士们早就准备好了,就等将军一声令下,随您杀向洛阳!”
姜维翻身下马,与阿狼拱手见礼:“阿狼首领,多谢西羌将士们的相助。此次北伐,还需你我同心协力,共破曹魏。”
两人走进临时搭建的帐篷,帐内摆放着一张并州和冀州的舆图。姜维指着舆图上的安阳城说道:“安阳城有诸葛诞的残部,虽然兵力不足五千,但城池坚固,若不拿下,恐会威胁我军的粮道。我打算先派陈默率领五千骑兵攻打安阳城,你率领西羌骑兵从侧翼迂回,截断诸葛诞的退路,我们两面夹击,一举攻克安阳城。”
阿狼俯身看着舆图,点头说道:“将军的计策甚好。我西羌骑兵擅长奔袭,迂回包抄之事交给我们,定能让诸葛诞插翅难飞。”
商议完毕,两人走出帐篷,各自下令军队准备出发。陈默率领五千骑兵率先向安阳城进发,阿狼则率领西羌骑兵绕向安阳城的西侧,姜维则率领主力部队紧随其后,浩浩荡荡的大军如一条长龙,朝着安阳城的方向前进。
与此同时,壶关城内,廖化正率领一万五千大军整装待发。城楼上,百姓们敲锣打鼓,为将士们送行。廖化勒住战马,转身对身后的副将说道:“此次攻打冀州东部,我们的首要目标是拿下邺城。邺城是曹魏在冀州的重镇,若能攻克,不仅能切断曹魏的粮草供应,还能动摇魏军的军心。你率领五千士兵作为先锋,先扫清邺城周边的县城,我率领主力随后跟进。”
副将抱拳应道:“将军放心,属下定不辱使命!”
随着廖化一声令下,壶关的大军缓缓驶出城门,朝着冀州东部进发。而在雁门关,李歆也率领一万步兵,踏上了攻打并州北部的征程。一时间,蜀汉的三路大军同时出动,北伐的烽烟在三国的土地上熊熊燃起。
第二折 安阳城前破残敌
安阳城的城楼上,诸葛诞正眉头紧锁地望着远处的地平线。自从清风岭战败后,他收拢了五千残兵退守安阳城,本想等待幽州的援军,却没想到援军被姜维在晋阳城外击溃,如今安阳城已成了一座孤城。
“将军,不好了!城外发现蜀汉的骑兵,约莫有五千人,正朝着安阳城赶来!”一名斥候气喘吁吁地跑上城楼,声音里带着惊慌。
诸葛诞心中一沉,连忙走到城墙边,举起望远镜望去。只见远处的尘土漫天飞扬,一队骑兵正快马加鞭地向安阳城驶来,旗帜上的“陈”字清晰可见。
“是陈默的骑兵营!”诸葛诞咬牙说道,“看来姜维是想先拿下安阳城,打通前往洛阳的道路。传我命令,关闭城门,加固城墙,城墙上的连弩和投石机全部架设完毕,准备迎敌!”
士兵们连忙行动起来,将城门紧闭,用巨石顶住,城墙上的士兵们手持弓箭,严阵以待。不多时,陈默率领的五千骑兵便抵达了安阳城下。
陈默勒住战马,抬头望向城楼上的诸葛诞,高声喊道:“诸葛诞!如今晋阳已破,幽州援军被击溃,你已是穷途末路,若识时务,速速开城投降,我可饶你一命!”
诸葛诞冷笑一声:“陈默,休要胡说!我乃大魏将领,岂能向蜀汉投降?你若有本事,尽管攻城,我安阳城的将士们定与城池共存亡!”
陈默见诸葛诞拒不投降,心中大怒,下令道:“将士们,准备攻城!先用连弩压制城墙上的魏军,再派士兵架设攻城梯!”
随着陈默一声令下,骑兵营的士兵们纷纷下马,将携带的连弩架在地上,朝着城墙上的魏军发射。箭矢如雨点般飞向城楼,魏军士兵纷纷躲避,城墙上的连弩和投石机也开始反击,石块和箭矢在空中交织,战斗瞬间打响。
然而,安阳城的城墙坚固,魏军的防御也十分顽强,陈默的骑兵营虽然勇猛,但缺乏攻城的重型器械,连续攻打了一个时辰,不仅未能攻破城门,反而伤亡了数百名士兵。
“将军,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安阳城的城墙太坚固了,我们的连弩根本无法对其造成太大的损伤。”一名副将来到陈默身边,焦急地说道。
陈默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对策。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马蹄声,一名斥候骑马赶来:“将军,姜将军和阿狼首领率领大军已抵达安阳城西侧,阿狼首领的西羌骑兵已绕到安阳城的后方,截断了诸葛诞的退路!”
陈默心中一喜,连忙说道:“太好了!传我命令,停止攻城,原地休整,等待姜将军的命令!”
半个时辰后,姜维率领主力部队抵达安阳城下,与陈默汇合。阿狼也率领西羌骑兵从后方赶来,向姜维禀报:“将军,安阳城的退路已被我们截断,诸葛诞的残兵插翅难飞!”
姜维点了点头,对陈默和阿狼说道:“诸葛诞的残兵虽然顽强,但已是强弩之末。我们三面夹击,同时发起进攻,定能一举攻克安阳城。陈默,你率领骑兵营从正面进攻,吸引魏军的注意力;阿狼,你率领西羌骑兵从西侧攻城,利用骑兵的机动性突破魏军的防御;我则率领主力部队从东侧发起总攻,直取城门!”
两人领命离去,各自率领部队准备进攻。片刻后,姜维一声令下,蜀汉和西羌的大军同时发起进攻。陈默的骑兵营再次向正面城墙发起冲击,连弩和弓箭密集地射向城楼;阿狼的西羌骑兵则骑着战马,手持弯刀,朝着西侧城墙冲去,他们擅长攀爬,不少士兵踩着战马的脊背,纵身跳上城墙,与魏军展开近身厮杀;姜维率领的主力部队则推着攻城梯和投石机,朝着东侧城门发起猛攻,投石机将石块砸向城门,城门在石块的撞击下摇摇欲坠。
城楼上的诸葛诞看到蜀汉和西羌的大军三面夹击,心中彻底慌了。他亲自拿起长枪,斩杀了几名想要逃跑的士兵,高声喊道:“将士们,守住城池!若城池被破,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然而,魏军的士气早已低落,面对蜀汉和西羌大军的猛攻,渐渐难以支撑。西侧城墙率先被西羌骑兵攻破,阿狼率领士兵们冲入城内,与魏军展开巷战。紧接着,东侧城门也被投石机砸开,姜维率领主力部队涌入城内,陈默的骑兵营也从正面冲入城中。
诸葛诞见城池已破,知道大势已去,想要拔剑自刎,却被身边的亲兵拦住:“将军,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我们突围出去,前往洛阳投奔魏军,日后再报仇雪恨!”
诸葛诞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被亲兵拉着,朝着城北的方向突围。然而,他们刚冲出城门,就被早已埋伏在那里的西羌骑兵拦住。阿狼骑着白马,手持弯刀,挡在诸葛诞面前:“诸葛诞,哪里逃!”
诸葛诞知道无法逃脱,索性拔出长剑,朝着阿狼冲去。阿狼冷笑一声,策马迎上,两人战在一处。不到十个回合,诸葛诞便被阿狼一刀挑落马下,被西羌士兵擒获。
安阳城的战斗终于结束,蜀汉和西羌的大军占领了城池。姜维下令安抚城内的百姓,同时派人清点战利品和伤亡人数。经过统计,此次安阳城之战,共歼灭魏军三千余人,俘虏两千余人,缴获粮草五万斤、连弩一百余架,蜀汉和西羌的大军伤亡一千余人。
当晚,姜维在安阳城内的府衙设宴,款待阿狼和各位将领。席间,阿狼举起酒碗,对姜维说道:“姜将军,此次攻克安阳城,全靠将军的妙计。接下来,我们便可长驱直入,直取洛阳!”
姜维也举起酒碗,笑道:“阿狼首领过奖了。接下来的征程还很艰难,我们还需同心协力,攻克更多的城池,早日实现兴复汉室的大业。”
众人齐声应和,举起酒碗,一饮而尽。府衙内的欢声笑语,与城外的寂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而在遥远的洛阳,一场更大的风暴正在酝酿。
第三折 壶关兵锋指邺城
壶关城东的官道上,廖化率领的一万五千大军正缓缓前进。道路两旁的田野里,百姓们正在辛勤地耕种,看到蜀汉的大军经过,纷纷停下手中的活计,朝着士兵们挥手致意。
“将军,前面就是邯郸城了。邯郸城是冀州东部的重要县城,城池虽小,但守军有三千余人,若不拿下,恐会影响我们攻打邺城的进度。”副将指着远处的城池,对廖化说道。
廖化勒住战马,抬头望去,只见邯郸城的城楼在阳光下隐约可见,城墙上飘扬着曹魏的旗帜。他思索片刻,说道:“邯郸城虽小,但地理位置重要,必须拿下。你率领五千士兵,从正面攻打邯郸城,我率领一万士兵绕到邯郸城的后方,截断他们的退路,我们两面夹击,速战速决。”
副将领命离去,率领五千士兵向邯郸城的正面进发。廖化则率领一万士兵,沿着小路绕向邯郸城的后方。不到一个时辰,副将领军抵达邯郸城下,下令士兵们架设攻城梯,准备攻城。
邯郸城的守将是一名姓赵的校尉,听闻蜀汉大军前来,连忙下令关闭城门,组织士兵们防御。然而,邯郸城的守军大多是临时招募的百姓,战斗力低下,面对蜀汉大军的猛攻,很快便溃不成军。
就在这时,廖化率领的一万士兵从后方发起进攻,邯郸城的守军腹背受敌,顿时乱作一团。赵校尉见大势已去,率领少数亲兵想要突围,却被廖化亲自擒获。不到两个时辰,邯郸城便被蜀汉大军攻克。
攻克邯郸城后,廖化下令安抚百姓,同时派人将赵校尉押往广武城,交由张翼处置。随后,他率领大军继续向邺城进发。一路上,蜀汉大军军纪严明,秋毫无犯,百姓们纷纷拿出粮食和水,送给士兵们,不少年轻的百姓还主动报名参军,加入北伐的队伍。
半个月后,廖化的大军抵达邺城城外三十里的漳水河畔。邺城是曹魏在冀州的重镇,城池坚固,守军有一万余人,守将是曹魏的名将夏侯威。夏侯威是夏侯渊的侄子,武艺高强,颇有谋略,得知蜀汉大军前来,早已做好了防御准备。
“将军,邺城的守军有一万余人,城池坚固,夏侯威又是曹魏的名将,我们想要攻克邺城,恐怕不容易。”副将望着邺城的城墙,担忧地说道。
廖化点了点头,说道:“夏侯威确实是个劲敌,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传我命令,大军在漳水河畔安营扎寨,先派人探查邺城的防御情况,再制定攻城计策。”
士兵们连忙行动起来,搭建帐篷,挖掘战壕,很快便在漳水河畔建立了一座大营。廖化则派出数名斥候,前往邺城周边探查情况。
次日清晨,斥候们纷纷返回大营,向廖化禀报:“将军,邺城的城墙高达三丈,城墙上架设了大量的连弩和投石机,城外还有一条护城河,水深一丈有余,防御十分严密。另外,夏侯威在邺城的四门各部署了两千余名士兵,同时还派出了一千余名斥候,在周边探查我军的动向。”
廖化闻言,眉头紧锁,心中思索着攻城的计策。他知道,硬攻邺城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必须想出一个巧妙的计策,才能攻克城池。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走进大营,禀报说有一名当地的百姓求见。廖化心中疑惑,让士兵将百姓带进来。不多时,一名中年男子走进大营,他身着粗布衣裳,手中拿着一张地图,神色恭敬地说道:“将军,小人是邺城周边的百姓,听闻将军率领大军北伐,想要攻克邺城,小人有一计,或许能帮助将军拿下邺城。”
廖化连忙请中年男子坐下,说道:“老乡请讲,若你的计策真能攻克邺城,我定有重赏。”
中年男子将手中的地图递给廖化,说道:“将军,这是邺城周边的地形地图。邺城的护城河虽然水深,但在城西北角有一处暗渠,是当年修建邺城时留下的排水通道,如今虽然废弃,但仍能过人。小人曾在邺城的县衙当过差,知道这条暗渠的位置。将军可以派一支精锐部队,从暗渠潜入城内,打开城门,大军便可趁机攻入城中。”
廖化接过地图,仔细查看,只见地图上果然标注着一条从城外通往城内的暗渠。他心中一喜,对中年男子说道:“老乡,多谢你的计策!若能攻克邺城,我定会上报朝廷,为你请功!”
中年男子连忙说道:“将军客气了,小人只是想为兴复汉室出一份力。只要将军能让百姓们过上安稳日子,小人就心满意足了。”
送走中年男子后,廖化立即召集将领们议事,将中年男子的计策告知众人。将领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是攻克邺城的最佳计策。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就按照这个计策行事。”廖化说道,“副将,你率领五千士兵,从正面攻打邺城,吸引夏侯威的注意力;我率领五千精锐,从暗渠潜入城内,打开城门;其余五千士兵则在城外待命,一旦城门打开,立即冲入城中,与城内的士兵汇合,一举攻克邺城!”
将领们领命离去,各自准备行动。当晚三更时分,副将率领五千士兵向邺城的正面发起进攻,连弩和投石机同时发射,一时间,邺城城外火光冲天,喊杀声震耳欲聋。
夏侯威果然中计,以为蜀汉大军要从正面攻城,连忙将主力部队调往南门防御,亲自登上城楼指挥作战。他看着城外蜀汉士兵疯狂冲锋的身影,冷哼一声:“廖化不过是个老匹夫,竟想凭这点伎俩攻破邺城,简直是痴心妄想!”
与此同时,廖化率领五千精锐,在中年百姓的指引下,悄悄来到邺城西北角的暗渠入口。暗渠入口被杂草和石块掩盖,若不是有人指引,根本无法发现。士兵们用锄头和铁锹快速清理掉杂草和石块,露出一个仅容一人通过的洞口。
“将军,洞口已清理完毕,只是里面漆黑一片,不知是否有埋伏。”一名士兵低声禀报。
廖化点头,从腰间取出火折子点燃,递给身边的亲兵:“你带十名士兵先进去探查,若有异常,立即发出信号。”
亲兵领命,带着十名士兵钻进暗渠。暗渠内狭窄潮湿,弥漫着一股刺鼻的霉味,士兵们只能弯腰前行。约莫半个时辰后,前方传来亲兵的信号,表明暗渠内安全,且已抵达城内的出口。
廖化心中一喜,立即率领剩余的士兵钻进暗渠。经过一个时辰的艰难行进,终于抵达了暗渠的另一端出口。出口位于邺城西北角的一处废弃宅院,周围空无一人。
廖化示意士兵们悄悄走出暗渠,隐藏在宅院的角落里。他观察了片刻,见街上没有魏军的巡逻士兵,便对身边的将领说道:“你率领两千士兵,前往西门,伺机打开城门;我率领三千士兵,前往中军衙署,扰乱魏军的指挥中枢。切记,行动一定要隐蔽,不可打草惊蛇。”
将领们领命离去,各自率领士兵展开行动。廖化则率领三千士兵,沿着小巷向中军衙署进发。此时,城内的魏军大多被调往南门防御,街巷内十分空旷,偶尔遇到几名巡逻士兵,也被蜀汉士兵悄悄解决。
很快,廖化率领士兵们抵达了中军衙署附近。中军衙署外有数百名魏军守卫,戒备森严。廖化眉头微皱,对身边的士兵说道:“你们用弓箭射杀门口的守卫,我率领其他人趁机冲进去!”
士兵们纷纷取下弓箭,搭箭拉弦,对准门口的魏军守卫。随着廖化一声令下,箭矢如雨点般飞向守卫,门口的魏军守卫瞬间倒下一片。廖化趁机率领士兵们冲进军衙署,与里面的魏军展开厮杀。
中军衙署内的魏军猝不及防,很快便被击溃。廖化率领士兵们占领了中军衙署,一把火烧了魏军的粮草库和军械库。火光冲天,浓烟滚滚,城内的魏军见状,顿时乱作一团。
而此时,前往西门的将领已率领士兵们解决了城门的守卫,打开了西门。城外待命的五千士兵见状,立即冲入城中,与城内的士兵汇合,朝着南门的方向进发。
南门城楼上的夏侯威,看到城内火光冲天,又听到西门传来喊杀声,心中顿时慌了。他知道城内一定出了变故,连忙下令撤军回城。然而,正在攻城的蜀汉士兵怎会给他机会,副将率领士兵们趁机发起猛攻,魏军士兵伤亡惨重,纷纷溃逃。
夏侯威率领残兵退回城内,刚走到街巷口,就遇到了廖化率领的大军。廖化手持长枪,拦住夏侯威的去路:“夏侯威,你的死期到了!”
夏侯威怒喝一声,拔出长剑,朝着廖化冲去。两人战在一处,枪来剑往,打的难解难分。几十个回合后,夏侯威渐渐体力不支,被廖化一枪挑落马下,生擒活捉。
邺城的战斗终于结束,蜀汉大军占领了邺城。廖化下令安抚城内的百姓,打开粮仓,向百姓们发放粮食,同时派人将攻克邺城的消息禀报给姜维。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不少人还主动为蜀汉大军带路,指引他们前往周边的县城。
接下来的几日,廖化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接连攻克了冀州东部的数座县城,声威大震。曹魏在冀州东部的统治摇摇欲坠,不少县城的守将纷纷开城投降,蜀汉的疆域不断扩大。
第四折 雁门劲旅扫并州
雁门关外的草原上,李歆率领的一万步兵正沿着并州北部的官道前进。道路两旁是连绵起伏的山脉,草木枯黄,寒风呼啸,士兵们身着厚重的铠甲,顶着寒风,艰难地前行。
“将军,前面就是忻州城了。忻州城是并州北部的重要城池,守军有五千余人,守将是曹魏的将领王双。王双武艺高强,力大无穷,之前在晋阳之战中侥幸逃脱,如今驻守忻州城,想要阻拦我军北上。”一名斥候翻身下马,向李歆禀报。
李歆勒住战马,抬头望去,只见忻州城的城楼在寒风中矗立,城墙上的魏军士兵来回走动,戒备森严。他眉头微皱,对身边的副将说道:“王双确实是个难缠的对手,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传我命令,大军在忻州城外十里处安营扎寨,先休整一日,明日再发起进攻。”
士兵们连忙行动起来,搭建帐篷,生火做饭。经过一日的长途跋涉,士兵们早已疲惫不堪,吃过饭后,便纷纷钻进帐篷休息。李歆则在中军帐内,对着舆图思索着攻城的计策。
次日清晨,李歆率领大军来到忻州城下。王双亲自登上城楼,手持大刀,对着李歆高声喊道:“李歆!你竟敢率军侵犯我大魏的疆域,今日我定要让你有来无回!”
李歆冷笑一声:“王双,你不过是丧家之犬,还敢口出狂言!如今晋阳已破,冀州东部也被我军攻克,你若识时务,速速开城投降,我可饶你一命!”
王双大怒,下令道:“将士们,给我放箭!让蜀汉的士兵尝尝我们的厉害!”
城墙上的魏军士兵纷纷射箭,箭矢如雨点般飞向蜀汉大军。李歆连忙下令士兵们举起盾牌防御,同时指挥投石机向城楼发起进攻。石块呼啸着飞向城楼,砸在城墙上,溅起阵阵尘土。
然而,忻州城的城墙坚固,王双的防御也十分顽强,蜀汉大军连续攻打了一个上午,未能取得丝毫进展。李歆心中焦急,他知道,若不能尽快攻克忻州城,拖延了时间,恐会影响北伐的整体进度。
就在这时,一名士兵匆匆来到李歆身边,禀报说有一名西羌的牧民求见。李歆心中疑惑,让士兵将牧民带进来。不多时,一名身着西羌服饰的中年男子走进中军帐,他手持一张地图,对李歆说道:“将军,小人是西羌的牧民,常年在并州北部的草原上放牧,熟悉这里的地形。听闻将军攻打忻州城受阻,小人有一计,或许能帮助将军拿下城池。”
李歆连忙请牧民坐下,说道:“老乡请讲,若你的计策能攻克忻州城,我定有重赏。”
牧民将地图递给李歆,说道:“将军,忻州城的西侧有一条小路,通往城池的后山。后山是忻州城的制高点,只要将军能派一支精锐部队从这条小路登上后山,居高临下发起进攻,定能打乱魏军的防御,届时将军再从正面发起总攻,便可一举攻克忻州城。”
李歆接过地图,仔细查看,只见地图上果然标注着一条从城外通往后山的小路。他心中一喜,对牧民说道:“老乡,多谢你的计策!若能攻克忻州城,我定会上报姜将军,为你请功!”
牧民连忙说道:“将军客气了,西羌与蜀汉本是盟友,小人只是想为北伐出一份力。”
送走牧民后,李歆立即召集将领们议事,将牧民的计策告知众人。将领们纷纷表示赞同,认为这是攻克忻州城的最佳计策。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我们就按照这个计策行事。”李歆说道,“副将,你率领五千士兵,从正面继续攻打忻州城,吸引王双的注意力;我率领五千精锐,从西侧小路登上后山,发起突袭;一旦后山被我们占领,你立即率领士兵们发起总攻,一举攻克忻州城!”
将领们领命离去,各自准备行动。当日傍晚,副将率领五千士兵再次向忻州城的正面发起进攻,喊杀声震天动地。王双果然中计,将主力部队全部调往正面防御,丝毫没有察觉到蜀汉大军的另一支部队已悄悄向西侧小路进发。
李歆率领五千精锐,在牧民的指引下,沿着西侧小路向后山前进。小路崎岖陡峭,士兵们只能小心翼翼地攀爬。经过一个时辰的艰难行进,终于登上了后山。后山的魏军守卫寥寥无几,很快便被蜀汉士兵解决。
李歆站在后山的制高点,望着忻州城的全貌,心中大喜。他下令士兵们架设连弩,朝着城内的魏军发起进攻。箭矢如雨点般飞向城内,魏军士兵纷纷躲避,城墙上的防御顿时乱作一团。
王双在城楼上看到后山方向传来喊杀声,又看到蜀汉士兵从后山发起进攻,心中顿时慌了。他知道中计了,想要派兵前往后山增援,却被正面攻城的蜀汉士兵死死缠住,根本无法脱身。
就在这时,李歆率领士兵们从后山冲下,与城内的魏军展开厮杀。副将也率领正面的士兵们发起总攻,城门很快便被攻破,蜀汉大军涌入城内。
王双见大势已去,想要突围逃跑,却被李歆拦住。两人战在一处,李歆手持长枪,王双挥舞大刀,打的难解难分。几十个回合后,李歆抓住王双的一个破绽,一枪刺穿了他的铠甲,将他生擒活捉。
忻州城被攻克后,李歆率领大军乘胜追击,接连攻克了并州北部的数座县城。至此,并州北部全部被蜀汉大军占领,北伐的北路大军取得了重大胜利。李歆派人将攻克并州北部的消息禀报给姜维,同时继续向北进军,牵制幽州的魏军,为中路和东路大军的进攻创造有利条件。
第五折 中路大军逼朝歌
广武城通往朝歌的官道上,姜维率领的中路大军与西羌的骑兵汇合后,正浩浩荡荡地前进。大军旌旗飘扬,甲胄鲜明,战马嘶鸣,气势如虹。沿途的百姓们看到蜀汉大军经过,纷纷焚香祈福,希望大军能早日平定曹魏,还天下一个太平。
“将军,前面就是汲县了。汲县是通往朝歌的必经之路,城池虽小,但守军有四千余人,守将是曹魏的将领王基。王基颇有谋略,听闻我军前来,早已做好了防御准备。”陈默策马来到姜维身边,禀报说。
姜维勒住战马,抬头望去,只见汲县的城楼在阳光下清晰可见,城墙上的魏军士兵严阵以待。他思索片刻,说道:“汲县虽然不大,但地理位置重要,必须拿下。陈默,你率领五千骑兵,从正面攻打汲县,吸引王基的注意力;阿狼首领,你率领西羌骑兵绕到汲县的后方,截断他们的粮道和退路;我则率领主力部队,在汲县城外的要道设伏,防备朝歌方向的援军。”
陈默和阿狼齐声应和,各自率领部队出发。陈默率领五千骑兵很快便抵达汲县城下,下令士兵们发起进攻。连弩和弓箭密集地射向城楼,魏军士兵纷纷躲避,城墙上的连弩也开始反击,战斗瞬间打响。
王基站在城楼上,看到蜀汉骑兵发起猛攻,却丝毫不慌。他知道,汲县的城池坚固,只要守住城门,蜀汉大军一时半会儿难以攻克。他下令士兵们坚守阵地,同时派人前往朝歌求援,希望朝歌的魏军能尽快赶来增援。
然而,王基不知道的是,阿狼率领的西羌骑兵早已绕到汲县的后方,截断了汲县的粮道和退路。汲县城内的粮草本就不多,粮道被断后,城内的魏军士兵顿时陷入了恐慌之中。
与此同时,朝歌的魏军守将收到了王基的求援信,立即率领五千大军前往汲县增援。当援军走到汲县城外的要道时,突然遭到了姜维率领的主力部队的伏击。蜀汉士兵们从两侧的山林中冲出,箭如雨下,魏军援军猝不及防,瞬间陷入混乱。
姜维身先士卒,手持七星剑,斩杀了数名魏军将领。蜀汉士兵们士气大振,纷纷冲锋,魏军援军很快便溃不成军,大部分士兵被斩杀或俘虏,只有少数人侥幸逃脱。
得知援军被击溃的消息后,汲县城内的魏军士兵彻底失去了信心。王基知道大势已去,想要拔剑自刎,却被身边的亲兵拦住。亲兵们劝王基开城投降,保住性命。王基犹豫了片刻,最终还是同意了。他下令打开城门,率领城内的魏军士兵向蜀汉大军投降。
汲县被攻克后,姜维下令安抚城内的百姓,同时派人清点战利品和伤亡人数。经过统计,此次汲县之战,共歼灭魏军一千余人,俘虏三千余人,缴获粮草三万斤、连弩五十余架,蜀汉和西羌的大军伤亡五百余人。
休整一日后,姜维率领大军继续向朝歌前进。朝歌是殷商的故都,地理位置十分重要,是通往洛阳的最后一道屏障。曹魏在朝歌部署了一万余人的兵力,守将是曹魏的名将钟会。钟会是钟繇的儿子,自幼聪慧,颇有谋略,是曹魏后期的重要将领。
当姜维的大军抵达朝歌城外时,钟会早已率领士兵们做好了防御准备。朝歌的城墙高达三丈,城墙上架设了大量的连弩和投石机,城外还有一条护城河,水深一丈有余,防御十分严密。
“将军,朝歌的防御十分严密,钟会又是曹魏的名将,我们想要攻克朝歌,恐怕不容易。”陈默望着朝歌的城墙,担忧地说道。
姜维修点了点头,说道:“钟会确实是个劲敌,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传我命令,大军在朝歌城外安营扎寨,先派人探查朝歌的防御情况,再制定攻城计策。”
士兵们连忙行动起来,搭建帐篷,挖掘战壕。姜维则在中军帐内,对着舆图思索着攻城的计策。他知道,硬攻朝歌必定会付出惨重的代价,必须想出一个巧妙的计策,才能攻克城池。
就在这时,一名亲兵走进中军帐,禀报说有一名从朝歌城内逃出来的百姓求见。姜维心中疑惑,让士兵将百姓带进来。不多时,一名衣衫褴褛的中年男子走进中军帐,他跪在地上,对着姜维磕头说道:“将军,求求您救救朝歌的百姓吧!钟会为了防御我军,强行征调百姓们修建城墙,还抢夺百姓们的粮食,百姓们苦不堪言啊!”
姜维连忙扶起中年男子,说道:“老乡请起,你慢慢说,钟会在朝歌城内到底做了些什么?”
中年男子站起身,擦了擦眼角的泪水,说道:“将军,钟会率领大军进驻朝歌后,就强行征调城内的百姓修建城墙,凡是反抗的百姓,都被他残忍杀害。他还下令抢夺百姓们的粮食,说是为了军需,可实际上,他却将粮食囤积起来,准备据为己有。如今,朝歌城内的百姓们早已没有粮食可吃,只能靠挖野菜充饥,不少百姓都饿死了!”
姜维闻言,心中大怒。他没想到钟会竟然如此残暴,不顾百姓的死活。他对中年男子说道:“老乡,你放心,我一定会攻克朝歌,救百姓们于水火之中。你对朝歌城内的情况熟悉吗?有没有什么办法能尽快攻克城池?”
中年男子点了点头,说道:“将军,我在朝歌城内的县衙当过差,对城内的情况十分熟悉。朝歌的东门防御最为薄弱,因为那里的城墙年久失修,有不少地方已经坍塌。钟会虽然派人修补过,但只是简单地用石块堆砌,并不牢固。将军可以从东门发起进攻,定能攻克城池。”
姜维心中一喜,对中年男子说道:“老乡,多谢你的消息!若能攻克朝歌,我定会好好奖赏你!”
送走中年男子后,姜维立即召集陈默、阿狼等将领议事,将中年男子的消息告知众人,并制定了攻城计策。次日清晨,姜维率领大军向朝歌的东门发起进攻。陈默率领骑兵营从正面冲锋,吸引魏军的注意力;阿狼率领西羌骑兵绕到朝歌的其他城门,牵制魏军的兵力;姜维则率领主力部队,集中火力攻打东门的城墙。
钟会果然将主力部队调往其他城门防御,东门的守军只有两千余人。蜀汉大军集中投石机和连弩,向东门的城墙发起猛攻。石块和箭矢如雨点般飞向城墙,原本就不牢固的城墙很快便出现了裂缝。
随着一声巨响,东门的城墙轰然倒塌,蜀汉大军趁机冲入城内,与魏军展开激烈的厮杀。钟会得知东门被攻破,连忙率领主力部队前来增援,却被阿狼的西羌骑兵死死缠住,无法脱身。
城内的魏军士兵在蜀汉大军的猛攻之下,渐渐溃不成军。钟会见大势已去,想要突围逃跑,却被姜维拦住。两人战在一处,姜维手持七星剑,钟会挥舞长剑,打的难解难分。几十个回合后,钟会渐渐体力不支,被姜维一剑刺伤肩膀,生擒活捉。
朝歌被攻克后,姜维下令打开粮仓,向百姓们发放粮食,同时派人安抚百姓,修复被战火毁坏的房屋。百姓们纷纷涌上街头,欢呼雀跃,对蜀汉大军感激涕零。
攻克朝歌后,蜀汉的中路大军距离洛阳只有一步之遥。姜维派人将攻克朝歌的消息禀报给成都的刘禅,同时召集三路大军的将领们议事,准备向洛阳发起最后的进攻。北伐的胜利曙光,终于在眼前浮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