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兄也知道不该这么说话,“无妨,都是自己人,没事的。”
说的时候有些心虚。
“不过我说的也是事实,他报上画的东西,哪个能实现,不过哗众取宠而已。
古往今来有哪个皇帝敢开动如此大的工程,极少数几个下场如何,你们能不知道吗。
而这位比那些更甚,如此不恤民财,百姓如何不反?
要我说,我们现在反对,将来说不定还能青史留名。”
有同伴在一旁反对道:“我们不过是些白身,谁会记得我们。”
刘兄想了想:“我们去报社投稿,多的是人在反对,我们只要投了,必然可以出名。”
同伴劝阻,“这太危险了吧,万一……”
刘兄忽然低声说话:“你们难道不想回到过去吗?我们现在虽入了名家,但说到底我们都是文人。
现在那个商贾出身的人,带着一群泥腿子,把我们的土地家财全抢了。
他们势大,我们比不过,但我们也可以去写文章攻击他们。
就算不让我们攻击朝廷,我们也可以写文章告诉后来人,我们过去生活有多好。
只要他们还怀念前朝,我们就永不缺同路人。”
这群人不是个例,前朝时期能读书的,除了明德学院,就都是些地主出身。
前朝二百多年,积累的文人可不少。现在周衍不用他们的学问,反而推行什么术数、格物、化学……他们不反对才怪。
一时间,各处报纸都是他们的声音,关于朝廷政策反而因其严肃风格而落了下风。
周衍此时正在道路施工现场查看施工。
工程队里的人大都是民夫,他们还在用人力搬运材料。
不是周衍不想给他们换成大型机械施工,而是施工机械实在不够用。
各工坊已经把机器运冒烟了,施工机械也跟不上施工规模。
周衍对此早有预料,但也不可能提前把施工机械储备好。
只能像现在这样一边动工一边生产。
现在还只是开头,以后有的是用到施工机械的时候。
周衍来视察的是工人生活状态,看看有没有人敢伸手克扣工人工钱。
他倒不是在有人中饱私囊,而是如果有人把工钱克扣了,百姓怨恨的可是朝廷,损伤的是他的声誉。
游走各处,总能发现几个胆大妄为之人。
挑出一些做事不力惹得天怒人怨的货色,当着受欺压百姓杀了祭天,又把工人工钱补齐。
如此一来,工人果然干劲十足。
随行报社记者将周衍的光辉伟绩登上报纸通传天下。
周衍收到报纸上的消息时,正在微服与工人闲聊,“几位壮士,你们做这些工程累不累,你对修路这事怎么看。”
一位年长的工人上下打量了周衍一眼,见他面色粗糙,手上有茧,认定这也是个工人。
“说什么累不累,不过养家糊口。现在还好多了,以前就这种活都是朝廷强行征召。
现在还给工钱,好歹能算做是一份养家营生。
你是在跟哪个工头做事?”
周衍声音粗犷,“我是前面王工头的手下,做了几天,想来问问你们这些工头克扣工钱吗?
朝廷在报纸上定的工价是一月三两,可我只能收到二两七钱,不知你们是不是这种情况?”
“嘘~别说那么大声,”说着又放低声音,“现在哪个工头不抽一笔,你让抽了三钱还是好的,有人直接被抽一两呢。”
周衍面无表情,“你说那些人就不怕朝廷吗?”
一个年轻工人气愤说道:“他们怕什么朝廷,朝廷的人跟他们穿的是一条裤子。”
一位年长一些的摇摇头,“也不能这么说,这些工头忙前忙后,给我们张罗营生,拿笔抽成也是应该的。
要是我们自个儿去找活干,还没人愿意雇我们呢。”
周衍知道这些,朝廷官员为了管理方便,通常招的都是一个个团队,他们把工作包给这些团队,让工头去监督工人干活。
工头了解自家工人有什么本事,安排时也能按才能安排岗位。
当然,这些人靠着包揽工程的机会都发了财。
周衍知道这也不好管,朝廷也拿不出那么多人手去管理工人。
当然这只是初期,将来还会发展出更的规模的‘工头’。
周衍正有心询问一些其他事,就见一位墨者官员匆匆走来,周衍连忙给官员打了个眼色止住其脚步。
转头对几位工人告辞,“诸位先歇着吧,我去那边看看。”
离开几个工人视线,官员才上前,“钜子,有人在各地报纸上诋毁朝廷政策,报署的郑禹行者递来文书询问是否进行管制。”
郑禹不是草包,只是周衍在还未起事的时候,说过要放开禁制让人随意在上面发文。
立国之后也没遇到过这么大规模的文字攻击,这条命令也就这么执行下来。
现在要想禁止,还需要周衍发话。
周衍看了下官员递来的报纸,
“《论奇技淫巧误国疏》
作者:东林野老
布衣闻古圣王治世,以农桑为本,以礼乐为纲。
今观灵台新政,布衣不禁掩卷长叹:上以万乘之尊,而效墨翟之技;居九五之位,而慕公输之巧。此岂非舍本逐末乎?
其一:铜牛铁马,实乃掘根之器
......
其二:天工院制,实为乱序之源
......
其三:钢铁奇观,尽是剥民之具
......
其四:兴公考,废科举,终招灾异
......
布衣老矣,本不应妄议。
然见苏州机户砸毁织机,山东农人捣毁石路,此非民心乎?
昔炀帝凿运河、造龙舟,自以为“大业”可成,终致江都之祸。今钜子日夜督造“石路大网”“钢铁造物”,较之隋帝何异?
伏愿钜子:
焚铜牛以谢昊天
拆硬路以复田畴
罢天工院以正朝纲
布衣虽万死,不敢不谏!”
周衍猛的一看还以为是有人要造自己的反,这篇文章就是讨贼檄文。
不过想到自己手上的力量又放下心来。
又看了些别的文章,大体类似,偷换概念、道德绑架、选择性失明、历史恐吓......左右逃不出这些手段。
这些人可真先进,这个时候就能熟练运用这些手段了。
周衍第一反应是先禁了再说,但转念一想这些人所言不过是空话,将来科技发展起来,用事实驳斥非常容易。
但也不能任由他们这么诋毁,他们的言论还是很有煽动性的。
周衍看向那官员:“你记一下,把这些命令传达给郑禹,
第一,官报禁止,民间报社言论不必禁止;
第二,把所有发文者都记下来,以待将来清算;
第三,组织人手发文驳斥,与这些人对战,正是磨练宣传政工的大好机会;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