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莹莹:“没聊什么。就是想请大嫂协助一下军管会的任务。”
范长青:“桂芬天天在家待着,哪能协助军管会啊。莹莹,别让你大嫂去了,省得给你添麻烦。”
范莹莹:“大哥,军管会这次的任务正是需要像大嫂这样在北平十几年,对附近的街坊邻居都了解的人。”
李桂芬:“当家的,你别看不起人。别的事我还不敢说能帮到莹莹。如果只是对街坊四邻的了解,那我还是知道一些的。再说了,这几个月,你们去上班了,我也是天天出门的。远了不敢说,就咱们附近这一片的人家我都是知道一些的。”
范长青:“没有没有。我只是担心会耽误军管会的任务而已。”
郑岩这时向范莹莹问道:“娘,这次是什么任务啊?还要找本地老百姓帮忙了?”
范长青等人闻言看着郑岩。范长青赶紧说道:“石头,既然是任务,那咱们就别问了。别给你娘添麻烦了。”
范莹莹摇摇头,笑着说:“大哥,这次的任务明天也会张贴告示的,告诉你们也没事。这次的任务是给全国人民定成分。像我现在的情况是属于军人。如果以后转业到地方工作了,那我和石头就是烈属。而你们,应该会定级为雇农。像你们丰泽园东家这样有钱有产业的属于资本家。而工厂上班的工人定级就是工人。农村为定级为地主,富农,中农,贫下中农以及贫农。这要看其是否拥有土地和生活条件还有其是否有其他手艺。所以这次的任务就需要大嫂这样对附近都很了解的人了。”
范长青若有所思的点点头。郑岩继续问道:“娘,那这次的任务应该需要很多人手吧?您们军管会要负责整个城市的安全秩序,还有别的部门也离不开人。您们军管会有那么多人查访整个北平吗?”
范莹莹看了眼郑岩,摇摇头说:“军管会没有那么多的人手。我们需要向群众中找一些有时间,还对周围邻居都了解的人。而这样的人,年龄大多都是中年以上的人。所以我们开会讨论过,还要找一些年轻人来支持我们的工作。”
郑岩立即说道:“娘,我,我。您看我行不行?我年龄小,精力足。我也支持您们的工作。您看,我能不能去?”
范莹莹看着郑岩,还没有说话。范长青就急忙说道:“不行。石头,你厨艺还没学全,现在不能分心去干别的。”
范莹莹闻言,虽然也想带着郑岩在身边走访自己负责的区域。一方面郑岩确实能帮上一些忙,另一方面也可以和郑岩多相处。来北平快两个月了,一直都在忙着工作的事,还没有好好和郑岩相处。但是范长青说的对,既然学了厨艺,那就得学会。不能半途而废。
范莹莹:“石头,你舅舅说的对。你还是先把厨艺学会吧。找人的事,我们会慢慢找的。”
郑岩:“舅舅,我现在的手艺做家常菜已经没问题了。就是想提升也需要上灶多做菜才能提升。我离开丰泽园一段时间,先跟着我娘他们把定成分的工作完成了再回丰泽园学厨艺。舅舅,这样行吗?”
范长青:“不行,你出了丰泽园再想回来就不一定能回来了。你还是先老老实实再学两年吧。”
郑岩:“舅舅,以前我就说过。我学厨出师后会去工厂上班的。以我现在的手艺去了工厂,不敢和何叔那样,天天做一个菜,然后就是做工厂的招待餐。但是我现在去了工厂也是厨房里的大锅菜师傅。舅舅,咱们国家刚刚过去了战争,现在是百废待兴的时候。自古以来,战争结束后都会迎来休养生息。但是现在不是古代了,古代的休养生息是鼓励老百姓种地。现在的休养生息工业建设。所以去工厂上班肯定比在酒楼上班强,毕竟工厂可是能给国家建设做贡献,搞建设的地方。”
听了郑岩的话,范长青依旧不为所动。范莹莹却开口说道:“石头,这些话是你自己想到的还是听别人说过?”
郑岩:“我自己想的。”
范莹莹:“那你又是怎么想到这些的?”
郑岩:“看报纸,看书,看古籍。”
范莹莹:“那你把你看报纸古籍所想到的都说说。只要你说的有一定的道理,我就同意你跟着我去军管会。”
范长青:“莹莹,石头现在的厨艺才勉强能上灶。还要再学几年,锻炼几年才行。”
郑岩傻眼了,这哪里是看报纸看古籍得来的,这就是前世国家所经历的事。
范莹莹:“大哥,您先听石头说说。至于学厨艺,晚几个月再学也不迟。”
郑岩:“啊?这个...,那个...。这,”
范莹莹:“石头,我听你舅妈说了。家里改建一个卫生间是你的主意。对吧?”
范文平这时插了一句:“姑姑,不止是这件事。这院子也是石头刚来北平没多久就让我爸妈买下来的,还把您和姑父留给他的钱拿出来买这个院子。在柱子那边的四合院也买了一个西厢房。刚学厨没多久也告诉了我们,出师后就要去工厂上班。前段时间还建议我妈去做媒婆了。姑姑,石头的主意可不少哦。”
范莹莹就看着郑岩,不说话。郑岩听见范文平的话,无奈的看了范文平一眼。郑岩看着范莹莹,说:“娘,我先说说我看历史古籍的想法吧。咱们国家几千年,皇朝更迭这么多,每朝都不超过三百载,甚至更短。为什么了?因为咱们国家一直都是农耕社会。而农耕社会的坏处就是随着时间推移,老百姓手里的土地越来越少,有权有势的人会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拥有更多的土地。可老百姓手里没有土地就没有收入,没有收入就不能养活一家老小。所以每个朝代都有农民起义的事发生。对吧?”郑岩说完看了大家一眼,又接着说:“现在说说我看的一些旧报纸。我在一些报纸上看到国外国家是工业社会。他们是依靠工业来发展的,不管是种地的工具,还是生活中能用到的电话,汽车,包括两轮的洋车子。再往上就是木仓火包武器了。那些都是依靠工业生产出来的。而这方面恰恰是咱们缺少的。我想去工厂上班,不是去私人的工厂。我想去的是国家自己建立的工厂。我觉得国家绝对会自己建立工厂,而不是花钱从私人工厂里买自己需要的东西,买老百姓需要的东西。”说完这些话,郑岩看着范莹莹说:“这些是我看报纸看古籍自己慢慢想出来的。我不知道我想的对不对,但是我相信我想的这些事。”
范莹莹听了郑岩的话,思索片刻,对郑岩说:“所以你现在想去军管会帮忙是想先接近军管会,为以后进入国家建立的工厂做准备?石头,这些话你有没有对别人说过?”
郑岩:“娘,我是这么想的。这些话在今天之前我从来就没有说过。”
范莹莹点点头:“好吧。石头,你明天和你舅舅去上班。过几天再跟着我去军管会。”
郑岩:“娘,明天不能和您去军管会吗?”
范莹莹:“明天不用去。军管会留在北平完成成分等级的人只有八人。其他人全都分散在周边各个乡村。我是留下来的其中一人。明天我们八人还要分一下各自负责的区域,还要自己去群众中找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