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水亭外,晨光熹微,一缕缕阳光透过斑驳的木门,洒在刘邦蹲着的台阶上。
他正大口啃着烧饼,那满足的神情,仿佛这 plain 饼是他吃过最美的珍馐。
一旁的萧何,专注地在竹简上刻字,竹简上 “沛县地标商标清单” 几个字格外醒目。
第一项,泗水亭;
第二项,歌风台;
第三项,曹寡妇狗肉摊……
刻刀在竹简上划过,发出细微的摩擦声。
“慢着!”
一声暴喝,如平地惊雷,曹寡妇提着剁骨刀,风风火火地冲过来,刀尖直戳竹简,生生将 “狗肉摊” 三个字劈成两半。
“老娘的摊子凭啥给你抵债?”
她圆睁着眼,满脸的不忿。
萧何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不紧不慢地说:
“曹姐您这摊子估值最高,上个月项家间谍偷配方,被您用擀面杖打掉两颗牙的事都上热搜了!”
说着,掏出算盘,手指在珠子上拨拉几下,“啪啪” 作响,“品牌溢价加暴力美学,值三百金!”
曹寡妇一愣,随即又黑着脸,正欲再说些什么。
河边,韩信蹲着,手中拿着竹简,正仔细清洗。
水波荡漾,晃出他幼年的画面。七岁那年,饥荒肆虐,他饿得头晕眼花,瘫软在曹寡妇的狗肉摊前。
曹寡妇看着他,眼神复杂,最终塞给他半根骨头。
韩信接过骨头,狼吞虎咽,那骨头上的牙印,后来竟成了沛县美食的图腾,被刻在每张包装纸上。
“信仔!”
曹寡妇突然出现,打断了韩信的回忆。
她往韩信怀里塞了个油纸包。
“当年你爹给我刻的商标木牌,拿去抵债吧!”
韩信接过木牌,背面歪扭地刻着 “韩” 字,边角还粘着三十年前的狗油,那股熟悉的味道瞬间勾起了他满腹的情愫。
萧何家后院,七十岁的老母颤颤巍巍地走到桃树下,身旁是萧何紧张又期待的目光。
老人缓缓蹲下,吃力地挖开树下的陶罐。
罐里躺着一枚生锈的铜印,刻着 “沛令之玺”。
她用围裙仔细擦拭印面,轻声说:
“这是你太爷爷当亭长时刻的,当年刘邦他爹赊酒,还押过这印呢!”
刘邦接过铜印,往胳膊上盖,鲜红的印泥落下,赫然是 “沛县地标认证”。
他打趣道:“大娘,您这是给亭长搞防伪标识啊!”
仔细看去,印章边缘还刻着微型地图,标着沛县七大美食据点,密密麻麻,却十分精细。
城头,项家军的大旗骤然挂起,“正宗泗水亭狗肉” 六个大字,在风中张扬地招展。
曹寡妇见状,气得抡起板凳就往项家摊砸去。可砸在板凳上,才发现板凳腿竟刻着项家新注册的商标,甚至连板凳晃动的吱呀声,都被申请了音效专利。
“邦哥!他们连你放屁声都注册成 ‘帝王之音’ 了!”
樊哙举着竹简告示,满头大汗地狂奔而来。萧何接过告示,眯眼细看。
“这音波图…… 呸!分明是去年你吃豆子胀气的声纹!”
三更时分,万籁俱寂,韩信被屋顶的瓦片响惊醒。
他起身查看,只见屋檐掉下一个锦囊。
锦囊入手,沉甸甸的,打开一看,里面装着项家商标局的钥匙模型,附笺上带着虞姬常用的桃花香,写着:
“东市茅房第三砖,速取。”
众人闻讯赶来,捏着鼻子撬开砖块,里面 oil 布包着的竟是沛县地契原本,画押处盖着秦始皇的蛤蟆私章。
萧何接过地契,如获至宝:“这是原始产权证明!项家抢注的全是盗版!”
沛县衙门前,拍卖台支起,刘邦举着木槌,大声喊道:
“现在拍第七号标的 —— 沛县护城河波浪纹!”
项伯踩着竹简滑板冲进来。
“这纹路像我们项家图腾!”
曹寡妇突然泼出半锅老汤,油花在青石板上晕出 “沛县” 字样。
她冷哼一声:
“瞅清楚!这油花形状我们祖传三百年!”
萧何趁机架起显微镜,对着油滴仔细观察:
“每滴油都含八十七种香料,项家仿得出吗?”
现场一片嘈杂,众人议论纷纷,目光在沛县众人与项家军之间来回扫视。
韩信家,韩母坐在灯下,一夜未眠。
她手中拿着绣品,三百种丝线在她指尖穿梭,一幅沛县全景图渐渐成型。
绣到泗水亭时,丝线突然断了。
老人二话不说,咬破手指,续上血线。
“这是当年亭长给我接生的谢礼……”
血丝在朝阳下泛着金边,恰好勾勒出地标轮廓,那画面,惊心动魄又庄严肃穆。
项家请来的鉴宝师,举着放大镜,对着绣品细细查看,突然跪地高呼:
“血线含盐量与沛县水土吻合,真品无疑!”
全场哄笑,项羽派来的使者却趁乱往怀里塞绣线样本,眼神闪烁,动作鬼祟。
正当双方吵得不可开交,县衙大门突然轰然倒塌,尘土飞扬。
众人惊讶地看着,烟尘中走出一个佝偻的老吏,他怀里抱着积灰的陶罐,步履蹒跚却透着几分坚定。
“高祖三年地标备案在此!”
竹简从陶罐中哗啦散开,露出刘邦儿时在亭柱刻的 “刘三到此一游”。
萧何抓起竹简,对着光细看:
“这涂鸦笔迹经鉴定,与玉玺印文相似度 99%!”
曹寡妇见状,趁机架锅熬汤。
“老铁们!正版沛县味儿,认准柱上涂鸦款!”
现场瞬间沸腾,沛县众人欢呼雀跃,项家军则面面相觑,脸色铁青。
次日清晨,薄雾笼罩着沛县,项家军开始撤下所有仿制招牌。
项羽黑着脸,派人送来锦盒。
“沛县商标还你,把我叔父的滑板还来!”
盒里地契沾着辣椒面,角落里画着只戴冠的蛤蟆,正是当年秦始皇微服私访时的签名,岁月悠悠,这一笔一画间满是历史的沉淀与沧桑。
刘邦在狗肉摊直播啃骨头,对着镜头大喊:
“感谢项总监物归原主!”
突然,他咬到一个硬物,吐出来竟是个微型玉玺,刻着 “分期还款” —— 虞姬的簪头玉不知何时掉进了汤锅,如今成了这副模样。
(次日《大汉商报》头条:《从商标大战到玉玺肉偿:论 Ip 保护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