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这三块宅基地了,你们有什么想法。”
三天前周安就跟秦力商量好,今儿大家伙一块儿来看地。
周安、周正、周原,还有刘山娘,几个人顺着村里那条弯弯曲曲土路,心里头满是期待。
建好了房子才是真的在这清水村定下来,大家伙很难不激动。
大太阳明晃晃地照着,土路被晒得干巴巴的,每走一步,脚下就扬起一阵尘土,直往裤腿和鞋面上扑。
路两边,几丛狗尾巴草在风里晃悠,像是在跟他们打招呼。
几块地的位置都瞧好了,虽说没挨在一块儿,好在周正和刘山家的那两块,一大一小,紧紧靠着。
周正眯着眼,在那两块地跟前走来走去,还时不时用脚丈量着步子,嘴里嘟囔着:“这地儿,大小、位置都中,没啥挑的,就定这三处了。”
说完,他抬起头,一脸肯定地点点头。
周安瞧周正这么满意,跟着点头应和。
刘山娘向来听周正的,见他点头,自然也没意见。
周原也没有反对。
周安一看大家都同意了,赶紧转身,笑着对旁边站着的秦力说:“里正,今天可太麻烦了,我们就定这三块地了。”
县城麻辣烫有两个摊位,周原和周正得不放心,必须得呆在县城。
只能趁着下午稍微闲点的工夫赶回来,时间紧得很,看完得赶紧回去接着干活。
这事儿办得这么顺,全靠周安身后站着宁安,不然秦力哪会这么痛快帮忙。
往常啊,都是村民顺着里正的时间,想让里正迁就咱村民,不花点铜板根本不可能,而且还挑挑拣拣。
秦力赶忙摆摆手,脸上堆满笑说:“没啥没啥,都是一个村儿的,乡里乡亲的。再说了,你们家情况特殊,我肯定得多照顾着点。”
周正一听双手抱拳,恭敬地给秦力作揖:“太感谢里正体谅了。”
秦力哈哈一笑,眼睛瞅了瞅周安。
对于秦力的想法,周安还是知道的,直接回了笑容,然后接着问:“里正,那这宅基地的手续,咋整啊?”
“对于其他人说麻烦点,对于周生你来说,那是一点都不麻烦。”
一行人就往秦力家走去。
路上,秦力跟大伙唠着村里的事儿,一会儿说村头老王家的猪跑丢了,找了半天才找着;一会儿又讲村尾老李家的闺女考上了县里去了,村里不知道多少人嫉妒。
到了秦力家门口,秦力媳妇听到动静,麻溜地从屋里迎出来,手里端着刚泡好的茶水,热情地招呼:“你们跑了一上午,肯定累坏了,快喝点水歇歇。”
“谢谢婶子。”
“麻烦您了。”
简单聊了几句家常,秦力就转身进屋里,没过多久,小心翼翼地捧着笔墨纸砚出来了。
把东西摆在堂屋的桌子上,轻轻摊开一张皱巴巴的纸,拿起毛笔在砚台里蘸了蘸墨。
“这两块连着的地,大的给周正,小的归刘山娘,对吧?”秦力抬起头,看着周正和刘山娘确认。
两人连忙点头,周原又赶紧补充:“里正,麻烦您在契约上把两块地的边界写清楚点,省得以后扯皮。”
“那肯定的,这契约得写得严严实实,一点漏洞都不能有,放心我做了这么多年的里正,觉得不会有差错的。”
秦力一边说着,一边在纸上写了起来,详细记下宅基地的位置、大小、边界,还有买卖的价钱。
周安在旁边,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秦力写字。
“来,咱先把这契约填好。”秦力写完一段,指着契约上的空白处说,“这买方名字,你们四个挨个写上。”
周安接过笔,一笔一划地写下自己的名字。
写完,把笔递给周正,周正接过笔,想了想,稳稳地写下自己的名字,那字写得刚劲有力。
轮到刘山娘了,接过笔的时候,手都有点抖,但还是顺利的写了下去。
见所有人都会写自己的字,秦力看得很是惊讶。
都是逃荒的时候,周安让周墨轩教大家伙认字。
所有人不说认识多少字,但名字是都会写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