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江站在张卫国身后,眼睛一眨不眨地模仿着,学得无比认真。
起初,他的动作还带着军体拳的刚猛和僵硬,但张卫国总能在关键时刻,用最简单的话点醒他。
“肩膀松下来,你这是要,是把意念放在那,感觉全身的重量都落在了脚底板上!”
“气沉丹田,不是让你憋气,是把意念放在那,感觉全身的重量都落在了脚底板上。”
两个小时过去,当张卫国收势站定。
“你自己,从头到尾,打一遍我看看。”张卫国退到一旁。
小江深吸一口气,闭上眼睛,脑海里回放着刚才张卫国说的每一句话,感受着身体里那股若有似无的气感。
他缓缓起手,一招一式,虽然还带着几分生涩,却已经没有了最初的僵硬。
动作之间,竟真的有了一丝连绵不绝、刚柔并济的味道。
当最后一个收势动作完成,小江长长地吐出了一口浊气,只觉得浑身通泰,一股暖流在四肢百骸中流淌,说不出的舒畅。
张卫国笑着点头,对顾老爷子说:“顾爷爷,小江同志这底子是真好,再练上一阵子,就能陪您一起练了。这太极拳,最是养人。”
“顾爷爷,我明天要去一趟羊城,办点事。您有什么想吃的没?我到时候给您捎点回来。”
顾老爷子一听,乐了:“羊城,那地方好啊,就是太远了点。那边的点心倒是不错,不过大老远的,太麻烦了,不用特地给我带。”
张卫国摆摆手,一脸理所当然:“不麻烦,我们家三个小的也馋那口,我反正是要买的,到时候顺手给您带,不费事。”
这话说的,既周到又不见外,瞬间把顾老爷子哄得眉开眼笑,连连点头:“行,你自己看着买。”
到了出发去羊城的日子。
一大早,铁柱和云峰两人提着行李,来到了张记粉店。
“卫国哥。”
“卫国哥,我们来了。”
厨房里,李雪梅正忙着,见他们来了,连忙招呼。
“把东西放下,先吃饭。”
中午的午餐很丰盛,满满当当摆了一大桌。
饭后,李雪梅从厨房里拿出一个大号的保温桶。
她拧开盖子,一股浓郁的肉香瞬间弥漫开来。
“这是给你们卤的牛肉,在保温桶里装着,能管10多个小时,在火车上吃上一口热乎的,暖暖胃。”
她一边说,一边细心地把盖子拧紧,递给张卫国,眼神里满是温柔和关切。
张卫国接过保温桶,心中一暖,他看向自己的媳妇。
“知道了,我也不是第一次出远门,你就放心吧。”
“我不在家的日子,店里有啥事需要帮忙,可以找根生或是刚子。”
李雪梅替他理了理衣服:“嗯,以前总觉得羊城是很远的地方,可你不仅从那里进了衣服回来卖,还要在那里开公司。现在想起来,我都有种做梦的感觉。”
趁没有人注意,张卫国搂了一下媳妇的腰:“等公司走上正轨,明年暑假,带你们去羊城玩。”
他在羊城买的两套房,正在装修,只要家具电器进场,再空几个月散散味,放暑假时,刚好可以带着媳妇和孩子住进去。
绿皮火车驶离站台,第一次坐火车的张铁柱和赵云峰,简直不知道该往哪儿看。
“哥,这铁家伙真能跑这么快啊?”
张铁柱坐在下铺靠窗的位置上,手却忍不住在冰凉的车窗上摸来摸去,看什么都新鲜。
赵云峰更是恨不得把脑袋探出窗外去,看着外面飞速倒退的电线杆和农田,嘴巴张得能塞下一个鸡蛋。
“卫国哥,这就跟飞起来一样。”
这俩小子,活脱脱就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
张卫国看着他们俩这副没见过世面的兴奋劲儿,嘴角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他想起了前世的自己,第一次背井离乡坐上南下的火车时,车窗外也是同样的风景,可他心里装的,却满是前途未卜的迷茫和深入骨髓的悲凉。
幸好,这一世,一切都不同了。
他不再是那个被命运推着走的孤狼,而是带着兄弟们闯天下的领头人。
当火车终于驶入羊城站,下了车是铁柱和云峰听不懂的粤语,周围是行色匆匆、穿着时髦的男男女女。
铁柱和云峰彻底懵了,紧紧跟在张卫国身后,生怕一眨眼就被人潮冲散了。
张卫国却轻车熟路,带着两人七拐八拐,很快就找到一个招待所。
“先放行李,洗把脸,咱们去见个人。”
放下东西,三人马不停蹄地打了一辆出租车。
当司机一脚油门下去,铁柱和云峰又体验了一把什么叫推背感,两人死死抓住车门上方的扶手,表情既紧张又刺激。
车子最终停在了水荫路的一个大仓库门口。
一个留着利落短发的青年,看到张卫国下车,立刻满脸笑容地迎了上来。
“卫国哥,你可算来了!”
“给你介绍一下,”张卫国拍了拍青年的肩膀,对身后的铁柱和云峰说。
“这位是郑涛,郑大哥,中专毕业,是咱们羊城本地人。以后,你们俩就跟着他一起做事,他让干啥就干啥,多听多看多学,知道吗?”
眼前这位郑大哥看着就比他们有文化,铁柱和云峰挺直了腰板,紧张喊道:“郑大哥好。”
郑涛连忙摆手:“卫国哥,你可别这么说,我哪有你说的那么厉害。”
他笑了笑,直接切入正题:“制衣厂想知道咱们到底想用哪种模式跟他们合作。卫国哥,要不咱们现在就去工厂看看?”
张卫国心里立刻给郑涛点了个赞,他要的就是这种不拖泥带水的人。
他点了点头:“好,我手里有几张图纸,正好让他们照着打个板,做几件样衣出来。”
“要是质量、手工都让我满意,接下来的春装,就全交给他们做。”
来羊城的火车上,他从系统商城里兑换了几十张明年开春最流行的女装图纸。
这些款式,别说小小的德山市,就是整个国内,都绝对是独一份的。
他就不信,那些做了半辈子衣服的老师傅,会看不出这些图纸里藏着的巨大商机。
“卫国哥,我联系的那家厂子老板,人很实在,我这就带你们过去。”
四人再次打了辆车,在羊城的大街小巷里穿梭,最终停在了一家挂着东平制衣厂牌子的工厂门口。
厂子不大,里面传来阵阵缝纫机的声音。
这是一家拥有一百来号工人的中型制衣厂。
郑涛领着三人往里走,一边走一边介绍:“老板叫唐东平,这间工厂刚开了一年,没接到什么外贸的大单子,非常希望跟我们合作。”
张卫国点点头,这种人,正好。
他要的是能把图纸变成现实的巧手,不是油嘴滑舌的商人。
几人穿过堆满布料的前院,直接走进了生产车间。
一股热烘烘的气息混合着布料和机油的味道扑面而来,上百台缝纫机同时作响,场面很是震撼。
郑涛指着一个身穿牛仔外套,埋头踩着缝纫机的中年男人说。
“卫国哥,那个就是老板,唐东平。”
男人全神贯注看着手里的布料,根本没有注意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