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立医院走廊的消毒水味混合着雨后的潮湿。吴欢站在窗前,指间夹着那张泛黄的工作证。
照片上的姑娘杏眼圆睁,与潘莉有七分相似,但眉宇间多了几分英气。
\"潘文娟,临州港缉私科三级督察,1997年入职。\"沈振邦的声音从病床上传来,\"她发现黄金走私线索的第三天,缉私科就接到改组通知。\"
沈国华突然递过一份档案:\"看看这个。\" 文件抬头印着\"绝密\"字样,内容却是潘文娟的调职申请。
在\"申请理由\"一栏,娟秀的字迹写道:\"因家庭原因请求调离缉私一线\"。
而审批意见栏里,沈振邦的批语被墨水涂得只剩半个\"准\"字。
\"当年我不得不批。\"沈振邦咳嗽着指向文件边缘,\"看这里。\" 吴欢凑近才看清,纸张边缘有个几乎不可见的针孔——这是纪委密件特有的标记。
江海集团总部。
刘金标带人冲进档案室时,保安主管正往碎纸机里塞文件。
\"住手!\"陈默一个箭步上前,从碎纸口抢出半张船舶登记表。残页上,\"黄金\"二字清晰可见,后面的吨位数已被撕毁。
\"1998年6月的航运记录在哪?\"刘金标厉声问道。 保安主管眼神闪烁:\"二十年前的资料...早销毁了...\"
\"是吗?\"陈默突然掀开墙上的消防示意图,露出后面的暗门。
电子锁屏幕上,指纹识别区还沾着新鲜的血迹。
暗室里,成排的保险柜在紫外线灯下泛着冷光。刘金标戴上手套,输入从余金贵办公室搜到的密码。
第三个保险柜弹开时,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里面整整齐齐码着十二本烫金账簿,每本扉页都印着振翅的海鸥标记。
省委会议室 暴雨敲打着落地窗。沈国华将账簿复印件分发给在座常委:\"根据江海集团内部记录,1998年至2002年间,共有147个航次的'建材'运输实际载运黄金,累计约37吨。\"
会议室鸦雀无声。
吴欢注意到组织部长王朝晖的右手正不受控制地颤抖,茶水在杯沿荡出细小的波纹。
\"更严重的是这个。\"沈国华调出另一份文件,\"当年经手黄金冶炼的工人,有23人陆续患上了同种血液病。\"
投影仪亮起的照片上,年轻时的王朝晖站在冶炼车间,身旁是戴着防毒面具的工人。
照片角落的日期显示:1998年6月18日——正是周正阳在记事本上画红圈的后一天。
\"王部长,\"沈国华突然点名,\"作为当时港务局调度室主任,你有什么要说明的?\"
王朝晖猛地站起,茶杯翻倒:\"这是诬陷!我要向中央申诉!\"
他转身欲走时,会议室大门被推开。
中纪委的同志亮出证件:\"王朝晖同志,请配合调查。\"
颐福公墓。骤雨初歇。
潘莉撑伞站在雨中,面前是座无名墓碑。吴欢默默走到她身旁,看见碑前摆着束新鲜的茉莉。
\"我妹妹最爱这种花。\"潘莉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她死前最后句话是'姐,账本在调度室'。\"
雨丝顺着碑文流淌,吴欢这才看清上面刻着\"潘文娟之墓\",生卒年月定格在1975-1998。
\"当年她调职后...\"潘莉的指甲掐进掌心,\"被人灌了混凝土,沉在3号泊位的桩基里。\"
吴欢想起自贸区奠基时,陈阿大送的子弹壳——那些都是在禁渔区打捞上来的。
而禁渔区,恰好就在3号泊位正前方。
\"沈振邦为什么瞒着你?\"
\"他不敢说。\"潘莉苦笑,\"我那时刚提副厅,冲动之下只会白白送命。\"她从怀中取出个U盘,\"文娟用命换来的证据,现在该派上用场了。\"
省公安厅技术科。 数据恢复软件正在读取U盘内容。
突然,屏幕弹出提示:\"需要二级密钥解锁\"。
\"这是什么?\"刘金标皱眉问道。
技术员调出元数据:\"密钥应该是一组8位数字,与1998年某个日期有关。\"
吴欢突然想起什么,掏出手机翻拍周正阳的记事本。放大后的红圈旁,隐约可见\"0617\"的铅笔痕迹。
输入这组数字,屏幕闪烁后显示出完整的文件树。最顶端的文件夹命名为:\"保护名单\"。
点开瞬间,满室哗然——里面是十二名厅级以上干部当年收受金条的收据扫描件,每张都有亲笔签名和指纹。
刘金标的对讲机突然响起:\"刘厅!王朝晖在押送途中突发心脏病!\"
\"不可能!\"吴欢抓起车钥匙,\"上车前刚做过体检!\"
省立医院急诊室 心电监护仪拉出笔直的绿线。
主治医师摘下口罩:\"心室颤动,抢救无效。\"
吴欢掀开白布,王朝晖的瞳孔已经散大。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右手腕内侧的针眼——不是急救留下的,而是某种更细的注射痕迹。
\"查监控!\"刘金标厉声道,\"谁接触过嫌疑人!\"
走廊监控显示,押送车抵达前,有个穿白大褂的医生\"偶然\"在电梯里与王朝晖擦肩而过。
放大画面后,吴欢认出了那个医生的手表——江海集团二十周年纪念款,表盘上刻着微型海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