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内热火朝天,但是校外的情况很是触目惊心。
因为忙于工厂的事情,后续金财财在学校住了三个多月,暂时与外面隔绝了,后面寒假又要搞新品创作,等到初春被特许放了一周假回家的时候,街上的所见所闻让她觉得恍如隔日。
人们走路缓慢呆滞,路上谁带了食物,将迎接大部分人的目光洗礼,那是羡慕、嫉妒和饥饿。
金财财骑着自行车,车筐里挂着个兜子,里面是香蕉,后车架上还有一个箱子。
这是新一批工艺品出口广受好评,并且价格再创新高,上级特意奖励的橘子和柚子。
这东西很少见,金财财给吴砚和高玉兰分了两个广柑,就带回来了。
到了家里,李奶奶听见动静出来查看,见是她回来了,很是高兴,“家里我都照看着呢,时不时就过来烘烘屋子,屋子里面也勤打扫着呢。”
“谢谢您嘞,这是校办工厂奖励我的水果,您拿几个给国强甜甜嘴吧。”
“哎哟,这可是你的奖品,我拿不合适。”李奶奶自然眼馋,但仍旧推托着。
“您就拿着吧,这一冬天都多亏了您,要不等我回来这房子就冻透了,三两天且暖不回来呢。”
“那我就厚着脸皮拿了。”李奶奶高兴过后就叹气,“如今这市面上根本没有水果,家里也不能总买高级点心吃,也就过年买了点花生瓜子,加起来也不到一斤,糖也买了二两,哄孩子都摸不出东西。”
“对了,你俩叔叔来找过你两次,知道你是去学校了就放了心,说是没啥事,就是过年过节来瞅瞅你。”
“我知道了,谢谢李奶奶。”
“得嘞,你在家好好归置归置,我也回家了。”李奶奶用衣襟下摆兜着几个广柑回去了,这是稀罕物,小金说放得时间不短了,得赶快吃掉。
金财财又长了一岁,已经是个大姑娘了,身条细细的,辫子长长的。以前够不着的架子现在也能轻松取物了。
她到了家就开始大扫除,先在炉子旁边发上面,然后把被子什么的拿出来晒晒,床单枕巾也都好好洗了洗,忙活半天,李奶奶给送来一把自己种的嫩生生的韭菜,正好做一顿馅饼。
把发好的面烙了五个酥饼,又做了四个韭菜馅儿饼,锅里熬的稀饭,再配上螺丝转儿(咸菜),这顿自家饭吃的香极了。
门口碰见李国强放学,金财财招手,李国强挥别小伙伴,到了小院儿。
“快吃,这还是你奶奶送我的韭菜呢。”
吃独食遭人嫉恨,给小孩儿吃一点没事,现在韭菜可不好买。
韭菜鸡蛋的馅儿,鲜香无比,皮儿薄薄脆脆的,没什么油也好吃的不得了,李国强几口就吃光了。
“谢谢妞妞姐姐。”
回到家,看着大孙子油光光的小嘴,李奶奶虎着脸,“干什么去了?”
“妞妞姐姐给我吃烙饼了,说韭菜是咱家给的,分我一个尝尝味儿。”李国强满心回味。
“嗨呀,这才给了多大一把韭菜,能包几个馅饼,就给你祸祸一个。”当妈的明面上抱怨,实际上心里高兴得很。
李奶奶也笑了,“吃了就吃了吧,往后多照顾着点小金,这孩子一个人生活不容易,就当多处了个亲戚。”
“好。”
既然回来了,也该跟马奶奶和林奶奶说一声,省的她们挂念。
金财财去了一趟大杂院儿,老太太看见她都一脸惊喜。
“真是长大了,白了,也高了。”
谁能想到这是当初又瘦又小的妞妞?女大十八变,这孩子努力上进,将来毕业肯定有个好工作,那对没福的,真是活该。
“年底你爸妈还来信了,不知道你的学校,就把信寄到了我们家。”马桂枝说道。
“信里托我们打听一下你的地址,还说要叫两个小的投奔你呢。”
“真是没脸没皮,他们俩是双职工,又是孩子爹妈,想叫妞妞帮着养孩子,没的让人笑掉大牙。”林秀娥嗤笑道。
说到哪儿,也没有叫还没成年的孩子帮着养弟弟的事儿,尤其是爹妈都是双职工,又没死,把孩子甩给闺女算是怎么回事?
年头不好,俩大人都没辙,妞妞还在上学呢,有什么办法、有什么时间?
“你也别见怪,我回信骂了他们一顿。”一向老好人的马桂枝看了信生气的不行,花两张邮票钱也要骂着不着调的两个一顿。
“您都是为了我好,哪能怪您呢?”金财财笑着说。
“你骂得对,他们走了有两年了吧,给妞妞来过一封信吗?一张钱票一点东西都没有寄回来过,凭啥要指望着妞妞养弟弟?”
骂他们就对了。
林秀娥这阵儿经常提前下班,巧妇难为无米之炊,饭店里没有粮食蔬菜,肉蛋也少,做什么饭?每天除了早上中午两顿,其他时候闲的不行。
全国都这个样,小金也正是长身体的时候,那公母俩是怎么好意思腆着脸说出这话的,这也算是为人父母?
简直是天生的仇家。见不得孩子一点好。
说起孩子,大淼在屋子里睡得正香,虽然看上去有些瘦,但是身子骨随了牛家人,挺健康。
马奶奶说大孙子这么大也没怎么生过病,给家里省了不少心。
金财财给孩子的小被底下塞了个红包,祝福他又长了一岁。
马奶奶瞅见了说什么也不肯要,两人撕扯了一顿,直到金财财说她们校办工厂有补贴的事,她才勉强收下了。
不过这个时候红包也就是几毛钱意思一下,多了谁也负担不起。
金财财一家给拿了一个小柚子,这东西稀罕,而且老京城人爱买橘子,不爱吃陌生东西,这个物件跟个小西瓜似的,大而清香,还真没怎么买过。
倒是林秀娥听说过柚子茶,便说要回家研究研究,到时候争取连皮带肉都充分利用,不叫糟践。
其他人都还在上班,她说了会儿话就回家了,没有久留。
临走马桂枝和林秀娥把之前准备好的、准备过年时给她拿去的东西给带上了。
牛家儿媳妇在毛纺厂,送的便是一个有瑕疵的毛背心,正适合“乱穿衣”的春天穿着,保暖还不累赘。
林秀娥给的是一包毛嗑和一套小笼屉,这是饭店备用的,现在也用不着,她就花几个钱走账换了回家,之前听金财财提起过,这是专门给她换的。
金财财说完话,收了东西马上走了,没有久留。再待下去要到饭点了,可不兴在别人家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