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结果就是李默和赵武两个人,一起去了石俊所订的饭店。
好在石俊所选的饭店,看起来不是那种一顿饭能吃几万块的那种地方。饭店的位置幽静,内部装修简朴大方,菜单每一道菜品后面的数字都比较合理。
李默和赵武两人到了包厢之后,他这才给石俊发了信息,说自己和赵武都已经到了。
赵武看了看环境,然后摇了摇头说道:“在这个地方请石老师吃饭,还是浪费了。不如下个馆子,找个僻静一点的包厢,吃完饭之后,给他送点茶叶或者送套茶具。就算是在这地方请,也不能就请他一个,应当把吴校长也喊着。”
李默也明白赵武的意思,在体制内讲究一个“局”文化。饭局的本质,就是以各类人员物理组合为前提,通过烟、酒等催化作用产生的化学反应,讲究“酸碱中和”。
就像今天晚上那些不愿意过来的学员一样,就是觉得赴这个局的精力和时间,还不如找几个要好的打打牌,还能联络联络感情。
什么东西都有价值,不对等的时候,很多东西都是不成立的。
李默轻笑一声解释:“我也没有什么所求,只是表示感谢而已。再者说,石俊老师学识不错,交流交流也挺好的。”
赵武摇了摇头,显然不大认同。不过他是冲着李默过来的,这段时间的相处,他对李默比较感兴趣。
可以说他觉得陪李默去应付一餐饭,赚取的价值大于他去找几个人打牌。
在等了足足有二十分钟,李默和赵武这才听到了外面的脚步声。听声音,好像还不止一个人。
赵武笑着打趣:“石老师不会拖家带口一起过来了吧。”
李默摇了摇头,让他少说两句。石俊性格古怪,如果听了这样的打趣,只怕转身就走了。
此时包厢门打开,第一个就看到了石俊。石俊穿的就是上班那一套,显得比较正式。
而在他身后,一个看年龄是才上班的女孩凑了过来,本以为这是石俊带来的。
却没想到,女孩的目光快速在包厢里面打量了一圈。这女孩看起来有些秀气,只是板着一张脸,有些破坏美感。
正当李默和赵武摸不清路数的时候,女孩让到一边,一个稍显丰腴的短发女人走了进来。女人原本戴着口罩,进了包厢就把口罩摘了下来,露出了一张略显清冷的脸。
李默和赵武看到这张脸愣了一下,随后下意识站直了身子。因为这个女人不是别人,正是庆州市组织部部长李清梅,同时也是市委党校校长。
“领导,这两位都是我们班的学生。”
石俊向李清梅介绍了还有些懵逼的李默和赵武,然后又看向李默和赵武,“你俩跟李部长做一下自我介绍。”
这是石俊给两个年轻人的机会。
赵武反应快,先做了自我介绍:“李部长好,我是东山县招商局的赵武。”
李清梅点了点头,脸上多了一些笑容:“今年东山县招商工作开展得不错,产业园招商工作已经提前展开了,我听你们领导表扬过你,年轻有干劲。”
李清梅搞组织工作的,对全市干部心中有数是正常的,只不过赵武这个级别,她也能精准说出对方正在开展的工作,的确让人感觉不一般。
被李清梅这样的大佬表扬,赵武激动地连连道谢,脸色已经涨得通红。
他做梦都没有想到,随便参加一个局,竟然能够碰到这样的大佬。这不亚于出门捡到一张彩票,竟然还特么中奖了。
李清梅点了点头,然后看向李默。李默还没有说话,她已经主动地开口:“你是老山县科协的李默对吧,石俊把你的策论发我看了,思路和文笔都不错,我很喜欢。”
这番话,也彻底为李默解了惑。难怪吴雨前倨后恭,难怪自己能够以旁听生的身份夺取第一,原来是李清梅这位大佬欣赏自己的文笔。
这样大佬的一句话,自己文章的名次、正式学员资格,都不是问题了。
李默之前就很奇怪,究竟是哪位神仙帮了忙,却没有想到是这样的一位大佬。对方的身份,可完全不亚于王永胜,是庆州市“十一常”之一,而且作为市委组织部一把手,对干部升迁、任用有着特殊影响。
李默不由看向石俊,心中充满感激,他知道李清梅能够看到自己的文章,大概还是石俊的推荐。
而石俊的能量,显然被很多人低估了。现在想想,石俊明明官运不济,后面又能够到党校里面来当老师。有些人看似是一座破庙,实际上里面藏着真佛。
“都坐吧,今天说起来是谢师宴,只不过我晚上恰好没事,应该没有打扰你们吧。”
李清梅笑着让众人入座,她自然是在各方邀请之下,坐在主座位置上。她的笑容春风拂面,年龄也不是很大,却给人的气势很不一样。
石俊水涨船高,落座在二位。就连李清梅带来的秘书,也坐在了三位。李默和赵武两个人,心甘情愿坐在门边。
甚至赵武主动坐在门边,坐在李默的下手。他觉得今晚这餐饭那是太值了,他自觉伏低做小。
等到饭菜和酒上桌之后,李默郑重向李清梅和石俊道谢,感谢两位领导给自己一个出彩的机会。
李清梅笑着摆了摆手:“李默,我们不说这些,我今晚过来,也不是听你在这里感恩戴德。我对你的才华很欣赏,今天晚上就聊聊文章,不聊其他。”
李默闻言,反而显得有些不好意思。他对自己策论是很了解的,从哪方面分析,也绝对没有到能惊动李清梅的地步。
对方如此厚爱,反而让他心里生出了一丝疑惑。
更奇怪的是,石俊缓缓开口,对李默的策论进行了剖析。
通过他的剖析,李默的策论顿时上了一个等级。就连李默都感觉,自己写的这篇东西,好像有点脱胎换骨的意思。
李清梅缓缓说道:“这篇策论我看在眼里,最大的感触就是结合实际。现在有些年轻人高谈阔论惯了,哪怕有些语句精妙,也是拾人牙慧。李默的文章看了,我很喜欢,也不知道你们县委组织部怎么想的,把你这个人才放到了科协。”
李清梅这番评价很高了,李默赶紧谦虚表示,前往县科协是自己想要在一线历练。越是在这个时候,他越要保持冷静。
真要认为人家对你高看一眼,你就在这里说老单位的坏话,也不会给任何人留下好印象,甚至给人一种小人得志的感觉。
看到李默这么回复,李清梅也点了点头,似乎是对李默的成熟稳重感到非常满意。
在聊了一会文章之后,李清梅又话锋一转:“不知道李默同志对于自己工作有没有规划,有没有考虑到市里面来上班?你这个文字功底,可以跟在我后面,帮忙出谋划策。我可以承诺,直接解决你的副科。”
此话一出,李默等人都愣住了,没想到李清梅竟然亲自向李默抛出了橄榄枝。而且这不是一般的招揽,竟然是让李默跟在她身后。
以前,市委一把手会配两个人跟着,一个相当于生活秘书一个相当于工作秘书。当然这两个在编制中是没有的,基本上都是挂着一科科长或者办公室副主任名头的。
这两个人,别人都会称为秘书,私底下喊生活秘书为大秘,喊工作秘书为二秘。很早之前说“二号首长”,那就是二秘,工作秘书。
只是现在普遍市领导配一个秘书,也是常态化了。当然有的强势领导,或者确实有工作需要的,多一个人跟着也是可以的。
李清梅身边已经跟了一个秘书,她现在的意思是让李默去组织部,主要跟在她身边搞材料,相当于她个人的工作秘书。
当然领导不会配异性秘书,到时候会挂个名头。就算是这样,对普通人来说,这已经是一步登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