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东纠结了一会,还是听自家弟弟的话,出去了,安不安全的另说,要是会镇上告状,岳父不帮衬自家了咋整。
两儿子的束修大头靠的是岳家,女儿和镇上绣娘学刺绣也是岳家帮找的门路,他现在日子舒坦得很,养家不辛苦,有双方父母帮衬着,要是少了哪一方,压力可不就到他身上了?
杨培杰眼珠一转,也回房收拾东西走了,走前还不忘告知自己的去处:“爷奶,我也去看看。”
李氏嘀咕:“去看看也不用收拾包袱呀!”
杨南捏了捏她的手,笑骂:“你个棒槌。”没看出来他那大侄子不想在乡下待了了吗!这事只是他离开的借口而已。
杨培明思考片刻,决定还是继续呆在这儿,要是明天早上几人都没回来,他中午就将包袱卷吧卷吧,自己溜回去。
四房屋里。
林氏看着从窗边走回来的男人:“咋样?内讧了没?”
杨北:“和二房没内讧,但和两老内讧了!”
意想不到啊,原本只是想将大嫂伸长的爪子给砍了的,但是现在嘛!估计打大嫂和他娘的关系回不到从前了!杨北在心里哈哈大笑。
笑完了和林氏商量:“媳妇,明儿个我跟着去干活,要辛苦你看着俩孩子了!”
林氏疑惑:“怎么了?之前不是说过了用我坐月子这事儿逃过秋收的吗?”
“你看啊。”杨北细细分析:“大哥一家走了估计就不会回来了,那我也得去露露脸啊,免得那两个偏心的一直败坏我名声,说我好吃懒做,扒着其他几房吸血。”
虽然他在外的形象确实不怎么样,但是还是要去装装样子的,也得澄清澄清这段时间的闲话。
常规操作,习惯了。
“那你别太卖力。”林氏叮嘱,卖了就吃亏了。
“嗯,我知道。”
……
“哟!杨老四,今天怎么来干活了?太阳打西边升起了不成?”说着,还抬头看了一眼刚升不久的初阳。
周边的人哈哈大笑。
“就是,老四,你娘说你又犯懒了,今个儿怎么来地里了?”
杨北笑着回答:“哪能呢!我娘胡说的,我这几天在家忙着照顾媳妇孩子呢!你们也知道,孩子刚出生,没个人照顾不行!”
旁边的人点头附和:“这倒是,这刚生下来的娃娃,一个照顾不好,很容易夭折。”
又有一个年龄差不多的人向杨北打听:“那你娘还说你天天在家里吃香的喝辣的,是不是真的?”
“对啊!还听说,你和你媳妇每天鸡肉鸡蛋不离口呢!”这日子过得,他都羡慕!
前者和杨北年纪差不多大的人是村长的小儿子,叫赵祥,后者是赵家村赵氏族长的孙子,叫赵康。杨北和他们玩得不错,所以一个个问题的回答。
“我娘说的是假的,我前段时间没去干活,我娘都不给东西我们四房吃,吃的用的都是我媳妇儿的嫁妆,这事昨天晚上从我家门口经过的人都知道。这不,现在嫁妆用得七七八八了,只能来干活了!不来干活的话,吃西北风能吃饱呀?”前面先诉说自己在家里的处境,接着引出自己的艰难。
嗯,他没钱,以后有事别来找他借。
回答了赵祥的话后,又回答赵康的:“乡下人,哪能每天鸡肉鸡蛋不离口呢!这不是做梦呢嘛!做梦都不能做这么好。”
“对了,这事你是听谁说的?我娘嘛?”杨北扛着锄头,不知道想到了什么,激动的一拍大腿:“哎呀,这话是不是我娘说的?如果是我娘提的,那我回去后可不得让她给上十个八个的鸡蛋,不然,我不是白担这名了吗?”
说着,目光炯炯看向赵康。
赵康挠挠头:“没啊!哥,你别误会啊!这事我是听我大嫂提过一嘴。”因为这,他大嫂明里暗里说他们赵家本地的比不过一个外来的,人家外来的人家娶媳妇都能儿媳在月子里鸡肉鸡蛋不愁吃。
“那你大嫂咋知道我家的事?”杨北瞪大眼,一副吃惊的样子。
赵康老实回答:“你家那镇上的大嫂说的。”
杨北一副不可置信的样子:“咋可能?我大嫂对我挺好的,咋可能说我家的胡话?”
“难道是大嫂想给我家鸡和鸡蛋!肯定是,不然她不会昨晚就带着侄女会镇上,肯定是会镇上买鸡和鸡蛋了!”说完,就傻笑起来。
一个婶子一直听着几人聊天呢!看杨北这样子,一副看傻子的表情,她也是从媳妇熬成婆的,她可不相信,有哪家的嫂子会主动给一个弟媳妇好东西吃,现在家家户户谁有好东西不是搂自个怀里。
接下来的日子,杨北都老老实实去干活,去的地方都是选村里嘴比较碎的那些人附近,流言蜚语什么的是澄清了不少,但是这活干了多少,还要另说!
——
斗转星移,杨穗转眼间就两个月了!
在此期间,秋收完成了,各种税什么的也都交了,
在收完早稻后有赶紧翻地将晚稻种好。
饶是杨北没尽全力,也瘦了黑了一些。
赵氏自从甩脸子走了后,就再也没有回来,杨东倒是回来了一次拿粮食。
老太太想大孙子了,就想着现在闲着也是闲着,于是抓了一只老母鸡,拿着一篮子鸡蛋,一篮子青菜,就这么去了镇上。
嗯,王芳同行,作用当然是拿东西。
赵家村去镇上走路要半个时辰,坐牛车的话就快一些,除了逢圩的时候,牛车会固定从村到镇之间来往,其它时候都是不固定的。
不过,乡下人家,舍得坐牛车去镇上的没几人,大多人都选择走着去,杨老太也不例外。
出门的时候早,所以到镇上的时候正是最热闹的那个时间段。
好不容易到了杨东一家租住的宅子,结果发现门是锁着的。
“老三家的,去敲门。”
王芳将拿的东西放门口地上后,任劳任怨去敲门,等了好一会儿,都没人出来开:“娘,好像没人。”
老太太不相信,自己上前将门拍得啪啪作响。
一个挎着篮子的婆子从门前走过,看到俩人满头大汗的,好心道:“你们俩是来找杨家娘子的吧?她今儿出门去了!”
杨老太一拍大腿:“哎哟!可不就是嘛!我是她婆婆,大清早的就从乡下赶路来了,结果吃了个闭门羹,你说这事情搞得……那你知道她去哪了吗?”婆子摇头:“我就出门的时候碰巧看到她上了一辆牛车,去哪也没好意思问。”毕竟她就一个伺候人的,她上前问,说不得人家还看不起自己咧!没必要自己去找难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