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耀北深表赞同地点了点头,然后说道:“嗯,回头我联系一家公司过来看看!好了,咱们走吧,下山去汪岩镇瞧瞧!”
说罢,两人一同迈步下山。走着走着,钟耀北突然又忍不住回过头,望向他们刚刚走下来的那条崎岖小路。只见那条小路蜿蜒曲折,地势险峻,有些地方甚至陡峭得让人胆战心惊。
钟耀北不禁感叹道:“这小路也太危险了吧!而且有些地方还特别陡峭,人走在上面都很难保持平衡,更别提还要背着几十上百斤的水果了!”
一旁的徐凡听了,抿了抿嘴唇,解释道:“其实这些山路是两户人家的分界线。到了收获的季节,这两户人家应该会拿着锄头把要走的路稍微平整一下,这样走起来会相对安全一些。”
上车后钟耀北轻声说道“张叔,直接去汪岩镇!”
随后看向徐凡说道“武安县目前的情况来看,只是外表看起来比较繁华,但是内在并不理想,和我想象中的武安县偏差太大了!不过好在还在可控范围内!”
徐凡嘿嘿的笑了笑说道“马屎皮面光嘛!很多地方都是这个样子的,向外人展示出来的都是好的一面,只有本地人才晓得自己地方的问题!”
钟耀北冷哼一声说道“哼,常态嘛!任何事情只要不出问题地方上的官员那个不是在捂盖子!一出了问题伴随着的就是一大批人的下马!”
徐凡微微点头说道“是啊!国家每年下派巡视组到地方上,但是每年子都能查出一大批的小贪官,伴随着一个大贪官而结束,这就像交作业一样,地方交上去不至于太掉面,巡查组能完成任务!大家就像配合的非常默契的夫妻一样!”
钟耀北苦涩的说道:“贪官是抓不完的!永远都抓不完的!倒下一批又会起来一批!只要有商人的地方就会伴随滋生一大批贪官起来!我不怕有贪官,只要他能一心一意的为老百姓干实事!他依然是一个可用之人,我不喜欢那种老百姓将你高高捧起贪得无厌的人,却又不为老百姓办实事的这种人!”
徐凡有些不理解钟耀北的想法便在车上开始和钟耀北争论着,两人随意地聊着天,,没过多久就进入了汪岩镇。这里的道路依然是一条水泥公路,笔直而平坦,仿佛没有尽头。
他们沿着公路一直走,直到来到一个山脚下。停车后钟耀北毫不犹豫地带着徐凡走上了一条崎岖的小路。这条小路蜿蜒曲折,穿过一片茂密的树林,让人感觉仿佛置身于一个幽静的世外桃源。
两人不紧不慢地走着,就像是两个刚刚吃完饭的城里人,闲来无事出来散步一样。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在他们身上,形成一片片斑驳的光影,给这宁静的小路增添了几分生机。
走着走着,他们很快就来到了一块玉米地前。玉米地里,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人正弯着腰,一颗一颗地收着玉米棒,然后小心翼翼地放进自己的背篓里。老人的动作虽然有些缓慢,但每一个动作都显得那么熟练和专注。
钟耀北看到老人,脸上立刻露出了笑容,他快步走到老人身边,笑呵呵地喊道:“老伯,今年玉米的收成可好啊?”
老伯面无表情,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了他那仅存的两颗牙齿,用一种平淡而又略带无奈的语气说道:“也就那样啊!”
钟耀北见状,并没有因为老伯的冷漠态度而生气或恼怒。他微微一笑,顺手从口袋里掏出一包早已准备好的香烟,然后从中抽出一根,递给老伯,客气地问道:“老伯,您家里有几口人啊?怎么没见您家孩子来帮您收玉米呢?”
老伯犹豫了一下,但还是伸手接过了钟耀北递来的香烟。他的态度似乎有了一些微妙的变化,不再像之前那样冷漠。老伯慢慢地放下背上的背篓,从口袋里摸出一个打火机,熟练地点燃了香烟,深吸一口后,缓缓吐出烟雾,然后才回答道:“我们屋里头就我和我娃儿两爷子,我娃儿去外地打工去咯!”
钟耀北点点头,表示理解,接着又问道:“那老伯您今年种了多少玉米地啊?”
老伯吸了一口烟说道“种了一亩二分地!”
钟耀北拿起一颗玉米棒子笑呵呵的说道“老伯,我看今年玉米的个头挺大,也很饱满,是个好收成啊!”
老伯看了看钟耀北和徐凡后,摇了摇头说道“你们年轻人能出去打工就出去打工,千万不要想到在土里来刨食!挣不到钱的,一亩玉米地,用最好的种子,最好的肥料,晒干了最多也就出七八百斤粒子,最贵的时候才一块二一斤,便宜的时候八角钱一斤,种一季玉米才几百块钱”
徐凡则是看了一圈后回来问道“老伯,我看这里好多土地都是空着的,没人种吗?我看那边还有鱼塘也是干的,连鱼塘也没人去养了吗?”
老伯深深地叹息一声,感慨地说:“唉!现在这世道啊,但凡有点能力去上班的人,都跑到街上去打零工了,要么就是去那个食品厂打工。像我这样的老头子,根本没人要啊!没办法,只能来种种地了!”
徐凡手指向鱼塘的方向,他满脸疑惑地问道:“老伯,按说鱼塘应该比种地更赚钱吧?怎么连鱼塘都没人养了呢?”
老伯无奈地摇了摇头,解释道:“那个鱼塘可不是一家人的,它属于六户人家共同所有。每年到了收鱼的时候,都得给这六户人家分鱼。以前一直都是每户人家分十五斤鱼,可现在不行咯,价格涨了,要是有人想养这鱼塘,就得给每户人家分二十斤鱼才行。所以啊,现在根本没人愿意去养那个鱼塘,就连那六户人家自己都不去养了!”
钟耀北皱了皱眉头开口询问道“那老伯你们村像你这样打工没人要,只能种庄稼的人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