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祯拎着两大包卤煮回家。
娄晓娥带着孩子先开始吃饭,林祯则拿过信件细细阅读。
看完后嘴角微微扬起,随后走到厨房,将信件放在煤炉上烧毁。
娄晓娥关切地询问:“当家的,发生什么事了吗?要紧吗?”
“没什么大事,小事一件,咱们快吃饭,别影响了胃口!”
确实不算什么重要事情。
原来张远征曾经设计陷害林祯,结果反被林祯反击,落得个投机倒把的罪名,被拘留三个月,罚款二十块。
张远征刚出狱就挨了父亲张国直一顿痛骂,几乎被赶出家门,让他独自前往津门谋生。幸亏母亲护着他,才勉强留在家中。
自此之后,家族经营多年的古董生意再也没让他参与半分。可张远征偏偏是个爱面子却毫无能力的纨绔子弟,平时靠父母供养,不敢违逆父亲,却又不愿在朋友面前显得无能。
到了二月,他与父亲彻底决裂,声称要分家, ** 掌控家中的灰色产业。张国直无奈之下,要求他做件有实际意义的事情,否则无法服众,也无法继续管理那些隐秘的生意网络。他的意思是让张远征真正投身交易,体会其中的艰难险阻,从而知难而退。
然而,张远征误解了他的意图。他立刻想到找林祯复仇,认为若不扳倒林祯,自己在圈子内就永远抬不起头,太过羞辱。于是背着父亲开始了筹备。
他了解到林祯的妻子是原资本家娄半城的女儿,便打算以此为突破口。想写匿名信举报,却发现林祯夫妻早已与娄半城断绝往来,还受到街道办事处的表彰,成了正面典型。无奈之下,只能在周边搜集关于林祯的一些负面流言,准备伺机陷害。
谁知刚行动没几天,就被老冯头的徒弟察觉。老冯头知晓后立刻找到张麻子商议对策。两人合计数月,终于等来了机会,绝不能掉以轻心。
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林祯虽未曾直接雇佣他们,但确实存在威胁,刘老二的遭遇犹在眼前,不得不防备。
三四个月的功夫才办成这件事,必须要让林祯感到满意才行。
在这段时间里,两人其实也没闲着,为了帮助林祯稳固外院的地位,他们采取了广布眼线、细分线索的方式来防范风险。
他们悄悄地调查了所有与林祯夫妇有过交集的人。
发现那些与林祯有过恩怨的人,都被单独挑出来重点处理。
这也是张远征想要暗算林祯,结果刚打探到消息就被老冯头的徒弟察觉的原因。
年前的时候,他们就已经注意到了张远征的动向。
一旦发现异常,马上制定出两套应对方案。
一套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直接举报张远征一家私下倒卖古董,这样一来,张家的古董生意就彻底完蛋了。
另一套则是将张远征约出来,通过强硬或柔性的手段让他屈服,确保他以后不会再惹事生非。
不过具体采用哪种方式,考虑到这是第一次为林祯办事,冯张二人决定先听听林祯的想法。
所以才派二皮子去给林祯送信。
如果林祯希望以德服人,那么明天下午只需告诉二皮子采用第二种方案即可。
他们会把张远征父子约出来,不让林祯亲自出面,凭借他们的人脉和影响力,就能让张氏父子乖乖认输。
而若林祯选择以牙还牙的方式解决问题,明天根本不用再见二皮子。
他们会在后天直接举报张远征,溺爱儿子的张国直也会因此受到牵连。
林祯看完信后,对冯张二人的做法非常满意,也对他们的效率感到赞赏。
看来自己当初的选择没错,过去与自己有过矛盾的人,现在都成了这两个人重点关注的目标。
这就好比自己投下了一枚银针,震慑住了两个 ** 。
唯一让人觉得不太顺心的是,扮演了一次东方不败,好像给穿越前辈们脸上抹了黑。
至于张远征嘛,根本就不在我的考量之内。
我不是那种喜欢以德服人的圣人,反而更倾向于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只能在心里默默地给张远征送上四个字:咎由自取。
林祯这次绝不会冒险暴露收编冯张的事情,让对方用第二招。
一旦使出第二招,无论张远征是否会认输低头,他都会察觉冯张是在为自己办事。
为了一个不明事理的张远征而暴露自己,林祯可没那么傻。
所以对于这件事,就当作是冯张的工作汇报吧。
第二天,张麻子和老冯头没等到林祯的回音。
转天便将写好的匿名信投递到了张远征所在的街道办事处。
他们的举报信内容扎实得很,完全不同于张远征自己捕风捉影的小作文。
张麻子和老冯头就是靠这个起家的。
能不动声色地拿出十根金条孝敬林祯,足以证明他们手里积攒了多少财富。
在遇到解方之前,一个靠江湖算命为生,一个则是扒手团伙的头目,即使有些散钱,也不会太多。
他们趁着日月交替的时机,贪婪地汲取着田野间的露水。
凡是那些富裕的大户,几乎都被他们用各种手段掠夺过。
越是富有的人越害怕死亡,于是他们越做越专业,很快就积累了大量的钱财。
等到他们发现自己积累的财富足够多的时候,自己也变成了贪生怕死的人。
世道轮回,现世现报,他们毫无意外地被林祯掌控。
这次对付贩卖古董的张家,虽然没有彻底摧毁,但惩治的效果可以说是非常显着。
张远征正窝在家里琢磨怎样接近娄家的老佣人王妈,想从她那儿挖点有用的信息。
没料到,街道干部、片警以及民兵巡逻队突然闯上门来。
二话不说,直接将张远征带走,接着连他的父亲张国直和母亲也被抓了个正着。
张远征和他母亲都被这阵势吓得说不出话,只是结结巴巴地站着。
张国直毕竟阅历丰富,赶紧问:“同志,我们犯了什么错?为何要抓我们父子?”
“有人匿名检举你们倒卖古董,我们突击检查后,在你们的地窖里搜出了二十六件古董,最早的可追溯到西汉,最晚的也是清朝中期的物件,你们得接受调查!”
“啊?!这这这……”
张国直几乎昏厥过去。
他知道这次能逃过一劫已经算是幸运,唯一能做的就是如实交代争取宽大处理。
“同志,那些东西是解放前留下的,不是新近倒卖的,我一时糊涂没敢上报,我承认错误,我愿意上交,保证不再倒卖!”
“回派出所再说具体的事,快走吧,配合工作对你有利!”
“是是是!我们一定配合!”
这时张远征才缓过神来,低声抱怨:“爸,都怪你没有早把生意交给我打理,肯定是外面的买家觉得你的报价太高,不愿跟你合作,转而投向了姓佟的,背叛了咱们!”
张国直看着已经四十多岁的儿子,真是恨铁不成钢。
这就是一味溺爱的结果。
要是放在古代,张远征这种人绝对是享福的主儿。
从小被娇惯,一直到了中年还得靠父母供养。
等到父母年纪大了,他自己也该到了二十多岁成家立业的时候了。
时光流转,旧时代早已成为过去,如今是崭新的纪元。张国直曾经靠着父辈留下的资产,悠然自得地享受着生活,仿佛置身甜水之中。然而,在这变革的时代里,他这种依靠传统社会利益生存的人,逐渐失去了往日的优势。
当下,每个人都为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乡村的青年也有了各自的使命。而张国直仅仅凭借首都户口的便利,勉强谋得一份轻松的工作,得以混迹其中。若非如此,他那纨绔子弟的习惯恐怕早就被磨灭殆尽,哪还能过着逍遥自在的日子?
“远征,你闭嘴吧!惹祸上身的话,没根据的事情不要乱讲,一切交给我处理。”张国直试图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保护儿子,但显然低估了调查者的决心。
经过一番询问,张国直的回答滴水不漏,成功争取到了较轻的处罚。可轮到张远征时,这位公子哥却开始耍滑头,言语前后矛盾,很快就被识破。最终,张国直也被儿子拖累,父子双双陷入非法倒卖文物、扰乱市场秩序及危害社会稳定的指控之中。
二人均被判有期徒刑十五年,并将所收藏的古董悉数上缴博物馆,没收全部家财。不仅如此,家人也因此受到牵连,多人被捕入狱,刑期从数月到数年不等。
从此以后,潘家园和琉璃厂中地位显赫的张氏家族一蹶不振,再也无法重现昔日辉煌。圈内对这一事件议论纷纷,却无人知晓 ** ,皆以为是同行间的争斗所致,绝不会想到这一切都源于林祯。
即便张远征本人,也没往那个方向联想。毕竟策划此事的过程中,他甚至没让父亲知情,完全独自行动,直至事情败露。
判决的结果最终传入了林祯耳中。
林祯只关心结果,不问缘由,更不愿了解张远征的所思所想。
没有必要告诉他,这一切都是因得罪自己所致。除了不想暴露自己的底牌,还因为他根本不值得知情。
让他独自在漫漫铁窗生涯中反思吧,或许总有一天他会恍然大悟,意识到自己得罪的是不该招惹的人。
然而,那时即便后悔也已无济于事,因为林祯早已给了他一次改过自新的机会。
他在牢里受尽折磨,出狱后非但未吸取教训,反而一心想着报复。
别人不可能都像他父亲那样宽容纵容,他的命运注定如此。
春去夏至,转眼间已是五月。
傻柱对秦淮茹的态度完全恢复如初。
但棒梗依旧怨恨傻柱,既不与之交谈,也不去他房间,更不吃他做的饭菜。
秦淮茹看在眼里,心里十分焦虑,因为她一向有危机意识。
如果后院没有刘玉华母子掣肘,中院又有一位1大爷帮忙压制,她根本不会担心傻柱会变心反悔。
可如今,何飞彪不仅频繁往前院跑,还常出现在傻柱房中。
秦淮茹害怕傻柱的感情被亲生儿子占据,因此不能再纵容棒梗的任性。
这天是周日,吃完早饭后。
棒梗正准备出门玩耍,却被秦淮茹一把拦住。
“别急着出去玩,先进屋里,我有话跟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