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平平仍心存疑虑:“殿下何时组剑了这般可怕的部队?若有这支铁骑,横扫天下也非妄想,区区北齐怎可能抵挡?”
影子附和点头,对陈平平的话表示认同。
陈平平稍感安心,道:“果然,殿下早有筹谋,绝不会鲁莽行事。
我对十万铁骑压境之景愈发期待。”
影子笑道:“不过,殿下门下的三位宾客不是早已进入北齐王宫了吗?”
“哈哈!”
陈平平大笑,“此番定会震动天下。
看来殿下已备好踏平庆都之势,我们也需随时准备。”
影子点头,显然已察觉理城玄调动了隐匿的十万铁骑,其意图昭然若揭。
待他从北齐返回,便是踏平庆都之时。
陈平平目光微沉:“小叶子,你的劫难恐怕也近在眼前了。”
……
庆国边境。
数万边防军试图查探十万黄金火骑兵的来路。
然而,随着这支骑兵的到来,大地震动,声响震天。
从关口俯视,前方尽是密密麻麻的骑兵,数量多得无法估量。
守关将士从未见过如此规模的骑兵军团。
毫无防备之下,面对眼前情景,无不惊恐万分。
十万铁骑,足抵百万雄师!
“快,快开城门!”
守将不敢怠慢,果断下令放行。
毕竟,对方是出关而非入关,无错无疑。
白起率军十万,毫不犹豫穿越关口,离开南庆,直奔北齐。
“这究竟是什么军队?莫非是陛下暗中训练的?”
有人低声疑惑,满是不信。
没人能解答他的疑问。
但所有人都清楚,这支骑兵一旦出现,对北齐而言无异于一场浩劫。
没有任何军队可以阻挡他们。
即使是上山虎也无能为力。
\"斥候!斥候何在!\"
守关将领厉声呼喊,召来斥候:\"你率小队尾随这支铁骑,探查敌情,看北齐如何应对!\"
说到此处,他心中竟隐隐有些期待。
这般铁骑,他闻所未闻。
如此强大的力量,他倒想看看北齐如何招架。
竟还妄图联合北蛮与东夷夹击南庆。
真是荒谬!
……
黄金火骑兵踏入北齐境内后,如一把锐利长枪,所向披靡,附近驻军稍触即溃,尽数倒在铁蹄之下。
白起迅速察觉对方意图——分散兵力,试图通过游击战消耗己方实力。
然而,白起何许人也?
他完全无视敌人的战术。
既然你不正面交锋,那我便直取目标,丝毫不顾及后方散落的北齐部队。
一路疾驰,速度愈快,直逼北齐国都上京城。
待上山虎察觉形势危急时,已为时已晚。
敌人根本没打算纠缠,目标直指北齐国都!
此时再想拦截,已无力回天。
不得已之下,只得派轻骑赶往各地报信。
可当轻骑抵达另一城池时,却发现该城已被攻破,烟火弥漫!
其速之快,令人震惊!
速度快得让上山虎都难以置信。
……
北齐皇宫内。
沈重得知南庆十万铁骑来袭,亦是大惊失色。
“什么?十万铁骑?这绝不可能!若南庆真有如此兵力,我北齐岂非早已覆灭!”
沈重拍案而起,对这个消息充满质疑。
北齐太后也皱眉说道:“此事定有误,以往从未听闻南庆有这般实力。”
“报!”
又一名探子急匆匆赶来。
“念!”
太后沉声下令。
探子单膝跪地,急切道:“起禀太后,南庆铁骑已破三城,正快速逼近上京。
按此速度,恐明日天明前便会兵临城下!”
“放肆!”
沈重霍然起身,难以置信,“上山虎数十万大军竟不堪一击?即便是猪群冲锋,也不该如此迅速!”
太后亦面色大变,“这是何等强敌?南庆怎会有这般军队?”
探子续报道:“上山虎将军初战便损失数万士卒,而对方仅折损十余人。
将军欲集结兵力绕后决战,然而对方却径直向京城挺进,沿途城池皆望风披靡,几乎无一能守。”
他略作停顿,声音微颤,“而且,而且……”
沈重点燃怒火,“速说!”
探子深吸一口气:“据传,那十万铁骑进城后,将所有抵抗者尽数屠戮,已有七万余人遇害。
此消息传出后,各地守军无不惊惧,生怕后续城池不敢再战。”
“啊!”
满朝文武皆倒抽冷气。
沈重亦呼吸凝滞,心下骇然。
这手段太过狠辣,彻底断绝了抵抗希望。
其他城池的守军必将因此动摇,极有可能选择开门迎降。
此消息对北齐士气无疑是沉重打击。
更令人震惊的是战损比例——区区数万人的损失竟换来了敌方数十倍的伤亡。
即便上山虎经验丰富,驻守多年未破,如今却不堪一击。
十万铁骑势如破竹,南庆数次强攻无果,竟在短短交锋中死伤惨重。
这种战力堪称噩梦,无人能挡。
若继续深入,北齐上京能否守住?
百官震恐,沈重亦面色凝重。
他质问探子领军者身份,却无果。
沉思片刻后,他下令派半数锦衣卫伏击,同时以丰厚条件招揽东夷强者四顾剑,许诺攻下南庆后分其疆域。
“速去安排。”
沈重的心腹领命即行,显然他对宗师级高手寄予厚望,希望借此阻止铁骑进犯甚至击杀主帅。
随后,他又下令天凤等四城撤军至婺城集结主力,务必撑到援军抵达。
然而即便如此,沈重仍眉头紧锁。
这支骑兵太过骇人,令人防不胜防。
众人皆知,若再迟疑,上京危矣。
直到此刻,沈重与太后仍在困惑:这支铁骑究竟来自何处,背后操控者是谁?为何突袭而来,直逼国都?
沈重眉头紧锁道:“据我所知,庆都毫无动静,这支十万铁骑恐与庆皇无太大关联,究竟是谁掌控着这支铁骑?”
稍作停顿后,他下令锦衣卫全力追查此事。
即便暴露庆都所有暗探,也必须查明这支铁骑的底细。
否则,他怕至死都不明所以。
这时有人问:“沈大人,我们是否向邻国求助?”
众人点头附议,毕竟北蛮与东夷是盟友,理应派兵援助。
但沈重似无意求助。
他轻轻摇头:“东夷全力牵制庆国太子,无余力相助;北蛮离此甚远,其援军难以赶超那十万铁骑。”
众人闻言只能叹气。
片刻后又有探子来报。
“禀告!天凤已陷落,那十万铁骑正朝宁远城逼近!”
消息传来,人人惊惧。
短短两时辰,又失一城,实在骇人。
幸有探子带来喜讯。
“其余三城守军已全部撤退,柳城守军已抵婺城,宁远与万水守军亦在路上,不久即至!”
探子说完,众人长舒一口气。
期盼四城兵力集结能挡住敌军。
此刻,北齐官员心中皆笼罩着不安的阴霾。
然而,他们并不知晓,这支铁骑的真正掌控者,正是沈重口中的六皇子。
……
与此同时。
北齐南部的某处山洼地带。
上山虎率数万步兵与轻骑兵驻扎于此。
上山虎听罢探子急报,不禁倒抽一口冷气。
“短短六个时辰,竟有四城沦陷?这是何等强敌,怎会如此骇人?”
他的头皮发紧,连握着铁枪的手也在颤抖。
一生历经数十战,上山虎从没听过这般可怕的军队。
“将军,十万铁骑正朝宁远推进,宁远守军已弃城撤往婺城,万水和柳城的援军也集结在婺城!”
探子禀报。
上山虎眉头紧锁,思虑片刻,觉得这已是无奈之策。
“唯有集全北齐之力,凭借婺城地势优势,方能与敌一战,或许还能抵御那支铁骑!”
“传令全军,即刻奔赴婺城,召集附近驻军一同前往!”
他语气坚定。
副将忧虑道:“将军,若是全军撤离,边境岂非空虚?庆国若趁机侵入,北齐危矣!”
上山虎怒斥:“此时还顾及什么边防!再迟疑,连京城都要保不住了,还谈什么防御!”
话毕,他翻身上马,指挥大军朝婺城方向疾驰。
其余二十多万边防兵力也陆续赶往婺城。
虽无法追上黄金火骑兵,但二十多万将士会师,气势浩大,仿佛要包围那支铁骑。
这是上山虎的战略之一——迫使敌人有所忌惮,行动迟缓,从而延缓其抵达婺城的速度。
庆国皇宫内。
庆皇彻夜未眠,焦急等待前线消息。
十万铁骑太过凶悍,他必须实时掌控其动向。
“皇上,秦恒求见。”
洪四庠在外高声禀报。
“让他进来。”
庆皇语气坚定。
“传旨!秦恒觐见!”
洪四庠高声呼喊。
片刻后,秦恒快步入殿。
“臣秦恒,叩见陛下。”
秦恒半跪行礼,声音恭敬。
“免礼,直说来意。”
庆皇示意起身。
“是!陛下,前方传来急报,北境十万铁骑深入北齐腹地,势如破竹,直取上京。”
秦恒迅速站起,神情严肃。
“上京?”
庆皇微微皱眉,“那号称固若金汤的上山虎防线竟不堪一击?”
秦恒点头沉重,“敌军如摧枯拉朽般突破防线,仅一战就让上山虎损兵五万余,自身却伤亡寥寥。
双方实力对比悬殊,犹如利刃刺纸。”
一旁的洪四庠倒吸凉气,眼中惊骇难掩。
“如此强悍的战力,即便我朝黑骑亦难以匹敌。”
洪四庠喃喃道。
庆皇沉思片刻,目光深邃。
从秦恒简短的描述中,他已经察觉到那支铁骑的强大非同寻常。
庆国多年未能攻克的上山虎防线,如今竟一触即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