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这里,何水彤抬眼看向陈默,愧疚而又坚定地说道:“陈县长,您放心,我不是要放弃创新,是要换个心劲。”
“接下来我天天跟着专家跑田埂,把贡米的脾气摸透,或者开块体验田,我亲自来种。”
“我读农大时,老师说农业不是实验室里的数据,是地里长出来的实在,以前我没太懂,现在天天跟农户打交道,才明白这话的意思。”
“我来乡镇,不是为了写几篇报告、搞几个项目,是想看农户们能笑着把稻子卖个好价钱的同时,用创新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入。”
“陈县长,以后我不瞎琢磨新花样了,先把贡米的底子扎牢,再跟着您和专家,一点点给这老屋添砖加瓦。”
“只要能让老百姓觉得守着这地有奔头,我多跑几趟田埂,多熬几个夜,都值!”
有了何水彤的这番话,陈默欣慰地笑着回应道:“何镇长,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
“一会儿开会,你和祁书记主持。”
“在会上,我也希望听到你真诚的心声。”
何水彤这次没说话,却重重地点头。
等农户陆续来到会议室后,农户代表大会就这样开始了。
这一次,祁孝川和何水彤坐在主席台,让他们意外的是陈默、耿晓波还有冯怀章以及农业局的专家全部坐在台下。
这是陈默的意思,六安镇的工作需要祁孝川和何水彤来做,他们今天的表现和态度,决定了六安镇的矛盾能不能化解,接下来的路如何走!
何水彤先开口讲话,她没拿桌上的材料,反而走到主席台中间,对着农户们深深鞠了一躬。
何水彤的这个举动,不仅仅让台上祁孝川的意外,台下的陈默以及农户代表们都很意外。
但陈默反应更快,带头为这个敢于承认错误的女镇长鼓起了掌。
接着会议室一片掌声。
何水彤没想到是这样的,眼眶都红了,她坚强地仰了仰头,不让眼泪掉下来!
接着,何水彤回到了主持位置上,拿起话筒说道:“各位农户代表们,我要对你们说声对不起。”
“刚来镇上时我总想着搞新花样,觉得书本里的技术比老经验管用,结果没摸清贡米的性子,让你们跟着我走了弯路,对不起。”
说着,何水彤才拿起桌上的两个文件包,从里里拿出了两株贡米稻穗,说道:“左边是套种的稻穗,瘦小稀疏,右边是没有套种的稻穗,饱满沉实。”
“以前我总觉得创新是高大上的词,现在才明白,真正的创新得扎在六安镇的土地里,得对得起农户的那份信任。”
何水彤说着把稻穗递到祁孝川面前,恳切地说道:“祁书记,以前我总觉得您太保守,现在才明白,您守的是我们六安镇贡米的根。”
祁孝川此时也一脸真诚地看着何水彤说道:“何镇长,你还年轻,敢作敢当的坦诚值得六安镇所有干部学习。”
“我作为书记也没及时提醒何镇长接地气,这责任我也有。”
说到这里,祁孝川目光看向了所有的农户代表们说道:“但六安镇的老百姓向来实在,认理不认人。”
“何镇长能放下架子道歉,这份心大家都看在眼里。”
“所以今天请大家来,就是想跟大家一起商量土洋结合的法子,我们一起摸着石头过河,把贡米的牌子保护好的同时,更好的为大家服务,赚更多的钱!”
最后,祁孝川把目光又落到了何水彤身上,无比感慨地说道:“何镇长,你能想通就好。其实我也反思过,之前对你的新思路太急于否定,没好好帮你分析怎么落地。”
“接下来我们分工协作,你负责对接专家细化技术方案,我去挨户走访摸清各块地的情况,我们把试验田先搞起来,用实打实的收成给大家信心。”
何水彤用力点头应道:“谢谢祁书记的支持,更要感谢陈县长对我教导和理解。”
说着,何水彤来到了陈默面前,把话筒递了陈默,同时对所有农户代表们说道:“这位是我们竹清县新来的陈县长,他已经承诺,去年套种损失的农户,县里和镇里拿出资源补给大家。”
“现在,大家欢迎陈县长给我们指导。”
何水彤的话一落,农户代表又惊又喜,没想到会议室坐着的还有县长和其他县里的领导们。
陈默接过何水彤递过来的话筒,径直走向了主席台,祁孝川要让位置,被他用眼色制止住了。
陈默站在主席台中间,看着农户代表们说道:“祁书记严守六安镇贡米的品牌,何镇长一心想创新,他们这样的组合,现在互相理解和支持后,我相信六安镇的未来可期!”
“乡镇工作就像种稻子,既要有守住水土的沉稳,也要有改良品种的闯劲。”
“祁书记守的不是保守,是祖辈传下来的口碑,是六安镇贡米最金贵的根。”
“何镇长想的不是冒进,是让老产业焕新的芽,这两者从来不是对立面。”
“以前他们有分歧,是因为都盯着怎么把事做好,只是站的田埂不一样。”
“现在能坐在一起商量土洋结合,这才是班子该有的样子。”
“不是一个人说了算,也不是各吹各的号,而是把各自的长处拧成一股绳。”
“大家想想,要是祁书记只守着老经验不松口,贡米可能就困在旧圈子里。”
“要是何镇长只顾着创新不扎根,再好的想法也长不出好稻穗。”
“如今一个摸透地情,一个对接技术,一个挨户听民意,一个伏案做方案,这样的团结,才是能扛事、能办事的团结!”
“套种的损失,是教训也是镜子。它照出了我们工作中衔接的缺口,也让我们看到,只要班子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再大的坎也能迈过去。”
“今天县里拿出资源补给大家,不是简单的弥补,更是想和大家一起,借着这股团结的劲儿,把六安镇的贡米种得更稳、卖得更好。”
“往后,祁书记、何镇长带着镇里的干部,专家们跟着指导技术,我们农户把好种植的关口,上下一条心,既有老底子的稳,又有新法子的活,何愁这贡米产业不兴旺?何愁守着这方水土没有奔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