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轮碾过京城覆着薄雪的街道,路两旁光秃的槐树枝丫上已经有人挂起了红灯笼,透着浓浓的年味儿。
吉普车驶进军区大院,家家户户窗玻璃上都贴了窗花,隐约能闻到炸丸子和炖肉的香气。
车刚停稳,正巧碰见隔壁楼的王政委背着手在院里遛弯。
“哟,青阳回来了!”王政委笑呵呵地迎上来,花白的眉毛上还沾着点雪沫子。
陆青阳拎着大包小包下车,笑着应道:“刚下飞机,王叔,您这身子骨还是这么硬朗。”
这时,几个在院里追逐打闹的半大孩子也围了过来,眼睛直往他手里的网兜和油纸包上瞟。
“陆叔叔,带什么好吃的了?”
住在对门的李婶闻声也从屋里探出身,在围裙上擦着手:“青阳这一趟可够久的,小茉前两天还念叨呢。”
陆青阳笑着打开一个网兜,取出印着“杏花楼”字样的铁盒,又拿出几包用油纸包得方正的点心:“也没带什么稀罕物,就是些海市的点心。这盒给王叔您下酒,李婶,这包苔条饼您尝尝,海市的老味道。还有你们这几个小馋猫……”
他抓出一把大白兔奶糖和金币巧克力,分给眼巴巴的孩子们。
孩子们欢呼一声,迫不及待地剥开糖纸。王政委接过铁盒,打开闻了闻:“嗯,这绿豆糕的味儿正!你嫂子就爱吃这口,有心了青阳。”
李婶捧着苔条饼,笑得眼角的皱纹都深了:“这大老远的,还惦记着我们,你说青阳这孩子,本事大,还这么懂事,真是难得。”
“是啊,老方家这福气,都在青阳身上了。”王政委点头附和着,拍了拍陆青阳的肩膀,“快回家吧,小茉和孩子们指定等急了。”
又寒暄了几句,陆青阳才提着剩下的行李和特产,朝自家那栋小楼走去。
身后还能听见李婶在感叹:“瞧瞧人家青阳,真是出息了……”
推开家门,暖气混着饭香扑面而来。
刘婶系着围裙从厨房出来,见他便笑了:“可算回来了。”
两个孩子叫着“爸爸”扑过来。
陆青阳将手里特意留出的鲜肉月饼和糟香鱼干递过去:“还热乎着,尝尝爸爸带回来的海市味道。”
丁盼云正端着刚出锅的饺子从厨房出来,一眼看见儿子进门,眼角立刻漾开了笑纹:“可算回来了,快,洗手吃饭,你爸刚才还念叨呢。”
方仲文放下手里的报纸,从老花镜上方看过来,嘴角微微扬起:“路上还顺利?”
“顺利。”陆青阳把随身行李放在玄关,从拎着的网兜里取出几个油纸包。
“妈,这是海市老大房的鲜肉月饼,您爱吃的,爸,这是邵万盛的糟香鱼,下酒最好。”
丁盼云接过还带着温热的月饼,嗔怪道:“又乱花钱。”
手上却小心翼翼地揭开油纸,那股酥油混合肉馅的咸香立刻飘了出来。
饭桌上,陆青阳说起海市见闻。
当听到外滩那些高楼下还挤着密密麻麻的棚户区时,方仲文若有所思:“建设总需要时间。”
而当说起淮海路上那些时髦男女和友谊商店里的舶来品时,丁盼云忍不住感叹:“现在这些年轻人,可真敢穿。”
“爷爷最近怎么样?”陆青阳问起。
“好着呢!”丁盼云给他夹了个饺子,“现在一天要打两遍五禽戏,昨儿还跟你爸下棋赢了三个子儿。”
第二天清晨,陆青阳提着从海市带来的苔条饼和龙井茶去了方老爷子住的小院。
积雪的院子里,老人正穿着练功服在打五禽戏,动作虽缓,却一招一式有板有眼。
见到孙子,他缓缓收势,脸上泛起红光。
“爷爷。”陆青阳快步上前。
方老爷子接过毛巾擦汗,目光炯炯:“海市的事情办得如何?”
爷孙俩在院中的石凳上坐下。
陆青阳详细说了店铺选址和服装款式的规划,方老爷子听得认真,偶尔插话问些细节。
老爷子呷了口外孙泡的龙井,“做事情就要这样,既要有胆识,又要脚踏实地。”
他放下茶杯,忽然笑道:“你看我刚才那套虎戏,像不像?”
陆青阳认真点头:“形神兼备。”
老爷子哈哈大笑,笑声在清晨的院子里格外洪亮。
阳光透过光秃的柿子树照下来,在雪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陆青阳看着爷爷红润的面色和舒展的眉头,心里最后那点牵挂也放下了。
“等你海市的铺子开张,”老爷子拍拍他的肩,“我也去看看,这么多年没去,听说外滩都变样了。”
“一定带您去。”陆青阳笑着应道。
方老太给陆青阳端来了点心,“今年就大年三十了,这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啊。”
方老爷子也点点头:“是啊,前阵子脑子不清醒,都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没感觉时间都过去了。”
方老太端着个搪瓷点心盘从里屋出来,盘里堆着刚炸好的猫耳朵和芝麻糖,散发着甜腻的油香。
“青阳,先垫垫肚子。”
她把盘子往孙子面前推了推,自己在旁边的藤椅上坐下,望着窗外零星响起的炮仗声,轻轻叹了一句,“今儿就大年三十了,这时间过得可真是快啊。”
方老爷子正捧着热茶暖手,氤氲的水汽模糊了他脸上深刻的皱纹。
他闻言点了点头,眼神有一瞬间的飘远,声音带着些微的感慨:“是啊,快,前头那阵子,脑子里像是蒙了一层厚厚的雾,浑浑噩噩的,连日子是方是圆都辨不清,更感觉不到时间是怎么从溜走的,现在脑子清亮了,才觉得这日子,一天一天,过得是真快。”
“不管过得快慢,大伙儿过得开心才好,爷爷,我带了一些米酒回来,度数不高,到时候咱们喝两杯怎么样?”
“米酒?好啊!还是你小子懂我,知道大夫现在不让我沾那些烈的,这米酒正好,暖身子,还不伤。”
爷孙三个去父母的院子里那边吃午饭。
刘婶正端着个热气腾腾的砂锅从厨房出来,瞧见他们,脸上立刻堆满了笑:“快快,老爷子,老太太,青阳,就等你们开席了,今儿这菜啊,有好几样是我从我家那小子那儿偷学来的新花样。”
桌上已是琳琅满目。
除了常吃的红烧肉、醋溜白菜,果然有几道看着就新鲜的菜色。
刘婶特意把那个砂锅放在陆青阳面前,揭开盖子里面是色泽红亮、油润诱人的猪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