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出现的,是穿着明黄色小龙袍的九皇子萧允炆。
他瘦小的身体在宽大的龙袍里显得空空荡荡,脸色苍白得近乎透明,被两名强壮的太监几乎是半扶半架着,
沿着御道,一步步走向高高的太和殿丹陛。
他的双腿肉眼可见的在发抖,眼神空洞,就像一个精致的人偶。
在他身后半步,是同样盛装却面无人色的周太妃,她努力维持着仪态,但紧握的双手和微微颤抖的身体暴露了她内心的极度恐惧。
母子二人终于走到了丹陛的最高处,面对着下方匍匐的群臣和那扇象征着至高权力的太和殿大门。
司礼监掌印太监尖细高亢的声音响彻全场,
“新君有旨!!!!”
萧允炆在太监的搀扶下,哆哆嗦嗦的展开一份早已准备好的,由周太妃和赵知节精心炮制的罪己禅位诏书。
他稚嫩的声音通过特殊的扩音装置,传遍广场,带着无法掩饰的颤抖和哭腔,
“朕...朕以冲龄,嗣守丕基...
然...然德薄能鲜,上干天和...致...致宫闱惊变,先帝蒙尘....
朕...朕昼夜惊惧,五内崩摧...实...实不堪宗庙之重,负天下臣民之望...”
他念到这里,似乎被巨大的恐惧攫住,声音哽住,几乎要晕厥过去。
旁边的周太妃连忙暗中掐了他一下。
萧允炆一个激灵,带着哭腔继续念,
“今...今有监国摄政王苏氏梦瑶...应...应天顺人,神武天纵...
拯万民于倒悬..,扶...扶社稷于将倾...天降祥瑞,
昭示天命所归...朕...朕畏天命,察民心...愿...愿效法尧舜,禅位于贤....
恳请摄政王...顺承天意....登...登大宝,正位宸极....以....以安社稷...慰...慰黎庶...”
诏书念完,萧允炆如同被抽干了所有力气,瘫软下去,被太监死死架住。
紧接着,早已安排好的民意代表登场。
以赵知节为首,数百名文武官员齐刷刷出列,跪倒在御道中央,双手高举联名的,写满了溢美之词的《劝进表》。
赵知节须发皆白,神情激动,声音洪亮,响遏行云,
“臣等,率文武百官,黎庶万民,谨奉血诚,泣血上表!”
“摄政王功高寰宇,德被苍生!靖国难,安社稷,乃不世出之圣主!”
“天象昭昭,祥瑞毕至!此乃天命所归,非人力可强求!”
“今新君自知德薄,畏天顺命,效法尧舜,禅让神器!此诚江山之幸,万民之福!”
“臣等伏乞!天命所钟,摄政王苏梦瑶殿下!
俯顺舆情,应承大宝!登皇帝位,临御天下!则社稷幸甚!苍生幸甚!万岁!万岁!万万岁!”
“万岁!万岁!万万岁!”
山呼海啸般的声浪,由官员们带头,迅速席卷整个广场,无数士兵,太监,
甚至远处被允许观礼的百姓代表,都跟着狂热地呼喊起来。
阳光照耀下,天命所归的气氛被烘托到了顶点!
在震耳欲聋的“万岁”声中,太和殿那沉重的,镶嵌着九九八十一颗金钉的朱漆大门,缓缓向两侧洞开。
苏梦瑶的身影,终于出现在门内。
她不再是蟒袍,而是身披玄黑为底,以金线绣着翱翔九天凤凰的帝王衮服。
头戴十二旒冕冠,垂下的玉珠微微晃动,遮掩了她眼底最深处的激动。
苏梦瑶步伐沉稳,每一步都踏在万民的心跳之上,沿着御道,迎着山呼海啸,迎着象征天命的灿烂阳光,
一步一步一步走向那至高无上的龙椅。
当苏梦瑶终于踏上最后一级丹陛,转身,面向匍匐的众生时。
司礼监掌印太监用尽全身力气,嘶声高喊,
“新皇~~登基~~!改元~~天命~~!百官~~朝贺~~!”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声浪如实质的浪潮,冲击着紫禁城的每一个角落,在久违的春日晴空下久久回荡。
苏梦瑶端坐于冰冷的龙椅之上,玄色衮服上的金凤在阳光下反射出刺目的光芒。
她微微抬起手,示意平身。
目光扫过下方蝼蚁般叩拜的群臣,扫过被架在一旁,破布娃娃般瑟瑟发抖的前朝废帝萧允炆,扫过远处狂热呼喊的万民。
苏梦瑶内心狂笑,
‘哈哈哈哈哈哈~~终于上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