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公社,楚洵带着李希月进了一处并不显眼的宅子,显然是楚洵他们在这执行任务的秘密基地。
屋里点着煤油灯,陈禹守着一个重伤的年轻军人。
“李知青,你一定要救救小五。”
小五就是受伤军人,叫伍爱国,看着很年轻,他伤得很重,此时只有一口气在了。
李希月去看他的伤,一身是血,还有很严重的内伤。
伤得这么重,以现在的医疗条件确实治不了,也不怪医院不收他。
幸好她手上有刚研制好的内伤药,李希月拿出药瓶倒了一粒给他服下,又喂了消炎抗菌的药,然后施针给他止血。
等止住了血,又一一清理他身上的伤口,上药,包扎。
忙完这一切,李希月这才给他号脉。
脉像很弱,但慢慢在恢复,是药起作用了,命算是保住了。
李希月松了口气,“他的命保住了,但他伤得很重,需要好好休养。”
楚洵和陈禹都放下心来。
他们就知道,有李希月在,小五一定会没事。
一行三人出了屋子,陈禹把打探到的消息禀报给楚洵,“副团,我听到那个叫山本的鬼子说什么妹妹,什么鬼门针,还提到了李知青。”
鬼门针?难道是鬼门十三针?
李希月暗想,外公会这门医术,难道这就是对方要找外公的原因吗?
楚洵拍拍陈禹的肩膀,“先去休息,剩下的交给我。”
他已经派另一批人暗中跟上了山本,找到他的窝点后,他会亲自去把窝点端了,将人抓回来。
陈禹受了点小伤,但并不严重,上过药了,他点了点头,转身走了。
楚洵看向满是疑惑的李希月,解释说:“抓你的人是个叫山本的鬼子,他的目的其实也不是你,是你的外公廖青山同志。”
李希月猜到了,“他找我外公是因为鬼门十三针吗?”
鬼子是想要原主外公这门绝学,所以才这么大费周章的抓原主引原主外公现身?
中医在这个时期被打压有大半原因是因为这些鬼子暗中搞的鬼,他们觊觎华国的医学,就在暗中搅弄风雨,引得国家动荡,好从中坐收渔利。
有多少好的中医和医书被偷渡到国外,这是国家的损失,民族的损失。
“应该是,但他真正的目的是什么并不确定。”
廖青山是位很厉害的中医,身怀绝学,对方是觊觎廖青山的医学还是因为别的什么,不得而知。
但不管是因为什么原因,他都不会让鬼子得逞。
李希月想了想,问:“我外公是被你们军方带走保护起来了吗?”
“是。”
鬼子暗中抓走不少中医,他们下一个目标是廖青山,廖青山曾经救过爷爷,所以爷爷请公安配合行动,明面上把廖青山抓走,实则暗中保护起来。
李希月彻底放了心,只要原主外公是安全的,那她就没有后顾之忧了。
“所以,在城里时,也是你们军方的人在暗中保护我?”李希月再问。
楚洵点点头。
廖青山不放心李希月这个外孙女,请爷爷一定要保护李希月的安全,军方也考虑鬼子找不到廖青山会找上李希月,所以就暗中派了人保护李希月。
不出所料,鬼子果然把主意打在了李希月身上,几次三番要抓她。
李希月再问:“所以把我换到南省来下乡也是你们军方的安排?”
“是。”
东北那边下乡的知青太多了,变数也多,为了最大程度保证李希月的安全,上头把她下乡的地点换到了这里。
果然如此。
一切都和李希月猜想的差不多。
难怪军方大费周章保护原主,只可惜原主没被鬼子抓走,倒死在了李沐晴姐弟手中。
防敌特,防鬼子,没防到家贼。
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所以你来这的任务就是为了保护我?”李希月又问。
楚洵点点头。
保护李希月是任务之一,他还要查出幕后之人的身份和真正目的。
李希月笑了笑,“难怪你对我这么好。”
“保护你,是任务,对你好,是我内心的真实情感。”楚洵走向前一步,柔声说。
李希月看着他眸中越来越炙热,意识到什么,“楚大哥,你……”
“是。”楚洵没有避开她询问的眼神,勇敢迎上去,看着她的眼睛,认真说,“我喜欢你。”
李希月惊讶,没想到他会这么直白的说出来。
“与你相处这些日子,我被你深深吸引,我很确定我对你的情感,我也不希望让你去猜我的心思,我要明明白白地告诉你我的想法”
“我知道,我比你大好几岁,不是最与你相配的人,但我会尽我所能,成为最配得上你的人。”
“我也知道你对人生有规划,我不会让你为我去改变任何原则,在我这里,你首先是你自己,你可以去做你想做的任何事情,我绝不会束缚你的自由。”
说到这,他后退一步,朝她敬了一个礼,一字一字,掷地有声,“而我,此生都会忠于国家,忠于你。”
忠于国家,忠于她?
好有力量的誓言!
李希月内心无比震撼,活了两世,这无疑是她听到过最打动人心的告白。
她高兴的笑了,是发自内心的高兴。
楚洵见她没有说拒绝的话,反而笑了,内心雀喜,试探着问,“希月同志?”
“楚洵同志,我确实有我的规划,但从现在开始,我可以把你也加入到我的规划中去。”李希月笑说。
她的原则是,宁缺毋滥。
没有遇到对的人之前,她可能会选择一直单身,但遇到了,她也会把握住。
楚洵长得好,身手好,厨艺也好,还是她信任的军人,她相信,这一次,她绝不会再看错人!
楚洵激动走向前,想伸手拉她,但还是克制住,“你同意和我交往?”
“当然,你这么优秀,我好像没有理由拒绝。”李希月伸手握住他的手,“楚洵同志,以后请多指教。”
楚洵紧紧握住她的手,仍是掷地有声,“此生,不负国家,不负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