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末观众评价:
“我不是来看戏的,我是来补自己从未参与的共识投票。”
讲理游戏:《制度轨迹图》
玩家扮演某个社区制度参与者,需要收集“反对意见”、构建“签字链条”,每一次修改都可能激起“失败波动”,最终达成一张“可被共识”的制度卡。
上线一周,Steam评论爆棚:
“比文字冒险还真实,第一次在游戏里签字后居然不敢点确定。”
“谁能想到‘争吵’也能成为游戏机制?”
蜂窝制度,正式从治理结构跃迁为叙述方式、艺术主题与文化素材库。
而讲理,也从“技术动作”,变成一种可被训练、可被表达、可被创作的——社会语言。
蜂窝平台更新“讲理文化地图”,上线至全国三十个城市的创作团队、剧场排演计划、游戏开发组、文学项目联动表。
首页新增提示语:
“讲理,不止是用来管理的。”
“它也是一种艺术,一种语言,一种被这个时代遗忘的集体叙事形式。”
……
那一夜,北京蜂窝文化中心灯火通明。
讲理剧目正在排练。
一位青年演员站在空舞台上,低声念着台词:
“这不是一张制度卡,这是一张讲理的邀请函。”
“不是邀请你来接受,而是邀请你说——我不同意。”
张浩站在后台,看着这一幕,像看着当年陈家村的祠堂墙,轻声说:
“讲理的火,已经烧进字里、画里、剧里、代码里。”
“它不再是蜂窝的,它是每一个还愿意开口争议的人——共同点起的。”
清晨,陈家村外响起一阵汽车喇叭声。
一辆挂着县政府牌照的黑色吉普车缓缓驶进村口,引来村民们纷纷驻足围观。
“县长来了!”不知谁喊了一声。
陈鹏飞从屋里走出,正撞上县长刘志强带着秘书下车。刘志强快步走过来,紧紧握住陈鹏飞的手,声音洪亮:
“鹏飞啊,你们陈家村现在名气大得很啊,我在县城天天听人夸你们!”
陈鹏飞笑着谦虚:“县长,您别这么说,咱们就是摸着石头过河,制度还在完善中,能帮大伙赚点钱才是正经。”
刘县长摆摆手:“客气话不多说了,今天来就是看看咱们蜂窝产业干得怎么样了。”
几人说着,村干部们纷纷围拢上来,一行人浩浩荡荡朝蜂窝厂区走去。
蜂窝产业园自打去年扩建后,已经初具规模。罐头车间、蜂蜜车间、干果加工车间整齐排列,门口更挂着鲜红的横幅:“诚信蜂窝,品质立村”。
走进厂区,工人们正忙碌着,一排排瓶装蜂蜜、香菇罐头和干果点心码放得整整齐齐。
刘县长随手拿起一瓶蜂蜜,问:“现在市场反应怎么样?”
陈鹏飞笑了笑:“市场很好。咱们蜂窝产品在网上刚开始卖,现在线上线下加起来,一年能赚两百多万,村里人均收入翻了好几倍。”
刘县长眼睛一亮,重重地点头:“干得漂亮!鹏飞,你们这套制度咱县里都关注着呢,我想啊,今年再给你们拨一笔专项资金,你们再扩大规模,带动几个周边村也跟着富起来,怎么样?”
县长话音刚落,周围村民们全都激动起来,脸上露出兴奋的神色。
但陈鹏飞却微微皱起了眉头,略显犹豫:“县长,咱这蜂窝模式,不光是资金问题,关键得有人带啊。咱村这几年,年轻人也都进城不少,现在留守的大多是老人孩子,规模扩大太快,我怕带不动……”
陈鹏飞话没说完,人群外却忽然传来一个清脆的声音:
“陈书记,谁说咱村没人带?我回来了。”
众人回头看去,只见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姑娘快步走来,扎着马尾,模样清秀干练。村民们定睛一看,纷纷惊呼:
“这不是陈丽芳家的闺女李晓茹吗?!”
李晓茹大步走到陈鹏飞面前,声音清脆干净:“陈书记,我大学刚毕业,学的就是电子商务和市场管理,我回村,就是想带咱们村的蜂窝产业,把它做到全县第一,全市第一!”
陈鹏飞顿时眼睛一亮,村民们也都兴奋起来:
“鹏飞,这娃好啊,是咱村第一个大学生!”
“晓茹从小就聪明,陈书记,把担子交给她准没错!”
县长听了,也笑眯眯地打量着李晓茹,满意地点点头:“鹏飞啊,年轻人肯回来,咱们一定得重视啊!”
陈鹏飞心中虽有顾虑,但看着晓茹坚定的目光和村民期待的神色,还是点头道:“晓茹,那咱就试试吧。县长,咱们陈家村这回就靠她带头了。”
李晓茹满脸自信:“放心吧陈书记,我一定不辜负你们!”
接下来几天,晓茹说干就干,很快便拿出了一套详细的网络营销计划:
首先,将蜂窝产业与县城超市、特产店合作,实现线上线下联动;
其次,利用短视频平台开展直播带货,由村里年轻人负责出镜;
再次,引进现代化生产设备,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最后,和周边村镇联合建立区域品牌,打造乡村旅游线路,吸引城市游客。
仅仅半个月,“蜂窝产品”线上销量就迅猛上涨。
村里的直播带货间,每晚灯火通明,主播们口才流利,很快吸引了大量粉丝,甚至县城里的人也纷纷关注起来。
李晓茹一出手,就让蜂窝产品销售额翻了一番,第一次月报表出来,村里直接挣了三十万,所有人都惊呆了。
这下,连一开始对晓茹心存疑虑的老人们,也纷纷竖起了大拇指:
“咱们陈家村这回是真的发了!”
“还是年轻人有办法,这下咱村子彻底翻身了!”
而晓茹却没有停下脚步,她对陈鹏飞说:“陈书记,这只是开始,咱们接下来还要干更大的!”
“更大的?”陈鹏飞诧异,“你还有啥打算?”
晓茹眨了眨眼睛:“咱们县南边不是有片荒山吗?县里一直想招商承包却没人愿意干,我觉得咱们村可以把它拿下来,建一个生态农业园区,种植果树、药材,还能发展观光旅游。”
陈鹏飞倒吸一口凉气,那片荒山他知道,山路难走,土地贫瘠,十几年来谁都没敢碰。
晓茹却一脸淡定:“正因为没人敢碰,咱们才有机会啊!蜂窝制度不就是敢干别人不敢干的吗?再说,县长不是说今年给咱们拨专项资金嘛,咱们正好借这个机会,干成了,咱们陈家村就真正发大财了!”
陈鹏飞听了,心头一阵激动,他看着晓茹年轻却坚定的眼神,点了点头:“好!既然你敢干,我就支持你!”
消息传开,村里顿时又炸开了锅。
有人兴奋:“晓茹是真敢啊,这事干成了,咱们可要发大财了!”
也有人摇头:“那荒山可不好弄,万一失败了,咱们这些年赚的钱怕是全赔进去了。”
正当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隔壁村听说陈家村竟敢要开发荒山,也忍不住跳出来奚落:
“陈家村这是膨胀了吧?干点小生意挣了钱就以为自己能上天了!”
“就凭他们那点人和本事,恐怕到时候得灰溜溜地滚回来!”
村民们一听,个个怒不可遏,而晓茹却只是笑了笑,毫不犹豫地递交了荒山开发计划书,正式向县里提出了承包申请。
很快,这消息就惊动了县委书记,他看着计划书,沉默良久后批示道:
“批准。陈家村这个胆子,这次,就赌他们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