扬州盐场的风裹着咸涩味扑在脸上,比往年更呛人。王老五蹲在坍塌的灶棚下,用袖口擦了擦陌刀断刃上的锈迹。这刀是他爹留下的,刀把上\"武德三年\"的刻痕被手汗磨得发亮——老辈人说,那是当年秦王李世民麾下玄甲军的制式兵器,不知怎的流落到了盐场。远处的灶火正旺,把半边天烧得通红,照得盐工们挽起的裤腿上,结着的盐晶都泛着血色。
\"老五!过来搭把手!\"隔壁灶户的张大哥压低声音喊他。三十多个汉子正合力搬开堵门的石磨,露出墙根处半人高的洞口——这是去年暴雨冲出来的暗道,直通盐监衙署后院。王老五把断刀插进腰带,忽然听见人群前端传来怒骂:\"狗日的崔乾佑!拿铁矿砂充盐,想害死边军弟兄们吗?\"
三百多号盐工挤在衙署门前,有人举着晒盐的木耙,有人攥着挑卤水的竹杠,更多人手里只有磨得锋利的盐铲。最前头的陈老汉膝盖上还缠着渗血的布条——三天前他去质问盐监府的仓管,被私兵用鞭梢抽的。此刻他拄着拐棍,喉咙里咳出带血的痰:\"我儿子在朔方军当伙头军,上个月来信说,新发的盐吃着嗓子疼!你们这些天杀的...!\"
\"砰\"的一声,衙署的木门被踹开条缝。八个挎着横刀的士兵挤出来,弓弦拉得咯吱响。为首的伍长瞪着血红的眼:\"反了你们!再往前一步,老子射穿你们的喉咙!\"人群顿时静了一瞬,却见左侧的盐垛后突然窜出十几个孩子——最小的阿宝才七岁,怀里抱着个豁口的铜勺,那是他阿爹煮盐时用的。孩子脸上全是泪,鼻涕混着煤灰往下淌:\"我爹喝了官盐汤,肚子胀得像鼓...昨晚断气前还喊着'盐里有铁砂'...\"
哭声像火星掉进干草堆。不知谁喊了句\"揍死这些狗官\",盐铲、木耙劈头盖脸砸过去。王老五趁乱猫着腰钻进暗道,潮湿的泥土味混着铁锈味钻进鼻子。后院库房的窗纸透出微光,他扒开窗台的野草,借着月光看见屋里整整齐齐码着铁锭,每块都有半人高,侧面烙着个狰狞的狼头——和三天前他在死去的盐引官身上看到的印记一模一样。
\"不对...\"他嘟囔着,用断刀撬起一块铁锭。底下压着张皱巴巴的纸,隐约能看见\"范阳军监\"四个字。忽然间,墙角传来木板吱呀声,一道暗门缓缓打开,硫磺味呛得他直皱眉。门缝里漏出昏黄的光,有人用幽州口音骂骂咧咧:\"这批硫磺掺得太湿,要是炸了营,咱们都得给安禄山那厮陪葬...\"
长安城的天刚擦黑,京兆府死牢里就渗进凉气。刘禹锡蜷缩在草堆上,借着天窗漏下的月光,用碎瓷片在墙上刻字。刚刻完\"昏镜非美金,漠然丧其晶\",隔壁传来两声咳嗽:\"后生,你这诗是骂那些睁眼说瞎话的官老爷吧?\"
他浑身一紧,凑近石墙:\"前辈如何认得在下?\"对面传来铁链拖地的声音,借着微弱的光,能看见隔壁犯人蓬头垢面,却穿着件洗得发白的青色官服。那人忽然冷笑:\"三年前杏园宴,你穿件月白襕衫,给歌妓题诗时碰翻了我的酒杯——怎么,忘了?\"
刘禹锡瞳孔骤缩。三年前那场宴会上,确实有位监察御史突然离席,之后便传出\"坠马身亡\"的消息。他颤抖着从鞋底抽出半张发黄的纸:\"前辈可认得这东西?当日...当日在遇害的李校书怀里发现的。\"
墙那边突然没了动静。良久,才听见一声沉重的叹息:\"桑皮纸,掺了蜀地的蟇血胶...这是扬州转运院的密件专用纸。\"那声音突然压低,带着沙哑的急切:\"你对着光看看,纸角有没有枫叶暗纹?\"刘禹锡依言举起纸,果然看见右下角有片若隐若现的枫叶——这是当年他替淮南节度使写密信时,见过的防伪标记。
\"用醋。\"隔壁传来指甲刮墙的声音,\"取牢饭里的醋,泼在'度支司'那行字上。\"刘禹锡手忙脚乱地掀开粗瓷碗,酸溜溜的醋汤泼在纸上。先是褐色的\"度支司特批\"字样晕开,底下竟浮出团墨色的狼头,獠牙毕露,正是安禄山的徽记。
\"哐当\"一声,碗掉在地上。刘禹锡后背贴着墙,听见自己心跳如鼓。隔壁传来有节奏的敲击声,三长两短,又三长一短——这是御史台的紧急密语。他定了定神,用碎瓷片轻敲三下:\"愿闻其详。\"
\"范阳铁,波斯刀,盐引换甲胄...\"敲击声急促起来,\"速告平原郡颜真卿!他若收到消息,会在城西破庙留标记。\"话音未落,走廊里响起狱卒的梆子声,灯笼光透过栅栏晃进来。刘禹锡慌忙把纸塞进草堆,听见隔壁老囚又开始咳嗽,咳得喘不上气,像随时会断气——这正是他们入狱时商量好的\"病囚\"伪装。
西市的胡玉楼烧了整宿,此刻还冒着青烟。陈玄礼用长枪挑开焦木,火星子溅在他满是老茧的手上。作为龙武军的老统领,他见过太多血案,但这胡玉楼的火却烧得蹊跷——三天前,这里还是粟特商人聚会的据点,突然就走水了,连地窖都烧得塌了顶。
\"统领,这儿有东西!\"亲兵扒开瓦砾,露出个黑漆漆的木格。陈玄礼蹲下身,从里面抽出本沾满油渍的账册。翻开一看,前半本全是粟特文,夹杂着些汉字数字:\"二月十四,范阳铁锭二百石,换大食锦缎五十匹\"、\"三月廿七,波斯弯刀二百柄,付扬州盐场\"......他越看越心惊,手指在\"安禄山\"的粟特语拼写旁停住——这些交易,竟都是打着\"范阳军监\"的旗号。
\"大人...大人...\"微弱的声音从脚边传来。陈玄礼猛地抬头,看见瓦砾堆里伸出只手,指甲缝里全是血泥。他扒开砖块,只见个昆仑奴趴在下面,后背插着半截断箭,嘴唇哆哆嗦嗦吐出串粟特语。
通译官脸色惨白地凑过来:\"他说...那晚有穿紫袍的贵人,腰间挂着金鱼袋...还有狼头纹的腰牌...\"陈玄礼浑身一震。紫袍是三品以上官员才能穿的,金鱼袋更是五品以上的佩饰——昨晚的朝会上,户部侍郎王鉷不就穿着紫袍,腰间的金鱼袋晃来晃去?
\"备马!\"他翻身上马,直奔平康坊。醉月楼前停着顶青呢轿辇,轿帘掀开一角,露出半截刀柄——刀柄上缠着金丝,雕着波斯风格的花纹,正是胡商账册里提到的\"波斯弯刀\"!陈玄礼手按刀柄,却见轿帘又迅速放下,轿夫抬起轿子就往巷子里钻。
\"追!\"他吼道,却听见身后传来弓弦声。一支弩箭擦着耳朵飞过,钉在墙上嗡嗡作响。转头望去,醉月楼二楼的窗子里闪过道黑影,腰间果然挂着块狼头腰牌......
黄河水在月光下泛着银光,郭子仪蹲在芦苇丛中,手里的骨哨磨得发亮。他身后五十个朔方军精兵都脱得只剩短打,腰间缠着羊皮气囊——这些西北汉子,个个都是在黄河里泡大的,闭气潜泳三里不成问题。
对岸的回纥大营飘来烤羊肉的香气,夹杂着几句中原话:\"范阳的陌刀锋利得很,比你们的突厥刀强十倍...等打下灵武,可汗的马队就能直入关中...\"郭子仪攥紧了拳头。三天前,他接到颜真卿的飞鸽传书,说有回纥密使带着\"西域特产\"来谈生意——现在看来,这\"特产\"竟是大唐的军器。
\"都尉,时候到了。\"身旁的斥候低声提醒。郭子仪举起骨哨,刚要吹,忽然听见大营里传来叱骂声:\"你他妈轻点!这刀要是磕了,你赔得起吗?范阳军监的人说了,少一根毫毛都要拿你脑袋...\"
\"吹!\"骨哨声尖锐响起。十几个黑影悄无声息地滑入水中,羊皮气囊在水下发出轻微的\"咕嘟\"声。郭子仪盯着对岸,只见几个回纥兵正围着火堆喝酒,腰间挂着的弯刀鞘上,果然刻着狼头纹。
变故来得突然。当水鬼们从芦苇丛中冒出来时,回纥兵刚拔出刀,就被渔网兜头罩住。郭子仪拍马冲过河滩,长枪挑开帐篷,只见地上摆着几口木箱,箱盖打开着,月光照在刀身上,映出\"天宝五载制\"的铭文——这是工部军械监的制式陌刀,本该装备给边军,此刻却要卖给回纥人!
\"把活口带走。\"他擦了擦枪头的血,忽然瞥见帐篷角落有个锦囊。打开一看,里面竟是半张盐引,和他去年在洛阳查获的私盐案物证一模一样。正琢磨着,身后传来马蹄声,亲卫拎着个五花大绑的回纥人过来:\"这厮说要见大唐的将军,有密报...\"
那回纥人吐了口血沫,用生硬的汉语说:\"范阳...有座大窑,烧的不是盐,是...是硫磺和硝石...\"郭子仪瞳孔骤缩,想起上个月朔方军粮仓离奇爆炸的事——难道那些所谓的\"天火\",竟是人为?
含元殿的蟠龙柱上凝着露水,李琰盯着阶下的众人,只觉太阳穴突突直跳。杨国忠穿着紫袍,额角满是冷汗,目光躲躲闪闪;王鉷的位子空着,昨夜传来消息,说他在醉月楼遇刺,尸首被丢在平康坊的臭水沟里。
\"把东西呈上来。\"他沉声道。殿前侍卫抬出木箱,掀开盖子,三百柄陌刀寒光凛凛。李琰拿起一柄,刀柄上\"天宝\"二字刺得他眼疼:\"杨右相,你主管盐铁司七年,可知这些刀为何会出现在回纥人手里?\"
杨国忠扑通跪下,玉笏掉在地上:\"陛下明鉴!这定是奸人伪造...工部向来严守规制...\"话没说完,殿外传来登闻鼓响,紧接着一群侍卫抬着个血人进来——正是扬州盐场的王老五。他怀里掉出块铁锭,\"当啷\"一声砸在汉白玉阶上,惊得殿角的鸽子扑棱棱飞起来。
\"草民...草民是扬州灶户...\"王老五咳着血,手指着铁锭上的狼头,\"盐监崔乾佑拿铁矿砂充盐,库房里全是范阳来的铁锭,还有暗窑烧硫磺...他们用盐引换兵器,要卖给安禄山!\"殿内顿时哗然,有大臣甚至踉跄着后退半步。
\"臣有本奏!\"御史中丞卢弈越众而出,展开一卷羊皮纸,\"这是西市胡商的账册,上面有户部侍郎王鉷的私章,还有安禄山狼头印!\"李琰扫了眼账册,只见\"王鉷\"二字旁画着个枫叶——正是扬州转运院的密记。
\"陛下,王鉷已伏诛。\"陈玄礼的声音从殿外传来,他一身甲胄,腰间挂着那柄波斯弯刀,\"昨夜在醉月楼,他企图销毁证据,被末将当场格杀。\"说着呈上块染血的腰牌,狼头纹路狰狞可怖。
李琰盯着腰牌,忽然想起去年冬天,安禄山进京述职时,曾送他一对狼头金带扣。他只觉胃里翻涌,强撑着站起身:\"着令颜真卿为三司使,明日开堂会审。凡涉案官员,不论品级,一律缉拿归案。\"说罢转身走向后殿,太液池的风卷来片残荷,落在他脚边——那形状,竟像极了刑场上的断头刀。
高力士跟在身后,听见皇帝低声呢喃:\"朕原以为,盐铁之弊不过是贪墨...却不想,竟成了谋反的刀...\"池中的锦鲤突然跃起,叼走片丹枫,血色的叶子在鱼嘴里晃了晃,终究沉进了水底。